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5889548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61年农奴制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861年农奴制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861年农奴制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861年农奴制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861年农奴制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61年农奴制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61年农奴制改革(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导学案 2010-4-20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导学案一、自主学习历史背景政治俄国的 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A、政治上,农奴是地主的 ,地主可以公开出售农奴,甚至可以用作向银行贷款的抵押;B、经济上,农奴有小块的份地,要承担很重的徭役和赋税;农奴制的存在,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 的激化,激起农奴的反抗经济俄国农奴制的存在,阻碍着俄国 的发展 原因:工业革命缺乏必需的 ;缺少工业投资;更不能提供必要的 ;具体表现:1、19C40年代,棉纺织业出现机器工厂,工业革命开始;2、19C中期,仍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3、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思想新思潮的涌动,人们对

2、和 不满;十二月党人起义.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守旧派、改革派、激进派)激进派主张:通过 手段,推翻 ,废除农奴制代表: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军事 ,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原因:A、俄国为扩大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同时也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派军入侵奥斯曼帝国;B、俄军事行动侵犯了英法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时间: 双方:俄国-英、法、奥斯曼帝国等性质:就交战双方而言,都是 结果:俄国的惨败(具体原因:武器装备匮乏且陈旧;交通运输原始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军需供应不足;出身农奴的士兵长期营养不良等;根本原因: 。即腐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影响:A、国际地位急剧下降;B、国内矛盾进一步激

3、化; C、直接推动了 ;个人因素 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上台后深刻意识到农奴制的落后目的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根本: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统治,维护 政权焦点 的存废问题时间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3月3日) 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二一九法令的内容政治上农奴获得 ,享有公民权利,地主再不能买卖或干涉其生活;经济上土地仍然归属 所有,但农民可以 一块份地;组织上建立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二一九法令的评价进步性1、性质: 2、作用:改革在 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 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通过改革,农

4、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和有着重要意义;动摇了俄国落后的 ,促进了 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局限性原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一下作了些“让步”表现:1、不彻底性:农奴仍受村社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2、掠夺性:农民支付赎金总数超过改革时的地价,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且贫瘠和不便耕种,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总之,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

5、余势力,阻碍 进一步发展。性质由封建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 的改革作用局限农奴制改革与近代化经济近代化1、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份;2、促进了 的发展,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2、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尤其是对法国);3、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政治近代化(特点:缓慢变革)政治体制方面: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有利于 实际权力仍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中,沙俄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司法制度方面:废除原来按照等级审判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有利于 的发展。

6、农村改革有限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 ,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带有一定的军国主义色彩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俄国逐渐传播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主要包括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的城市化;俄国的近代化是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转变。它开始于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二、自主检测101、阅读下列图片:图1 农奴的困苦生活图 图2 伏尔加河上纤夫图图3 十二月党人起义图 图4 克里米亚战争图 (1)依据上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前的亚历山大二世面

7、临着哪些重大问题?并由此概述19世纪中期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2)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于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7世纪中期C.18世纪以后 D.伴随着土地所有制发展而确立 (3)19世纪俄国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技术落后 B.缺少工业资本C.落后的农奴制的阻碍 D.国内市场狭小 (4)19世纪俄国农奴制危机在思想领域的主要表现是A.农民起义不断 B.工场手工业发展C.新思潮的涌动 D.克里米亚战争 (5)下列集中反映俄国农奴制危机的主要事件是A.农民起义不断 B.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C.十二月党人起义 D.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6)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

8、发展,主要表现在自由劳动力缺乏 导致工业投资缺乏 国内市场狭小 国际市场不能扩大A. B. C. D.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它们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

9、改革法令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1)阅读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要防止俄国暴动”?(2)根据材料二、三,联系所学知识回答:“解放”法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联系材料四说明:农民是否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3)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 B.废除农奴制C.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 D.满足农奴的要求 (5)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在农民

10、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B.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C.禁止买卖农奴 D.农奴可以依市场价格赎买份地 (6)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历史的进步,表现在 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推动了俄国社会发展 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A. B. C. D. (7)下列关于“二一九法令”表述,正确的是A.废除了臭名昭著的农奴制B.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是在资产阶级和沙皇主持下进行的D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法令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材料二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

11、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哪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材料2说明了什么问题? (4)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A.农村贫富分化加剧 B.新生产工具的推广C.一些地主、富农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5)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在工业发展中的主要表现是A.农业资本主义产生并迅速发展 B.自由劳动力扩大 C.国际国内市场扩大 D.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有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

12、的过渡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连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然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们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俄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