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5885135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行车道设计说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城区道路慢行系统河滨东路至练屋路段工程项目 S-1-3总 说 明一、工程概况xx市城区道路慢行系统河滨东路至练屋路段工程项目是xx市宜居城市建设项目二期工程的一部分,也是xx市进一步改善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工程之一,更是xx市创建健康宜居城市的重要环节之一。慢行交通系统即指城区的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以打造宜居城市为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努力构建一个心情愉悦、步移景异、适时休息、方便快捷、安全无忧的城市慢行与休闲空间。xx市中心城区面积较小,南北向仅4.8KM左右,东西向约6.2KM,是自行车出行最适宜的长度。随着城市的不断壮大以及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多,xx市原有

2、停车场太少,市区机动车停车越来越困难,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屡见不鲜,自行车交通及人行交通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在现今xx市区交通车辆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自行车交通所具有的经济性、准时性、多功能性、无污染等特点明显地凸显出来。其次,慢行交通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休闲、娱乐系统,具有安全、便捷、舒适的特点。本次慢行系统规划设计主要接续南山公园慢行系统工程进行城区自行车道及人行道的改造建设,为广大市民开辟出一条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慢行通道。二、技术标准1、设计采用标准及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3)、道路交通信号

3、灯设置与安装规范(JTJ 004-89);(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9)、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2、设计采用技术标准(1)、自行车道设计速度:15km/h。(2)、自行车道横断面:、丰收桥段桥宽为4.7m,横断面布置为:自行车道宽2.4m导流标线20.15m人行道21.0

4、m。自行车道设在桥中位置,而两侧为人行道。、河滨东路原人行道段宽为68.9m,横断面布置为:分隔带1m自行车道宽2.5m盲道0.5m人行道24.9m。、河滨东路至气象局路口段现道路宽度为4.55.0m,横断面布置为:自行车道宽3.0m导流标线20.15m人行道20.75m21.0m。自行车道设在道路中央位置,而两侧为人行道。本路段交通为混合交通。、气象局路口至兴云东路段现道路宽度为10m,横断面布置为:自行车道宽3.0m导流标线20.15m人行道23.35m。自行车道设在道路中央位置,而两侧为人行道。本路段交通为混合交通。三、项目设计起讫点及全长本设计路段起于丰收桥桥头处(K0+000),仅接

5、河南东路自行道,经丰收桥、河滨东路、气象局路口等,终于兴云东路非机动车道处(K0+729.16),全长729.16m。四、总体设计1、设计原则本路段主要是利用现有丰收桥、河滨东路右侧人行道及练屋处道路进行改造建设,开辟出一条自行车道供自行车行驶,自行车道与人行道间采用划线分隔。自行车道平、纵面基本按照原有道路进行设计,仅对局部原道路凹凸不平地段作适当调顺处理,提高自行车行驶舒适度。2、路面结构形式(1)、丰收桥及横跨河滨东路段在原桥面或旧砼路面上直接喷涂材料红色沥青磨耗层。(2)、河滨东路原人行道段自行车道路面结构为:2cm厚红色AC-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厚黑色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6、洒布沥青黏层10cm厚C15素混凝土基层。人行道结构为:6cm厚红色透水环保砖2cm厚水泥砂浆打底8cm厚C15素混凝土基层。(3)、河滨东路至气象局路口段自行车道路面结构为:2cm厚红色AC-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厚AC-20黑色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黏层15cm厚C15素混凝土基层15cm厚碎石底基层。人行道路面结构为:2cm厚黑色AC-13沥青混凝土上面层4cm厚黑色AC-20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黏层15cm厚C15素混凝土基层15cm厚碎石底基层。(4)、气象局路口至兴云东路段在原旧砼路面上直接喷涂材料红色沥青磨耗层。3、其他(1)、自行车道与人行道、自行车道与分隔带及自行车道与机动

7、车行道间采用划白色导流标线分隔。(2)、在自行车道上喷涂白色自行车标志,本路段标志喷涂位置为距本路段起终点5米处及中间处,全路段共喷涂标志3个。(3)、自行车道与其他主要道路交叉口处,在主要道路设置闪光警告信号灯及自行车道警示标志牌。本设计在河滨东路处设一套喷涂白色自行车标志。在道路起终点及与河滨东路交处设自行车道警示标志牌,共设四套。(4)、河滨东路至气象局路口段由于受建筑物、建筑用地及山体制约,本设计在道路两而侧砌筑砂砖路肩矮墙,以确保不占用建筑用地建筑用地及开挖山体。、在砂砖路肩矮墙内侧砌筑花岗岩路缘石,路缘石顶面与路面持平。五、采用材料及要求1、自行车道自行车道喷涂材料采用红色沥青磨耗

8、层,其为新一代的多种树脂共聚物路面材料。底基层采用碎石材料;基层采用C15素混凝土。自行车道路面上面层采用红(黑)色AC-13沥青混凝土(细粒式),下面层黑色AC-20沥青混凝土(中粒式)。2、人行道基层采用C15素混凝土;人行道砖采用24cm11.5cm6cm红色透水环保砖,铺砌缝宽为8mm; 打底采用1:3水泥砂浆;采用1:2水泥砂浆勾缝。3、标志牌标志板采用2024,T4型铝合金板制做,标志立柱采用钢管立柱。5、标线标线涂料采用国产热熔型标线漆。6、砂砖路肩矮墙砂砖路肩矮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砂砖,抹面及勾缝采用M7.5水泥砂浆。六、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1、自行车道平、纵面基本按照原有道

9、路进行设计,仅对局部原道路凹凸不平地段作适当调顺处理。2、路灯、路面灯、信号灯及地下管线等设施的设计安装由专业的设计安装部门设计安装。3、在旧砂土路面改造地段,需将旧路整平压实,其压实度要求应不小于94%。4、在旧人行道上改造地段,在凿除旧人行道结构层后,需整平压实,其压实度要求应不小于94%。5、在桥面或旧混凝土路面上喷涂红色沥青磨耗层前,必须清扫桥面或旧混凝土路面,并用水冲洗干净,等桥面或旧混凝土路面风干后再喷涂红色沥青磨耗层。6、施工过程中遇到电力电信设施时应与相关单位联系处理。7、闪光警告信号灯、自行车道警示标志牌及白色自行车标志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的调整。七、其他1、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程施工。 云浮市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