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5】选修六环境保护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5884185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5】选修六环境保护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5】选修六环境保护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5】选修六环境保护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5】选修六环境保护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5】选修六环境保护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5】选修六环境保护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5】选修六环境保护含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五、选修六环境保护【考点1】环境与环境问题(包括: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的特点、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六)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答案】B【解析】考查臭氧对地球“保护伞”的作用原理,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 作用。2.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 北美大陆上空【答案】C【解析】考查南极目前臭氧空洞地理事实,地球上空臭

2、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南极附近上空。【考点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包括:主要资源问题、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的影响及相应措施、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可再生资源)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2011文综,4)与全国人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的是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坐标图判读。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均GDP高于全国有京津沪等地区,人均CO2排放量低于全国有闽粤浙等,符合两个条件的省份结合题意只能选

3、B。2. (2011文综,5)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及知识迁移等方面知识。山西、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故选C。5.(2011)C【选修6环境保护】图21 示意19 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1(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答案】(l)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

4、、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解析】(1)读图21可知,从1986年到2002年,沉降面积扩大,深度不断加深。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面积不断增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2)根据上问的原因,可以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可减弱地面沉降。4.(2011四川文综,39)材料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据测算

5、,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3)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图12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6分)图12材料四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图13)。(4)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四,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6分)(5)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8分)【答案】(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分);酸化(2分);呼吸(2分)(4)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2分);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

6、助潮势)(2分);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2分)。(5)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2分);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2分);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2分);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2分),对风力削弱作用小。因此风能资源丰富。【解析】第(3)题,根据箭头提示回答即可;第(4)题,河口潮汐潮位高与河口形状、盛行风、河流径流的顶托等有关;第(5)题,分析风能资源丰富,需要从“有什么风”和“为什么风大”两方面分析,解答时注意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风,既有季风、台风,还有每天的海陆风。【考点3】生态环境问题与

7、生态环境保护(包括: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中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1.(2011) 44(10分)环境保护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表1年份湿地斑块数目(块)湿地总面积(hm2)湿地比率()19762 25188 89342.9919863 72139 63919.1720051 97319 2309.30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8、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解析】:本题属于选修环境保护,主要通过表格数据考查湿地的变化及其不利影响,重点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对比表中不同年份的数据的变化,可知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结合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可知湿地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有: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

9、;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2.(2011)40.(23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水文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土壤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生物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2)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8分)【答案】 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条件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

10、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森林的这些生态效益在图表资料中都有体现,考生通过对图表资料阅读后,进行分析概况就可以得出结论。根据森林对“大气”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可以得出“增加碳储量”的结论;根据“降低风速、吸附飘尘”可以得出“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结论;根据对“水文”的作用“蒸腾水汽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可以得出“增加降水”的结论;根据对“土壤”的作用“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水量”可以得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结论;根据对“生物”的作用“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可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结论。3.)32【环境保护】图13为我国区域示意图。A为

11、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答案】32.【地理-环境保护】(1)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3分) (2)破坏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2分)【解析】充分挖掘图示信息是完成本题的关键之一。(1)题:通过图示和题干可知,A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水库周边分布有居民地、耕地、森林等。(2)题:C处山坡现为森林分布,开辟为采石场后,生物首遭破坏。再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由此带来

12、的生态破坏。4.(2011福建文综,37)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 160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7分)(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9分)(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8分)(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13、。(13分)【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海岸线侵蚀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

14、,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解析】(1)读图可知,而该区域处于西风带位置,受来自太平洋的西南风的影响,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而大峡谷谷底湿润气流不能到达,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2)读图可知,甲国为北美洲的美国,与甲国(美国)西部沿海地区(洛杉矶和旧金山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科技人才实力雄厚)相比,R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

15、所以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3)R河河口出现断流说明上游来水少,注意题目的提示“人为原因”,结合材料中信息“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则说明了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因而河口出现断流现象。(4)注意题目的提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它要素跟着发生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参照这个思路来回答,最终会导致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趋向恶化。【考点4】环境污染与防治(包括: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事件、防治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 1.(2011广东文综,40)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材料二: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图9)。(3)据图9,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