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5863327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拌合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混凝土拌合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混凝土拌合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混凝土拌合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混凝土拌合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拌合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拌合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X X X混凝土拌合系统位于右岸交通洞口附近,规划占地面积约为 7386川。拌合站主要负责碾压混凝土拱坝混凝土的供应,总混凝土供应量 约为42.6万m3。拌合站共设2座拌合设备,一座 HZS120型拌合机组,一 座HZ150型拌合机组,1套制冷系统,1套供水系统。拌合站紧临 2#施工 道路,交通方便。二、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依据及原则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依据XXX施工招标文件作为总体设计指导思想,设计能力能使其满足本工程施工所需的混凝土量和混凝土浇筑高峰 期生产能力的要求。设计成果满足国家(或有关部门、有关行业)的现行 标准、规程、规范及本技术条款的有关要求。为确保本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

2、质量,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方案遵循生 产工艺先进可靠、混凝土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生产能力满足工程需 要,能与混凝土运输相匹配的总体思路。其设计原则如下:1 、可靠性: 混凝土施工强度高, 混凝土供应必须满足持续的高强度的 需要。设计中的各生产环节都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将系统运行可靠性作为 设计的第一原则。2、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为提高混凝土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生产常态混凝土所需关键设备,应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新设 备。混凝土系统关键设备(如搅拌楼、空压机)采用国外技术先进而成熟 的产品。3、安全性:在设计中必须体现“安全第一”的思想,特别是对基础 处理、大件吊装、接地保护、防止

3、雷击、自动控制的设计必须引起高度重 视。4、质量控制:米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确保混凝土的生产质量。设 计中安排调整控制质量的措施,特别是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控要求,各类 混凝土的各种技术指标必须得到充分的保证。5、 适用性:全部设计必须符合指导方案的基本格局,并参照本工程混 凝土碾压浇筑运输方案,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精打细算利用好有限场地, 使其能充分满足总体方案的要求和总进度计划的要求。6、整体性:混凝土系统设计应满足施工,并按施工全过程作统盘考 虑,与骨料输送系统、骨料预冷系统、混凝土浇筑运输线等工艺流程及技 术设施相互匹配协调,充分体现整体设计原则。7、环境保护:在设计中要体现环保的要求,

4、除尘降噪、废水处理、 工作条件、生产环境等问题在设计中均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经济性原则:在上述原则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优化工艺过程及设 备配置,降低工艺流程中的各种损耗,精心安排场地的使用,做到布置紧 凑、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在充分保证混凝土产量、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 提下,尽可能节约建安及运行成本。三、资源配置1、拌合站人员配置: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表表1序职务数 量(人)备注1站长1拌合站统筹安排2副站长1协助站长工作3机械操作手6拌和机械操作4修理工6机械维护、保养5供热系统专职2专职砂石料、水等的加热6抽水工2负责拌合站用水7计统调2负责统计,调配混凝土等8装载机械操作2负责驾驶上料装载机:

5、9电工4站内用电维护10勤杂工5外加剂、地磅合计312、 拌 合 站 主 要 机 械 配 备:表2序号机械设备单位数量备注1拌合机组2HZS120 HZ1502抽水机台23备用发电机台1150kw4制冷系统套15称量设备套16装载机厶1四、拌合站规划拌合站划分为:拌和机组区域、骨料仓区域、制冷区域、供水和办公、 实验室区域。地面采用 C20混凝土硬化,厚10cm载重运输车道硬化厚度 为20cm场界四周采用围栏围护。详见拌和站平面规划布置图1、拌合站机组混凝土拌合系统小时生产能力计算:Q=KhQ/(20 X 25)上式中:Q为拌合系统小时生产能力,m/h ;Kh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5 ;Qm高

6、峰月浇筑强度,碾压混凝土取 4.8万朋/月;常态混凝土取1.27万m/月。根据上式计算,混凝土拌合系统碾压混凝土小时生产强度为 144m3/h ,常态混凝土小时生产强度为 38.1m3/h 。选择一座 HZ150-1Q4000 拌合楼和一座 HZS120-1Q2000拌合楼。. 拌合楼生产能力计算HZ150-1 Q4000L拌合楼最大生产率为碾压混凝土140mi/h,按照80%的生产系数考虑,该楼的生产能力为112mi/h ; HZS120拌合楼最大生产能力为 100mi/h ,按照 80的生产率考虑,该楼的生产能力为 80mi/h 。根据上述计算,两台拌合楼小时生产能力为192mi/h ,考

7、虑拌合楼检修及其它非预见性因素,两台拌合楼完全满足生产需求。2、拌合站罐体HZ150-1Q4000L 拌合楼配置水泥罐两个、粉煤灰罐一个,每个罐的储量为50T; HZS120-1Q2000拌合楼配置水泥罐2个、粉煤灰罐1个,每个罐 的储量为150T。按照储备5天量计算,另外配置1000T粉料罐3个,其中 水泥罐 2 个、粉煤灰罐 1 个。3、供水系统本拌合站共设置蓄水池1个,在骨料仓附近布设1个储量为48m3的蓄 水池1个,尺寸为6 X 4X 2m,水源从业主的高位水池引取,水池顶面采用 轻型钢结构彩钢覆盖,在水池四周设置栏杆,高度为1.0m,并在显眼的位置挂标示牌。4、制冷系统 考虑善泥坡工

8、程施工区的气温最高月份为 5-9 月份,平均最高气温为26.5 C,以及根据我局现有制冷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冷措施为对骨料仓内 的骨料进行排管预冷,拌合机冷水0C拌制,同时对外加剂排管冷却,达到降温的效果,保证砼生产温控要求。制冷系统机械设备配置如下:LG20A250G氨压机一台、180蒸发池两台、储氨罐 ZAR4.5、水泵IS80-50-315 三台离心泵、 4寸水泵一台。5、料仓设置根据善泥坡工程的情况, 拌合所需的骨料均由业主砂石系统进行供应, 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修建一处储量为4000m3 的骨料储备仓,每种骨料的储量约为800 m3,满足一天的混凝土浇筑储备量,从砂石系统皮 带

9、机接口用皮带机将骨料输送至储料仓,然后从储料仓将骨料输送至两台 拌合楼自带受料仓,HZ150-1 Q4000L拌合楼骨料仓容量为150用,分五个 小骨料仓,单仓容量为 30用;HZS120拌合楼骨料仓容量为loom,分五个 小骨料仓,单仓容量为20卅,两台楼骨料仓总容量为250卅,能够满足施工 需要。6、地磅在系统下游靠近 2#公路附近设 1 座 SCS-80-100 无基坑电子汽车衡,尺寸3.4m X 14m并设磅房一座,建筑面积 12吊。称量对象是胶凝材料。7、办公及生活区 在办公及生活区域内设置试验室、办公室、材料库及外加剂房等,房 屋全部采用彩钢活动板房,用彩钢做成单面坡屋顶,坡度为1

10、0%,建筑面积共计 500m2。8、其他设施拌合站内设置污水处理池 1 个,沉淀池 1 个及排水系统 , 罐车停车场等 附属设施。9、施工用电 本系统用电设备主要由两座拌合楼、空压机、皮带机及制冷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设备安装总容量为 1087Kw根据电源点离拌合系统距离较短及 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电力电缆直接从业主指定的电源点引取,在2#道路下游边布置一台 1250KVA10/0.4KV 箱式变压器一台。10、施工用风 拌合站内的施工用风由拌合楼配套的空气压缩机供风,另外为了保证 粉料的正常输送 (1000T 粉料罐至拌和楼粉料罐间的输送) ,布置一台 21.0 m空压机。11、施工用水 拌合

11、站生产用水从系统供水主管接取,主要用水为混凝土拌和用水、 制冷系统循环冷却用水,高峰用水量 36m3/h ,从接至系统的供水主管用焊 接钢管引取送至各用水点。12、场内道路布置 罐车由电子秤秤量后,进入粉罐两侧的场地内卸车。道路经过的水沟 水管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道路畅通。五、工期安排混凝土拌合站施工于 2011 年 5 月 15 日开始, 2011 年 6 月 30 日完成 场地开挖平整工作; 2011 年 8 月 20 日完成基础土建施工, 2011 年 9 月 20 日完成拌合楼金结系统安装 ,9 月 30 日调试试运行完成,具备生产条件。六、拌合站土建施工 施工布置 业主提供的混凝

12、土生产系统布置场地在右岸上坝交通洞进口下游,系 统场地占地约 0.74万m2平台高程为高程 873.00895.00m。混凝土生产系统土建工程主要包括场地的开挖、 回填及平整, 拌合楼、 水泥罐、掺合料罐、骨料储罐等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施工,外加剂房、 空压机房、地磅房以及供排水的混凝土施工。施工道路施工主要道路为 2#公路, 废弃碴料运往 2#碴场。其他金属结构件经由 厂区交通系统进入 2#公路,运至拌和系统。施工水、电布置 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生产系统设备基础一期开挖、回填碾压、混凝 土浇筑及养护用水。供水系统形成前,施工现场布置20m3 临时钢制水箱从高位水池引取,管路采用 ?50PEC

13、f。施工用电直接从 2#公路侧的箱式变电站引取。施工进度安排根据总进度计划安排, 混凝土生产系统场地一期开挖、 回填从 2011 年 5月25开始施工, 至 2011年6月 30日全部结束;系统二期土建从 2011 年 7 月 1 日开始施工,至 2011 年 8 月 12 日全部结束。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测量放样f场地开挖、平整f基础二期开挖f基础混凝 土浇筑f土石方回填,其他辅助设施(供排水系统、挡墙、房建等)穿插 进行施工。施工方法土方开挖 首先进行测量放样,标识出开挖范围和位置,然后人工清理开挖区域 内的树木和杂物,清理范围延伸至开挖线外侧3m 距离,并将开挖边线 3m米以内的树根、草

14、皮清除干净。土方开挖采用1.2m3反铲开挖,25T自卸车运输,人工配合反铲修整边 坡。按照设计开口线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高度 3m机械无法施工的部 位采用人工开挖。石方明挖开挖自上而下进行, 高度较大的边坡, 分梯段开挖, 梯段高度取 3.0m。 开挖主要采用手风钻机造孔,孔径 45mm预裂孔间距0.5m,钻孔深 度按0.92.0m控制,爆破选用 32mnfL化炸药,间隔装药结构,线装药 密度200g/m,爆破孔间排距1.2 x 1.0m,爆破选用 32mnfL化炸药,连续 装药结构,单耗0.420.45g/m3,爆破采用非电微差起爆网络,爆破设计 见开挖典型断面爆破设计 。出碴采用CAT3

15、20反铲挖装,25t自卸车运至2#渣场。需回填的部位分层回填,分层厚度为5080cm,采用10T振动碾压实,压实相对密度为 75%。混凝土浇筑程序及方法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f测量放线f清基f模板安装f钢筋制安f预 埋件安装f仓号验收f混凝土浇筑f拆模f养护。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进行测量放线控制中心线和边线,并标出顶部高程;模板以钢模板为主,特殊部位以木模板为辅,用型钢或 50的钢管作为支撑材料;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刷上脱模剂。钢筋制安在后方按设计图纸加工成型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绑扎,安装钢筋的型号、规格、位置搭接长度等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控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350L搅拌机进行拌制,混凝土运输采用装载 机,直接入仓或铺设溜槽入仓, 混凝土浇筑层厚控制在 50cm左右,浇筑仓 面的混凝土随浇筑随平仓,用软轴振捣棒振捣。在混凝土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