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585020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5.10.14一、总则(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 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 资源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本技术政策。(二)适用范围本技术政策适用于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不包括从事放射性矿产、海洋矿产开 发的企业。本技术政策适用于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矿山基建、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等阶 段的生

2、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三)指导方针和技术原则1. 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 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2. 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 则,具体包括:(1)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无损或受损最小;(2)发展干法或节水的工艺技术,减少水的使用量;(3)发展无废或少废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4)矿山废物按照先提取有价金属、组分或利用能源,再选择用于建材或其它用途, 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技术原则。(四)实现目标1. 2010年应达到

3、的阶段性目标(1)新、扩、改建选煤和黑色冶金选矿的水重复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新、扩、改建有色金属系统选矿的水重复利用率应达到75%以上;(2)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力求达到65%以上;(3)已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的大中型煤矿,其瓦斯利用率应达到当年抽放量的 85%以上;(4)煤矸石的利用率达到55%以上,尾矿的利用率达到10%以上;(5)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20%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 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75%以上。2.2015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1)选煤厂、冶金选矿厂和有色金属选矿厂的选矿水循环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 提高3%;(2)大中型煤矿

4、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大中型煤矿瓦斯利用率、煤矸石的利用率、尾矿 的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5%;(3)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5%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 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85%以上。(五)考核指标体系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下述指标 纳入考核指标体系:(1)采矿回采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指标;(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煤矿瓦斯抽放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废物资源化利用指标;(3)土地复垦率、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治理率等生态环境修复指标。(六)清洁生产鼓励矿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优先选用采

5、、选矿清洁生产工艺,杜绝落后工艺与设 备向新开发矿区和落后地区转移。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一)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1. 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 采矿。2. 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3. 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4. 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铅、锌、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5. 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6. 禁止新建煤层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二)

6、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1. 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 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2. 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三)矿产资源开发规划1. 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2. 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应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内容 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废弃地复垦等。3.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阶段,应对矿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调查

7、,建立矿区的水文、 地质、土壤和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础状况数据库。同时,应对矿床开采可能产生的区域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价。4. 矿产资源开发规划阶段还应注重对矿山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四)矿产资源开发设计1. 应优先选择废物产生量少、水重复利用率高,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矿生产 工艺与技术。2. 应考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倡煤一电、煤一化工、煤一焦、煤一建材、铁矿石一铁精矿一球团矿等低污染、高附 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建设。3. 矿井水、选矿水和矿山其它外排水应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综合利用。4. 选矿厂设计时,应考虑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

8、源的回收利用率,并同时考虑共、伴生 资源的综合利用。5. 地面运输系统设计时,宜考虑采用封闭运输通道运输矿物和固体废物。三、矿山基建1. 对矿山勘探性钻孔应采取封闭等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安全。2. 对矿山基建可能影响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应优先采取就地、就近保护措 施。3. 对矿山基建产生的表土、底土和岩石等应分类堆放、分类管理和充分利用。对表土、底土和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层物质均应进行保护性堆存和利用,可优先用作废弃 地复垦时的土壤重构用土。4. 矿山基建应尽量少占用农田和耕地,矿山基建临时性占地应及时恢复。四、米矿(一)鼓励采用的采矿技术1. 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宜推广剥离一排土一

9、造地一复垦一体化技术。2. 对于水力开采的矿山,宜推广水重复利用率高的开采技术。3. 推广应用充填采矿工艺技术,提倡废石不出井,利用尾砂、废石充填采空区。4. 推广减轻地表沉陷的开采技术,如条带开采、分层间隙开采等技术。5. 对于有色、稀土等矿山,宜研究推广溶浸采矿工艺技术,发展集采、选、冶于一体, 直接从矿床中获取金属的工艺技术。6. 加大煤炭地下气化与开采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广煤层气开发技术,提高煤层气的开发 利用水平。7. 在不能对基础设施、道路、河流、湖泊、林木等进行拆迁或异地补偿的情况下,在矿 山开采中应保留安全矿柱,确保地面塌陷在允许范围内。(二)矿坑水的综合利用和废水、废气的处理1

10、. 鼓励将矿坑水优先利用为生产用水,作为辅助水源加以利用。在干旱缺水地区,鼓励将外排矿坑水用于农林灌溉,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2. 宜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预先截堵水,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各种水源 进入露天采场和地下井巷。3. 宜采取灌浆等工程措施,避免和减少采矿活动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4. 研究推广酸性矿坑废水、高矿化度矿坑废水和含氟、锰等特殊污染物矿坑水的高效处 理工艺与技术。5. 积极推广煤矿瓦斯抽放回收利用技术,将其用于发电、制造炭黑、民用燃料、制造化 工产品等。6. 宜采用安装除尘装置,湿式作业,个体防护等措施,防治凿岩、铲装、运输等采矿作 业中的粉尘污染。(三)固体废

11、物贮存和综合利用1. 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 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1)应根据采矿固体废物的性质、贮存场所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完善的防渗、集排 水措施,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2)宜采用水覆盖法、湿地法、碱性物料回填等方法,预防和降低废石场的酸性废水 污染;(3)煤矸石堆存时,宜采取分层压实,粘土覆盖,快速建立植被等措施,防止矸石山 氧化自燃。2. 大力推广采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1)推广表外矿和废石中有价元素和矿物的回收技术,如采用生物浸出一溶剂萃取一 电积技术回收废石中的铜等;(2)推广利用采矿固体废物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及

12、制品技术,如生产铺路材料、制砖等;(3)推广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技术,如利用煤矸石发电、生产水泥和肥料、制砖等。五、选矿(一)鼓励采用的选矿技术1. 开发推广高效无(低)毒的浮选新药剂产品。2. 在干旱缺水地区,宜推广干选工艺或节水型选矿工艺,如煤炭干选、大块干选抛尾等 工艺技术。3. 推广高效脱硫降灰技术,有效去除和降低煤炭中的硫分和灰分。4. 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和设备,推广洁净煤技术,逐步降低直接销售、使用原煤的比率。5. 积极研究推广共、伴生矿产资源中有价元素的分离回收技术,为共、伴生矿产资源的 深加工创造条件。(二)选矿废水、废气的处理1. 选矿废水(含尾矿库溢流水)应循环利用,力求实现闭

13、路循环。未循环利用的部分应 进行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2. 研究推广含氰、含重金属选矿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3. 宜采用尘源密闭、局部抽风、安装除尘装置等措施,防治破碎、筛分等选矿作业中的 粉尘污染。(三)尾矿的贮存和综合利用1. 应建造专用的尾矿库,并采取措施防止尾矿库的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1)采用防渗、集排水措施,防止尾矿库溢流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2)尾矿库坝面、坝坡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滑坡和水土流失。2. 推广选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1)尾矿再选和共伴生矿物及有价元素的回收技术;(2)利用尾矿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如作水泥添加剂、尾矿制

14、砖等;(3)推广利用尾矿、废石作充填料,充填采空区或塌陷地的工艺技术;(4)利用选煤煤泥开发生物有机肥料技术。六、废弃地复垦1. 矿山开采企业应将废弃地复垦纳入矿山日常生产与管理,提倡采用采(选)矿一排土 (尾)一造地一复垦一体化技术。2. 矿山废弃地复垦应做可垦性试验,采取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废弃地复垦。对于存在污染的矿山废弃地,不宜复垦作为农牧业生产用地;对于可开发为农牧业用地 的矿山废弃地,应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评估。3. 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对露天坑、废石场、尾矿库、矸 石山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固废堆场服务期满后,应及时封场和复垦,防止水土流失及 风蚀扬尘等。4. 鼓励推广采用覆岩离层注浆,利用尾矿、废石充填采空区等技术,减轻采空区上覆岩 层塌陷。5. 采用生物工程进行废弃地复垦时,宜对土壤重构、地形、景观进行优化设计,对物种 选择、配置及种植方式进行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