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日月学案ok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5843931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文两篇日月学案ok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短文两篇日月学案ok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日月学案ok》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文两篇日月学案ok(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短文两篇 姓名: 学号: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以及写作背景2、理解短文的思想主题3、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培养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自主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旸( )谷姮()娥 浸()在油中瞬()间 皓()月 一撮()灰2、了解作者巴金 原名( 李尧棠 ),字( 芾甘),现代著名的(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激流三部曲( 、 、 )爱情三部曲( 、 、 ) 日月两篇短文原载于散文随笔 ,写于1940年至1941年。3、了解写作背景结合写作时间,谈谈当时中国的局势,、 自主学习一、在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1、在日一文中,作者通过( )( )事例,赞美他们()的精神

2、,表达作者自己( )2、月主要通过我对冷月的( )写现实世界的( )赞颂了( )精神。合作讨论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2、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忽然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3、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4、“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5、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

3、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6、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意层的理解? 拓展理解7、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8、“月亮的光是死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10、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总结理解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

4、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拓展积累积累写日和月的诗词名句。作业与预习 你喜欢满月还是残月?仔细观察一下其情景,将其描写下来。教师寄语人经过努力可以改变世界,这种努力可以使人类达到新的、更美好的境界。没有人仅凭闭目、不看社会现实就能割断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他必须敏感,随时准备接受新鲜事物;他必须有勇气与能力去面对新的事实,解决新问题。(美国总统 罗斯福. F.)阅读练习 被遗忘的稻草那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垛稻草被人遗忘了,堆在田埂上,像

5、一只浇了冰后丢在堤岸上的桶。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捆捆稻草就被人们拖回家去,垫栏或者喂牛,灶里的湿柴燃不着时,也会抽一把塞进去,然后哄的一声蹿出火苗但是这一垛稻草却被人们遗忘在田埂上了。或许是一板车拖不下了,那板车上的稻草已经装得像一座山。人们预备着过几日再来将这些稻草挑回去。但是那块田已耕好,油菜也栽上了,人们该忙的已经忙完,那一垛稻草却仍然堆在田埂上。 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也抹在这一垛稻草上,于是那枯黄的稻草透出一层明黄,像已经熟透了的季节。耕牛从田埂上一路啃食而来,这一垛稻草就会兴奋地在微风中颤动她的枯草,似蜻蜓抖动金色的翅膀。然而那耕牛的嘴一路啃来,对着那颤栗的稻草望也

6、不望,因为堤旁地上的黄草比她有汁浆。田里的油菜栽上了,又一天天地生长,枯瘦的油菜叶渐渐丰腴而肥硕,田里的草也长了出来。终于盼来人们到田里为油菜除草说不定人们会发现这一垛被遗忘的稻草。人们歇息时,会从稻草堆上抽一把稻草垫在堤上,坐下来抽一根烟,或者吃着送到田里的午饭,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噢,还有一垛稻草!”稻草便会为人们记起她而高兴,垫在堤上的稻草会咔咔作响,让人们垫坐得更舒适一些。然而人们留下一些烟灰,撒下几粒米饭,散着一团稻草,走了就再也不见踪影。 那一垛稻草已为人所遗忘。风吹,雨淋,金黄的稻草渐渐变得灰白。夜降的霜突然而至,那堆稻草仿佛一夜间白了须眉。无遮无拦的稻草,就在田埂上腐烂。

7、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一场大雪,欲将大地履如平地。然而那一堆尚未被消磨尽的稻草,却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如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冰雪消融,堤土长出了如针的新草。春天到了,田野还是一片淡青色,但在那堆着稻草的地方,腐草中已伸出了一朵油菜花,像一只金色的喇叭,高高地昂向天空,报晓这春天的到来。1文中的哪些具体内容可以说明稻草被人遗忘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第段中加点的词语“颤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大雪之后,稻草“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说明了什么?4、文章第段写道:“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稻草都在盼望些什么。

8、5、作者在文章结尾写“腐草中己种出了一朵油菜花”的目的是什么?溪流我愈来愈爱着生我养我的土地了。就像山地里纵纵横横的沟岔一样,就像山地里有着形形色色的花木一样,我一写山,似乎思路就开了,文笔也活了。甚至觉得,我的生命,我的笔命,就是那山溪哩。虽然在莽莽的山的世界里,它只是那么柔得可怜,细得伤感的一股儿水流。我常常这么想:天上的雨落在地上,或许会成洪波,但它来自云里;溪是有根的,它凉凉地扎在山峰之下。人都说山是庄严的,几乎是死寂的,其实这是错了。它最有着内涵,最有着活力;那山下一定是有着很大很大的海的,永远在蕴涵的感情,永远是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儿一滴儿渗出

9、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但是,太阳晒不干、黄风刮不跑的。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次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A于是,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10、。它在流着,流着。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的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B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掀翻一坯污泥,拔脱了一从腐根呢。那么,让它流去吧,山地这么大,这么复杂,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我是这么想的,C我提醒着我,我鼓励着我,我便将它写成了淡淡的文字,聊作这本小书的小序了。 试理出文中对于山溪描写的顺序。谈一谈溪流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地描写溪流?文章最显著的特色是什么?5. 品析语言:请从文章A、B、C三处中任选一处,并结合语境作点赏析。 我来赏析( )处:_6句子仿写:生命像奔流的溪水,由孱弱到强大,把甘露奉献给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