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5843252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科学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科学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科学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科学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建立科学概念,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4、

2、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我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记笔记,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四、教学方法设计 1、 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

3、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 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 2、 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 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 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5、 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 6、 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7、 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五、教

4、学评价方案 1、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作出及时的价值判断。 2、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主体对自我既往教育教学实践的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判断与思考。 L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起讫日期课时教学内容18.27-8.311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29.03-9.072一 1、我们知道的植物39.10-9.142一 2、观察一棵植物49.17-9.21机动59.24-9.302一 3、观察叶610.01-10.05机动 国庆节710.8-10.122一 4、这是谁的叶810.15-10.192一 5、植物是“活”的吗910.2

5、2-10.262一 6、校园里的植物1010.29-11.2机动1111.05-11.092二 1、在观察中比较1211.12-11.162二 2、起点和终点1311.19-11.232二 3、用手来测量1411.26-11.302二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1512.03-12.072二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1612.10-12.142二 6、做一个测量纸带1712.17-12.212二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1812.24-12.28机动1912.31-01.041总结评价植物第1课 我们知道的植物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

6、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塑 料 花、植 物、种 子、花 盆、泥 土、小 铲 子、小 葱、 大 蒜、 胡 萝 卜、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并提问: “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7、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3.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学生可能会说:“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三、塑料花是

8、植物吗?1.提问:“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2. 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3. 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4.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 允许多种不同的表述和看法)四、种一棵植物1.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些植物,例如胡萝卜、小葱、绿萝枝条、大蒜、多肉植物的叶片、小苗、种子等,并出示植物的两种种植方式(土培和水培),分别介绍这些植物

9、适合种在土里还是种在水里。教师适当演示。2.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种植材料,包括花盆、土、小铲子等园艺工具,让学生自主选择植物,回家种植。3.选择的植物可以让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的“第1周”中画好,这样便于指导。学生对种植后如何照顾植物可能并不熟悉,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如土培植物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水培植物需要换水,放在家里的哪个位置更合适等,都要做详细的说明。种养活动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打印致家长的一封信,附上要求和种养方法, 发给学生家长,希望家长提供帮助,使学生能更好地照顾植物。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五、作业设计塑料花是植物吗?说说理由。六、课后反思第

10、2课 观察一棵植物科学概念目标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植物、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教师导语: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

11、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二、观察一棵植物1.整体观察植物。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凤仙花,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根、茎、叶。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小熊维尼决定走近这棵植物的茎和叶。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2)学生观察茎和叶。(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三、画一棵植物过渡:维尼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XX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棵植物画下来,再去问跳跳虎,跳跳虎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画呢?我们

12、先来看看科学记录单吧!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2.指导画一棵植物。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四、小结过渡:跳跳虎听了你的介绍,看了你们画得画,认出了这课植物,原来它是凤仙花!(PPT出示)跳跳虎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投影逐块展示拼图)1.请两位学生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2.这是两棵大树

13、,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去观察呢?(PPT播放其中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3.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五、拓展画一株植物,要具有根茎叶结构。第3课 观察叶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14、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2.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在观察之前, 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3.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