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67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583333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67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67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67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67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67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6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67(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三满分答案1. 自主学习的特点是( )。A.能动性B.客体性C.独立性D.依赖性E.主体性参考答案:ACE2. 经验或自我实现课程观视课程为经验,认为课程是促进儿童自我实现的手段,强调学科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 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 英国学者劳顿(Lawton)认为课程是( )A.目标B.经验C.活动D.社会文化选择参考答案:D5. 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是:( )。A.阶段性原则B.连续性原则C.序列性原则D.统一性原则参考答案:B6. “抓住教材特点

2、,遵循新课程理念”是新的教材使用观念之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 促使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可以从以下( )方面做起。A.寄希望于家长与教师的督促B.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C.培养自己恰当的稳定的行为方式D.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考答案:BCD8. 学生考分等效于教学效果。(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9.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课程评价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顺序是( )。A.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评价时期、建构时期B.测验时期、评价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C.评价时期、建构时期、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D.评价时期、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参考答案

3、:B10. 新课程是从学生与( )的三大关系来理解学生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的。A.社会B.家庭C.自然D.自我参考答案:ACD11.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 )A.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义务教育法参考答案:C12. 最早提出“课程目标”并将其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属的学者是( )。A.卡斯威尔B.坎贝尔C.博比特D.查斯特参考答案:CD13. 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既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又是领导者。(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4.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 )个阶段。A.一B.二

4、C.三D.四参考答案:C15.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备的或所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6. 教师引导的特点:( )A.含而不露B.开而不达C.指而不明D.引而不发参考答案:ABCD17. ( )观点认为“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滞后论D.超越论参考答案:D18. 非指导性教学是由( )提出的。A.罗杰斯B.拉特克C.克伯屈D.华虚朋参考答案:A19. 哲学是课程之根本理论基础。( )T.对F.错参考答案:T20. 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实施课

5、程和经验课程四种课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1. 知识学习过程应成为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2.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国家标准的实验稿,力求体现素质教育。(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考试命题的原则的是( )。A.命题要有导向性B.命题要点要有全面性C.各试题之间可以相互联系D.命题要有科学性参考答案:C24. 新课改中课程结构的调整仍然难以满足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5. 经验或自我实现课程观视课程为经验,认为课程是促进儿

6、童自我实现的手段,强调学科在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6. 解决问题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迁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7. 以下四项中,( )是其它三项的前提和保障。A.校本管理B.校本研究C.校本课程D.校本培训参考答案:A28.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里,班级授课制教学是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9. 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0. 过程仅仅具有手段性的价值,不含目的性的价值。(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1

7、. ( )是指学生实际得到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学生经过有关课程的学习所得到的经验。A.理想课程B.理解课程C.文件课程D.经验课程参考答案:D32. “评价应该向听取评价结果的人提供它们所关心的信息,评价者应该充分了解那些人所关心的问题”,持这种观点的评价专家是( )。A.斯克里文B.斯太克C.莱斯D.利维参考答案:A33. 教学模式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4. 班级授课制的不足之处包括( )。A.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限制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D.集体授课,效率高参考答案:AC35. 教学艺术的综合应用应具有一系列

8、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归结起来,大体有实、活、情、美、趣、新、育等七个方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6. “学生合作问题研究”这样的问题适合用人种志方法进行研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7.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只有需求-主导这种模式。( )T.对F.错参考答案:F38. 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_、_、_四个要素构成的。A.环境B.学生C.教学目标D.教材参考答案:ABD39. 现代课程的功能包括( )等。A.整体育人功能B.文化保存和发展功能C.社会发展功能D.提升整体教育水准的功能参考答案:ABCD40. 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

9、活”“教育即生长”的命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1. 将记忆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脉络以方便记忆的方法称为( )。A.组织记忆法B.笔记记忆法C.图示记忆法D.联想记忆法参考答案:A42. ( )长期从事“泛智”教育的研究,是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现代意义上课程体系的人。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莫兰D.昆体良参考答案:B43. 下列是来源于美国的教学模式的有( )。A.掌握学习教学模式B.程序教学模式C.非指导性教学模式D.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参考答案:ABC44. 必修课程无法选择和传递社会主流文化。(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5. 心理学作为课程的理论基础历史悠久,其中(

10、)是依据官能心理学提出体、德、智和谐发展。A.杜威B.赫尔巴特C.亚里士多德D.莫兰参考答案:C46. 班级授课制没有按照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编制统一课本进行教学。(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7. 板书综合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8.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传道而是为了授业,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9. 探究类课程不是校本课程的基本类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0. 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

11、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十年的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实行百分制的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

12、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周武在充分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在过去,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往往很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给孩子们排名。而家长们则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几,搞得他们压力很大。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约制,反而束缚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又因为他们都是听话的“好孩子”,一些好的个性也会被束缚。另外,老师们“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法,使这些尖子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学习上的独立性。因此后来就不适应中学相对较为“松散”的教学方法,从而“淡出”优秀行列。与此相反,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最优

13、秀的,但是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的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态中学习。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才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周武说:“这种尖子生与第十名的差别,实际上就是用10分力气得了9分收获与用5分力气得了8分收获的差别。相比之下,后者分数低,但论潜力和能力,自然要胜过前者”参考答案:这种现象也说明了一个观点: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取决于学习成绩的高低。再反思一下学校的教育,往往把分数、排名判断为学生好坏的标准。故而教师、家长都在督促、强迫学生拼命的往前挤名次。使得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受到制约,从而影响了智力的发展,又因为他们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在个性方面也会被束缚。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普遍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也削弱了他们学习的独立性,以至于不太适应大学较为松散的教育模式,而淡出了优秀行列。而第十名至二十名的学生,他们成绩不是很优秀,但相对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习比较轻松,兴趣比较广泛,由于没有前十名那样的学习压力,他们在兴趣爱好上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一类的学生不会引起老师太多的注意,因此有着较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