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总则”“ 1.0.1 制定本规范的本标准的目的” 主要强调设计应“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并充分考虑国内最新技术水平” 1.0.2 规范适用范围”1) 适用边坡类型 本规范适用的范围, 将根据已竣工边坡工程的类型、 数量, 以及不同类型边坡的覆盖面 而定按与水利工程安全的关系密切程度可分为边坡、水库边坡和河道边坡:(1) 开挖边坡:开挖边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人类活动形成的边坡,如隧洞进出口及 其附近、溢洪道、坝肩及其附近、船闸、地面电站厂房、枢纽区公路等永久开挖边坡,以及 枢纽区建筑物开挖的临时边坡这类边坡一般与工程安全有直接关系2) 水库边坡:水库蓄水后,水库塌岸是常见现象此类边坡失稳是否会威胁工程安全, 与距工程的距离远近、 规模等有关 在通航河道所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 边坡失稳还可能对 航运安全形成威胁一座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边坡,往往数量多、规模大,处理工作量和 费用均可能很大3) 河道边坡:此类边坡的失稳由此引起的灾害划为自然灾害更为合适一般而言,与 是否修建了水利水电工程没有直接关系河道边坡与是否修建了水利水电工程没有直接关系 工程开挖边坡一般与水利工程关系 较密切。
不容忽视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古滑坡,这种滑坡可以出现在上述各类边坡中 按边坡岩性,可分为岩石边坡、土质边坡和土石混合边坡按2001年12月24〜27日大纲审议意见,规范规定适用范围时不区分边坡类型,统称 为“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 顾名思义“水利水电工程边坡”主要指与工程关系密切的 岩石、土以及岩土混合边坡2) 适用边坡级别按 2001 年 12 月 24〜27 日大纲审议意见,适用于 1、2、3 级边坡边坡级别的划分见第 3 章3) 适用用边坡高度 条文中给出恰当的边坡计算高度的定义初步考虑按以下方法计算边坡高度:(1) 对于工程开挖边坡,按其开挖面坡顶底最大高差计算边坡高度;(2) 对于自然边坡,按最危险滑动面上、下沿高差计算边坡高度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根据收集的边坡情况,研究是否需要修正边坡高度的计算方法 最大和最小适用高度, 有待于对已建工程边坡高度统计后确定 确定适用高度的原则为:(1) 边坡高度统计样品尽量多;(2) 在统计范围内,其中 5%〜10%的高边坡或高于某一高度的超高边坡专门研究3) 在统计范围内,其中 5%〜10%左右的低边坡或低于某一高度的低边坡不包含在规范 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
4) 在统计范围内,其中 80% 〜 90%左右的工程经验较多的边坡包含在规范规定的范围适用之内边坡的高度划分见第 3 章2、“ 2 主要术语”根据规范内容确定术语条目, 术语定义按照有关术语标准, 并同时考虑国内使用惯例和 与国际专业术语定义接轨的因素3、“ 3 基本规定”“ 3.1 边坡级别” 划分边坡级别的目的是:1) 按不同级别确定安全系数标准;2) 加固处理的要求严格程度有所区别 边坡级别划分的初步设想:1) 与工程和主要建筑物安全有直接关系的边坡 主要指工程开挖初步考虑其级别与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一致2) 与工程和主要建筑物安全没有直接关系的边坡不划分边坡级别, 安全标准参照 1)和工程类比确定4) 按边坡失事后,遭受的损失大小对边坡级别进行修正 3.2 边坡类型划分” 边坡的可能失稳破坏模式、 稳定计算方法的选用、 最小稳定安全标准确定, 以及加固处 理措施选用等均与边坡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规范中需要划分边坡类型初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边坡类型划分:1) 按成因划分(1 )工程开挖边坡(2) 自然边坡 (古滑坡 )2) 按组成物质划分(1)岩石边坡(2)土质边坡 除一般均质土坡外, 还包含黄土边坡、膨胀性土边坡。
但后面有关章节中,对特殊土质 的土坡的计算和处理需进行专门规定3) 土石混合边坡 包含上部堆积体可能沿与基岩接触面滑动的边坡、花岗岩残积边坡3) 按高度划分 根据统计的 117 个边坡工程,高度统计结果如下坡高 h(m) <50 50 〜100 100 〜200 >200工程边坡 2 11 23 6水库边坡 1 1 8 36河岸边坡 --- 2 5 22合计 3 14 36 64初步考虑按大坝高度拟定, 30m 以下为低边坡, 30〜 70m 中等高度边坡, 70m 以上为 高边坡 最终还需根据实际工程中边坡高度分布情况、 高度对稳定性和加固处理措施、 工程 量,以及加固处理的实际工程经验等影响进行调整 3.3 边坡工作条件” 初步考虑划分为以下几种:1) 正常工作条件(1) 对于不挡水边坡,工程竣工后的正常运用期2) 对于挡水边坡,正常运用水位及其经常性变化和降落2) 非常工作条件I(1 )各种边坡的施工期; (2)挡水边坡的非常性的水位降落3) 非常工作条件n 正常工作条件遇地震 3.4 最小稳定安全系数标准” 初步计划主要规定滑动稳定安全系数标准,对于崩塌和蠕变 (指倾倒、溃屈和侧向张裂 )等失稳情况,则根据工程实际经验和规范条文操作性,决定是否规定稳定安全系数标准。
先按边坡级别、 工作条件规定出基本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标准 最小稳定安全系数标准 应在大量工程实际采用情况的统计基础上, 尽量与国内其他行业、 国外技术标准相协调, 同 时考虑水利水电行业边坡工程特点,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在确定了基本最小安全系数标准的基础上, 再根据边坡类型、 稳定计算方法等不同因素 分别做出补充规定 比如土坡稳定分析, 当采用不考虑条间作用力的方法时, 最小稳定安全 系数标准应有所区别确定最小稳定安全系数标准中, 根据规范专题研究成果, 考虑与国外同类技术标准接轨, 适当引入风险分析的内容,结合工程失事所造成的危害,提出对安全标准的修正条款4、“ 4 边坡岩土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 4.1 边坡坡体质量评价”本节主要规定评定岩石边坡质量, 规定评价岩体质量需要进行的地质工作 规定需要采 用的一种或 (和 )几种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及其适用条件相关技术标准已有具体的方法,本 规范仅列出该规范名称和编号,本规范新规定的方法,在“附录 A 边坡岩体评价及抗剪强 度确定”作出具体规定在规定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中, 应在 GB 50287-99 规定的基础上,根据边坡工程实际需要, 以及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和普及难度等情况, 选择与国际接轨又便于推广的方法, 规定的详细 程度和深度应仔细研究。
4.2 岩体抗剪强度确定方法”正文中要规定应执行的试验规程, 岩石抗剪强度公式与 SL264—— 2001《水利水电工程 岩石试验规程》尽量保持一致对岩石抗剪试验的样品选取和数量等应提出要求本节条文应与“附录 A 边坡岩体评价及抗剪强度确定”统一考虑条文内容安排正文 规定原则和基本规定,附录规定具体内容条文规定的岩石抗剪强度确定内容应要求综合岩体质量和岩石抗剪试验结果, 确定能代表岩 体实际情况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岩体抗剪强度指标应考虑其风化程度、 节理发育情况; 确定层间软弱夹层需规定连 通率、起伏度等因素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 4.3 土体抗剪强度确定方法”正文条文可参照 SL*** —— 2002《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第 8.3.2 条、第 8.3.3 条、第8.3.5 条等起草附录部分的条文参照2002《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附录 D 第D.1 节的条文起草5、“ 5 稳定分析”“ 5.1 一般规定”1)规定应进行计算的各种工况, 尤其对实际工程中容易出现滑坡的情况, 应要求进行计 算提出动力稳定分析中动荷载的考虑方法, 注意与 SL203—— 97《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 范》的协调和单一稳定安全系数方法与分项系数法的区别。
2)应明确规定区分加固处理前后都应进行稳定分析 (若需要进行处理时 ) 3)明确提出本规范的稳定分析以边坡整体稳定为主, 对于加固工程措施本身的稳定, 要 求按相关规范的规定计算 如挡土墙的稳定分析, 需按照 SL*** —— **** 《水工挡土墙设计 规范》 (新开编 )规定进行4)对于上部为土坡、 下部岩坡的混合边坡, 以及岩石风化破碎严重和断裂构造发育的岩 石边坡,应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采用符合工程实际的稳定分析方法5)规定稳定分析所需的基本资料和计算参数 ( 除抗剪强度指标外 ),以及获取方法6)给出渗流、渗透稳定,以及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等一般规定 5.2 边坡失稳初步判定”1)边坡岩体结构分类综合工程实践中应用情况、 国外和国内相关行业实际应用情况相关规范的规定, 工程地 质惯例,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特点,根据边坡稳定分析需要,提出便于操作的结构分类方法 正文中给出基本规定,具体分类方法放在“附录 B 边坡岩体结构分类”中2)失稳模式初步判定依据岩体结构类型, 给出判定失稳模式的方法失稳的初步分类可按崩塌、滑动、 蠕变 和流动四大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详细划分正文中提出基本规定,具体失稳模式判定方法和分类放在“附录 C 岩石边坡失稳模式 判别”。
3)边坡稳定性初步判别为减少边坡工程设计中计算工作量, 判断稳定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考虑采用国内外较常 用的且具有一定实际应用经验和便于实际操作的方法, 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初步判别, 以确 定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初步考虑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方法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 同时收集国内和国外技术标准和 手册等,综合分析比较后,最终规定一种或几种方法正文中给出基本的规定,具体的判别方法放在“附录 C 岩石边坡失稳初步判别”中 5.3 岩石边坡稳定分析” 岩石边坡稳定分析按暂按崩塌、 滑动、蠕变和流动四大类的稳定分析分别分别作出规定 这种分类方法与 GB 50287-99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是一致的起草条文时, 需在初步拟定的上述四大类失稳模式中, 根据实际工程遭遇的几率、 工程 经验和可操作性等多种因素,有侧重的作出定量规定是否能在规范中明确规定某种计算方法,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主要有:(1) 该种方法在以往边坡工程的应用和普及情况2) 以往的国内工程实践中是否有足够数量的安全系数资料,以便可统计出较符合工程 实际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稳定安全系数标准;(3) 能否按相关的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方法得到试件的抗剪强度指标。
对于国外应用已较成熟,且在不远的将来 (比如2〜3年之内)有可能在国内推广的计算分析方法,也应考虑根据初步掌握的实际情况, 滑动破坏所占的比例最大, 且滑动稳定分析方法的应用也较 普遍, 理论研究相对较成熟因此, 本节条文主要拟以滑动破坏模式为主, 来规定稳定分析 计算方法 但随边坡岩体构造不同, 滑动破坏有多种形式 对于不同形式的滑动破坏也应根 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条文规定的详细程度和严格程度初步考虑:1) 滑动稳定分析计算方法以极限平衡分析类的方法为主对于一般节理岩体, sarma 法是重点考虑的计算方法之一 对于由于受结构面和软弱面控制有可能形成空间楔形体滑动的 情况,楔体法是重点考虑的计算方法2) 对于数值分析类的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本着“鼓励采用,但不做硬 性规定”的原则,在条文中适当反映这方面的内容对于其他失稳破坏情况,还需要通过工程实践的调查,在规范中适当有所反映正文部分主要针对不同的滑动破坏模式, 规定采用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及其公式使 用的限制条件可放在“附录 D 岩石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5.4 土质边坡和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