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定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5825414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定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防洪法)执法检查报告(定稿) 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防洪法 及相关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 2023年*月*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今年5月至6月,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市防洪条例(以下称“一法一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5月8日,组织视察我县“五水共治”工作,分别查看了*海塘维修加固工程、*整治工程、*防洪排涝一期工程等推进情况。5月29日,配合市人大防洪排涝专项审议检查组对我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情况检查。6月13日,举行了防洪法及相关条例专题讲座。6月24日,对*的部分海塘、闸门、河道进行了检查。

2、现将这次执法检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 我县是台风侵袭的重点区域,每年都遭受台风暴雨袭击,给我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县政府积极实施“治水强基”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五水共治”,在健全组织机构、编制防洪规划及应急预案、建设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创建数字化防汛决策系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工作机制健全。设立县防汛防旱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县的防汛防台和抢险救灾工作。县防指总指挥由县长担任,指挥由分管副县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县水利局、县人武部、县监 1 察局等25个部门组成。编制防汛防台应急预案,明确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事件分级、预防和预警机制、社会公

3、众防御指引、应急保障措施、善后处理、监督管理等内容。重视抓好防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培训,每年通过“3.22世界水日”、5月12日“防灾减灾日”等多形式集中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注重加强水行政执法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依法开展防洪工作的能力。 (二)规划逐步完善。编制完成*县城防洪规划报告、*县中心城区流域防洪规划报告、浙江省*县中心城区(丹城片)河道整治规划等防洪排涝专项规划。此外,*县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和*县重点区域防洪排涝规划正在编制,摸清全县易淹易涝区域底数,明确治理措施。其他镇乡、区域也完成了防洪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

4、)防洪工程建设。一是病险水库、山塘治理。全县共有水库81座(中型6座、小型18座、小型57座)。在2023年统计时,全县共有病险水库24座。2023年开始对*水库、*水库、*水库等8座水库进行维修加固。目前尚有16座没有维修加固,拟在2023年底全部完成。全县共有山塘1281座,其中屋顶山塘639座。自2023年实施强塘工程以来,除229座山塘维持现状外,截止2023年底,已完成治理844座(其中全面整治290座,维修加固273座,报废281座)。今年还有203座山塘需要治理,计划投资1亿元。二是标准海塘建设。全县海塘全长约203.7公里,其中标准海塘170公里,非标准海塘31.66公里。经过

5、多年运行,由于原先设计标准偏低、水闸功能改变等原因,部分标准海塘及闸门沉降变形已较为严重。从2023年开始,对我县海塘开始了第二轮维修加固。目前,还有9条约12.2公里的海塘 2 需要维修加固,总投资达1.33亿元,预计2023年可以全部完成。三是河道、小流域和穿村溪坑治理。全面实施“河长制”,全县所有河道都设“河长”,其中,*等4条河道一级“河长”由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担任。今年以来,我县在中心城区集中清理了*等16条主要河道的部分河段,共清理河道20公里。并着手实施*整治,启动建设*节制闸拓宽工程等。除城区外,我县还安排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共有9个镇乡列入治理计划,从2023年到2023年计

6、划整治70多公里,目前已经整治了20多公里。此外,从2023年开始,小流域和穿村溪坑分别以每年3公里和30公里的速度推进,当前的治理任务主要集中在*等4个镇乡。 (四)加强执法监管。按照防汛防台的工作要求,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定期做好防汛清障工作,每年汛期均多次组织联合行动,拆除违章建筑、清除阻水渔网、水生植物,保障河道行洪安全。规范涉水项目管理,明确对一切涉及占用水域、河道、堤防等建设项目,严格按程序进行审批,制定了各项涉水建设项目的审批条件、程序和办事流程、时限等制度。城区涉水建设项目,要求必须符合城市防洪总体规划,相关的行政审批以涉水审批为前臵条件。注重涉水项目审批的后续管理,加强日常巡查

7、,跟踪检查,确保建设项目按审批要求实施。 (五)数字化防汛决策系统建设。我县在立足完善工程体系的同时,出资1600万元在全省率先构建了县、镇乡、村三级数字化防汛决策指挥体系。在原来47座水雨情遥测站的基础上,新建成128座水库(山塘)、22条小流域水位报警点,10处水利工程视频监控点,在274个村设立防汛减灾预警屏,配备41套“单兵巡查设备”。在省内率先实现了县、镇乡、村三级远程双向视频会 3 商,整合了海洋与渔业局全球渔船定位系统,公安局视频监控,规划局2.5米分辨率的高清影像图,气象局雨情风情遥测雷达预报等防汛资源,构建完成全国第一个基于先进的网络化操作系统的全媒体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在降雨

8、集中、强降雨频发的情况下,该系统及时采集数据、预警到村,在提升科学决策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水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一法一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在防洪排涝工作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5.7亿元,建设完成了一大批防洪工程项目,率先构建了数字化防汛决策指挥体系,成绩值得肯定。但是,执法检查组在调研和检查过程中也发现,我县在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规划编制和实施滞后。防洪排涝规划的编制工作存在被动性,部分规划的编制在省、市政府督促下才开始着手编制,而不是根据本地实际需求,缺乏规划编制的主动性,有“运动式治理”的倾向,这种现象在其他县(市)区也比较普遍。

9、同时,由于县财政困难,部分规划实施滞后,相关防洪工程建设进度偏缓,不能如期完成。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尚有不足,个别区域规划在编制时,对周边区域未作统筹考虑,致使相关防洪措施建设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二)建设资金难以保障。今后七年,我县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建设65个总投资30亿元的“五水共治”项目。仅全县主要河道的整治,从2023年至2023年,我县将计划投入8.7亿元。作为全大市财政实力垫底的*,执法检查组担心在资金保障上可能出现问题,如果大规模的举债建设,今后的债务包袱将过于沉重。 4 (三)工程性方面的问题。一是水库、山塘安全度汛依然严峻。虽然我县近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水库、山塘的治理

10、工作,但仍有16座水库、180座山塘仍然带病运行,存在安全隐患。二是河道建设设障和人为设障现象较多。如公路建设时工程临时施工便道和围堰,导致部分河道行洪不畅。河道人为设障较为普遍,河道淤积严重。如*,河岸随意倾倒生活和建筑垃圾;*河道内放臵养鱼网箱;*等河道行洪滩地挖塘养殖等。三是部分项目建设时“科学性”不够。如水流湍急的河道两岸砌石是有必要的,而地势相对较平、水流不急的河道可以不用砌石也能达到行洪目的,这样可以大量地节约建设资金。如丹城蒋家村新建安臵小区的建设高程只有3.6米,很容易受淹。四是部分排涝闸门无备用电源并缺少专业化管理。在前年抗击强台风“海葵”过程中,我县出现大面积停电现象,一些

11、重要的闸门只能人工开启。灾后除个别出海排涝闸配备备用发电机外,大部分乡镇基本没有配备,一旦停电,闸门启闭速度难以保证。同时,部分中型水闸无专业化管理,人员无证上岗,在运行管理中存在隐患。 (四)排涝工作任务艰巨。我县易淹易涝地区较多,如*一带等等,共有23个区块。但目前拥有强排泵站的仅有*,其他区域均没有强排措施。虽然*县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和*县重点区域防洪排涝规划已经着手编制,但由于涝区情况不同,治理难度较大。 (五)执法工作难以到位。在通村公路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少数村有侵占河道的行为,有的村建桥时桥洞窄于河道影响行洪,对于此类村级组织的违法行为,执法难度相对较大,难以到

12、位。对于向河道倾倒建筑垃圾、农副产品废弃物的现象也比较常见,但很难查处当事人,最后只能由政府清理买单。同时, 5 水利项目建设像其他行业一样普遍存在项目招标被人为控制、项目被层层转包、资金被层层盘剥、项目经理及“五大员”到位监管难、施工技术力量薄弱等建设市场共性问题,存在项目法人、监理人员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有些项目施工进度慢、质量差,监管部门束手无策、被动等待等问题。 此外,还存在乡镇、部门的预案基础数据不够准确、可操作性不强以及全社会防灾避灾意识不强,主动参与防汛防台的意识不够,增加了防汛防台的工作难度等问题。 三、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提出如下

13、建议意见: 一要加强规划引领。结合“五水共治”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编制和完善防洪排涝规划,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县水利部门要加强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区域防洪排涝规划在编制时,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等要求,系统性地考虑与周边区域防洪排涝规划的有机衔接。道路交通、城乡建设等其他规划编制也要符合防洪排排涝规划的要求,切实增强规划的权威性,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更好地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切实增强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加大规划落实力度,坚决杜绝违法审批、建设行为。 二要注重资金保障。充分认识“防汛防台”工作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加大财政资金对防洪排涝工程的保

14、障,在年度预算安排时应优先考虑。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具体工程设计时,应结合本地财力,量力而行,把握好项目建设科学性、前瞻性和资金使用绩效之间的关系。探索多元化投资渠道,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防洪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上争取水利补助资金,有效弥补财政资金的投入 6 不足。 三要加强防洪设施建设。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安排海塘、水库、山塘等防洪设施的维修加固,安全隐患较大的防洪设施修建项目要优先考虑。对于丧失原本功能的山塘,特别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屋顶山塘,要强制报废处理。高度重视老城区排涝工作,针对易涝地段,在道路改造,或今后旧城改造时,充分考虑排涝因素,逐步予以解决。在

15、修建道路暗渠时,应更多地采用预制厢梁拼装等新技术,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在摸清全县涝区底数的基础上,依据区域实际情形,实施分类治理。防洪设施建设要应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避免“过度投资”或“降低标准”。加快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尽快解决河道清淤之后的淤泥处理问题。合理安排建筑垃圾倾倒区域,从源头上解决建筑垃圾乱倾倒行为,防止建筑垃圾侵占河道,影响河道蓄水行洪能力。完善防洪设施的细节,逐步解决排涝闸门的备用电源等问题。继续完善非工程性防洪体系建设,加强监控、巡查设备的维护,健全信息预警、人员转移等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化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在防洪实践中的作用。 四要强化执法监管。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防洪执法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整合部门力量,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强化对部门、镇乡政府履行职责情况的督查,确保防洪规划、应急预案落实到位。加强规划实施的指导,杜绝项目建设中随意改变河道、填埋河道的行为。妥善处理好海水养殖和强降雨时期排洪之间的矛盾。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坚决整治,对严重违法以及失职渎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