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58244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教案第八组 单元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四篇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动容;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蒙娜丽莎之约向我们介绍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那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恒的美;我的舞台娓娓叙述了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之女吴霜女士在艺术舞台上成长的

2、故事,反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读了这组课文,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正如海顿说的那样: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 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本组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和实践。 二、教学目标

3、 1、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伯牙绝弦这个故事。 2、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5、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6、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2、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

4、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4、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四、学情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关资料,留心观察身边的艺术,注意了解学生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在课文教学中做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教法 三段七步式 25 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

5、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训练、新课前知识评价。 背诵诗经 采薇 二、激情引趣导入。 板书课题,释题 翻开课文,看看注释,这个“绝”字是什么意思?“弦”又如何理解?“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三、学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文章朗读节拍。 、读懂课文内容 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

6、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 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出示译文。 4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 5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 6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出示课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品味知音之情 1伯牙琴艺高操,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钟子期赞叹的语句。 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

7、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 3、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当时的心情? 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四、课堂达标评价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 琴弦 孔子曰 巍峨 断绝 优哉游哉 峨峨兮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善:A善良 B擅长;长于 C好,表示赞同 D熟悉 E 容易 2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

8、听。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3)、我看这位老奶奶挺面善的。 绝:A断绝 B完了,穷尽 C极、非常 (4)、伯牙绝弦 5、聪明绝顶 五、教学小结提升。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 六、作业布置。 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板书: 25伯牙绝

9、弦 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钟子期 善听 必得之 死 教学后记: 26 月光曲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4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课件:月光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基础知识训练、新课前知识评价。 1

10、、字 、查阅新华字典,完成下列题目。 A、“哉”字按拼音查字法,应先查,再查。 B、“兮”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共画。 、细心观察生字,然后答题: A、“善”是结构,共画。 B、“弦”的部首是,是结构,共画。 3 二、激情引趣导入。 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三、学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一)、学习生字词语。 、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什么是“传说”? 2理解谱写: 、学习课文第二意义段 1读书。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2“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

11、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 3指名分角色读第五、六两自然段的对话。 、课堂达标评价 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莱茵(yn yng )河 霎(ch sh)时 入场券(jun qun) 一缕(l lu) 2看拼音,写词语。 m chn tin l wi jin yo yu ( )生 ( )熟 ( )静 ( )烛 ( )弱 琴( ) 照( ) ( )静 五、教学小结提升。 六、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 板书: 月光曲 太贵谱写幽静纯熟 听 太穷谱谱成 第二课时 一、基础知识训练、新课前知识评价。 根据下列

12、意思,在下列词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断断续续 苏醒 陶醉 霎时间 恬静 清幽 秀丽而幽静。 ( ) 时断时续,本文指琴声不连贯。 ( ) 极短的时间。( ) 昏迷后醒过来。本文指穷兄妹俩从美妙的音乐中回过神来。 ( ) 很安静 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课文指优美的琴声让兄妹俩听得入迷,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二、激情引趣导入。 三、学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部分 1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这样的喜悦,贝多芬心里怎么样?” 4 2师生对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话。 师:“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贝多芬早已谱写好的,还

13、是趁着兴致当时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 师:“同学们想一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乐曲呢?盲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听着,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带着这个问题自学第二部分。” 3全班交流。 、再读想象,体会联想 1“现在就请你们把这一节课文读一下,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然后请你们讲这幅图。” 2师:月光是这样的清幽,但是盲姑娘却看不见。贝多芬的琴声给穷兄妹带来了什么呢?课文上没有写,但是从哪儿我们可以知道? 课文是通过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美妙的联想来写的。现在我们看看

14、下一节课文,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因听琴声产生的联想? 3学生读写实的部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他睁得大大的眼睛。 4学生读联想,体会情境。 、引导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 、难句讲解梳理 1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四、课堂达标评价 、判断。 1、月光曲这篇课文是贝多芬写的。 2、贝多芬走进茅屋,听见了皮鞋匠兄妹俩的谈话。 3、“入场券”这个词语中的“券”字应读“qun”。 4、月光曲这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2、饭熟了3、睡熟4、熟悉 五、教学小结提升。 课文在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时,加进了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使文章表达的感情更深刻。 六、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