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二模_作文标杆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581428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广州二模_作文标杆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年广州二模_作文标杆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年广州二模_作文标杆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年广州二模_作文标杆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年广州二模_作文标杆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广州二模_作文标杆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广州二模_作文标杆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汉灿烂,自在人心 科技的灵光闪烁,点燃了万家灯火千色霓虹,照亮了在城市的无数个不眠之夜里纵情欢乐的人们的身影,却也催生了所谓“现代科技抹煞了漫天繁星”的批评。其实,漫天繁星何曾隐去?天汉灿烂,自在人心。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书卷中“朝饮木兰之坠露”的诗意在现实中“钱包鼓鼓,六神无主”的浮躁里冲撞不开;当一个人“举头望明月”的清高很快淹没在一群人“低头看手机”的“和谐”中,习惯了对方便快捷的现代科技歌功颂德的人们也立即适应了对科技横加指责的快感。尽管科技本身并无过错,错的只是不再怀有诗意的人类本身,人们往往以一颗过分贪求的心不停地榨取着科技的剩余价值,同时也榨干了

2、自己。其实,在这场现代科技与自然美景的对弈中,只一着“人心”便可平了全局:天汉灿烂,自在人心。人生在世,走的是通衢大道也好,泥泞小路也好,是被科技围困也罢,还是被传统禁足也罢,我们生而至柔且自由的心都可不受现实的压迫,成为理想家园最为真实美好的存在方式。电力、科技覆盖全球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逃离繁弦急管的城市喧嚣,更无力灭绝灯红酒绿的时代繁华,所能做的,唯有寻得一涉世极乐法放飞内心。举世皆浊的时代里,我们要坚定地相信林清玄的“心水如果澄澈,什么山花水树倒映在上面都是美好的”;遍地荒芜的境遇里,我们要微笑着肯定席慕容的“原来,只要我愿意,生命可以是一处多么丰饶的园林”,而现在,霓虹亮度掩盖了星空

3、深度之时,却亦可以是我们坦然之时:天汉灿烂,自在人心。诚如白落梅所言:“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荷尔德林口中的“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境界正召唤着我们内心的声音与行动,却未必需要我们做一个说走就走、割舍一切的绝情者。恰如我们不必亲临瓦尔登湖,却亦可以同梭罗一道垂钓满天灿烂星光;不必拥抱海天壮阔,却也能让尘俗之心,功利之恋在安徒生笔下丹麦冰蓝色的海流下潜息。不必脱离世界,只求平复内心,让心中的灿烂天汉隽永如初。漫天繁星从未隐去天汉灿烂,自在人心。 抬头看看天曾几何时,我们似乎再也听不到“星空之上还有苍穹”的呼喊,再也体会不到古时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敬畏。正如那位慨叹

4、被霓虹灯遮掩了的漫天繁星的老者所说的那样也许祖先山洞边点篝火,看月亮出生天汉灿烂才是最美的景观。是啊,抬头看看天,也许我们会收获更多。环视当下,人们最亲密的“朋友”是智能手机,人们整天守侯最多的“爱人”是电脑,人们经常面对的“景观”是车水马龙人们常说:“我和你最远的距离,不是相隔千里,而是我就在你对面,而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略带调侃却反映出我们身处的现实窘境就算是几十年不见的老同学聚会,大家大多都在各自摆弄手机,一言不发;就算是我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也会视而不见而在专心听着从耳麦里传出来的吸毒歌手李代沫的“好声音”有人将这一切都归咎于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但是,高科技又有何罪?说这

5、话的人只不过是在找一种推卸责任的借口罢了。试问,如果你没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即使让你置身于海市蜃楼又有何用?相反,如果你经常能够抬头看看天,如果你有一颗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那么,任何事物都不会成为你麻木的理由。苹果之父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发明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乔布斯的话真是耐人寻味。这位置身于充斥着高科技世界的科技大王却一直不懈地追求着精神的富足,总是在别人低头奔命时,他抬起头,看看天,看看那灿烂如星辰的心灵的追求。其实,在高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并没有人剥夺你抬头看天的权利,我们完全可以在拥有高科技产品的同时而拥有天上的星空。 被人誉为“赤子其人”的沈从文

6、曾经说过:“生命里另一种形式的表现,即人与自然的契合。”在这个被手机电脑和各种机器捆绑我们的时代,我们如果有经常抬头看看天空的自觉,如果能够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应该是最美好的选择。沈从文20岁之前在湖南沅水上生活,20岁后活在“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的记忆中。即使身处乱世,即使遭遇困局,他依然经常“抬头看看天”并过着一种简单古老的生活,收获着简单的快乐可以说,沈从文是一个智者。所以,我们完全可一边享受着万家灯火霓虹闪烁的人间快乐,一边可以抬头看看天,去向往那夺人魂魄的星光璀璨。正如一首儿歌唱的那样天上一片星海,地下一片灯海,我不知道是上去呢还是下来,上去吧,灯海是那么多彩,下

7、来吧,星海是那么可爱,于是,我一只眼望着星海,一只眼看着灯海,在我的眼睛里,幻化成一个童话般 此世虽繁华,悠闲不是梦生活于刀耕火种的年代,都在致力于冲破原始的束缚、自然的桎梏,于是便有了钻木取火的赞歌,便有了火药炸开的进步,便有了一飞冲天的梦想成真;生活在繁华盛世,又渴盼着平静淡泊、悠闲自在,于是就有了回归田园的陶渊明于南山之下悠然赏菊,于是就有了独居湖畔的梭罗于瓦尔登湖的感世之作,于是就有了久居乡村的门罗于日常生活中收获的诺奖作品。人,就是这样矛盾地生活着,一如那位对现代生活“颔首而又沉思摇头”的长者。现而今,科技进步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可谓日新月异,交通工具花样翻新让人眼花

8、缭乱。生活在此间,人们滋生出怀旧的心理也是难免。我们怀念儿时趟过的小溪、嗅过的花香、翻滚的草地,长辈们咂摸着记忆中雨后清新的空气、嚼过的清香的草根、吆喝牲口的粗犷仿佛前尘如梦。但事实上,我们追寻自然的生活状态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排斥现代科技。1989年出生的唐冠华和他的妻子,在青岛崂山的一个村子里创建了一个名为“自给自足实验室”的天然模拟生活区,其中的“装置”都是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基本问题而设计的,有发电机、污水净化器,甚至还有滚筒洗衣机。他们希望能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在山谷中自力更生,并观察和及时反馈遇到的问题。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美景,离得开科技的支撑吗?科技改变生活,这是一个不争的真理。科技带来生

9、活的便利,也确实带来了生活的烦恼。当我们尽情享受科技创造出的舒适生活,我们有资本对其百般挑剔,毕竟希望生活得更好是每个人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当我们有能力依靠科技的力量去改变生活中现有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其实,梭罗只独居了三年便离开了瓦尔登湖,门罗借助了现代传媒技术才把作品的影响扩大到世界。没有与世隔绝的现代桃源,这就是现实。了解科技带来的危害,是为了让科技实现更完美的进步。我们应该相信,借助最先进的科技,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理想的世外桃源。在那个世界,你可以赏灯光璀璨,也可观篝火丛丛;你可以高楼中横卧,也可以洞中穴居;你可以美味珍馐,也可以粗茶淡饭。此世虽繁华,悠闲不是梦。2014年广州市

10、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作 文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生活中,有些人在近处求道,有些人去远方求道。一件事,有些人往易处去做,有些人则向难处努力。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题目解读】题目与2013年语文高考(广东)作文一样,属“材料作文”,或用广东高考阅卷场的说法,属“材料引”题型。本题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材料是古人的名言,意思是:道在近处,却到远处去寻求;事情本来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这是一种舍本逐末、舍近求远的做法。第二段可以看作是概

11、括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事例。对于“道”,生活中有人在“近处”求,有人去“远处”求;对于“做事”,有人从“易处”入手,有人从“难处”入手。这表现出人们在为人处事时不同的方式与方法。本题目的关键词有“求道”“远近”“做事”“易难”,对这些词的解读如下:“求”可理解为“寻找、探索”等。“道”可理解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道义、规律、政治主张、思想体系、门派学说等。“近处”“远方”作两种理解:一为“空间中的概念”,如近处、远处;二为“时间中的概念”,如现在与过去、未来。“做事”可理解为“从事某项工作或者处理某件事情”。“易”“难”分别理解为“容易”“困难”。两段材料的内容都分为两方面,一是不同的人“

12、求道”的方式、方法的不同,二是不同的人做事的方式、方法的不同。考生可将第一段的名言作为立意基础,也可将第二段的现象、事例作为立意基础,也可综合两段材料的内容,选择立意的角度。题目中的材料是作文选取角度、确定立意的出发点,作文不能“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是否在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范围内写作,是判断作文是否属于“符合题意”的关键。所以,审题的重点应该弄清材料的“内容”和材料的“含意”。我们认为,对“内容”的理解,侧重于文字的表层信息;对“含意”的把握,偏向于材料的隐含信息。一、材料的“内容”(文字的表层信息)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说“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处做事”的问题,具体有:l

13、从“求道”的角度立意1“道”在近处,求道不宜舍近求远。2“道”虽在近处,但亦不妨从远方求得。3. 有些“道”需在近处求得,有些道则需从远方求得。4. 求“道”从身边(小事、平凡事、小善)做起5. 远方虽有道,身边也有道(不要忽略身边的道)l 从“做事”的角度立意1做事应往易处去做。 2做事应向难处努力。3不同的事做起来方式不同,有些事需向易处去做,有些事则应向难处努力。二、材料的“含意”(材料的隐含信息) 从“从近处或远方求道,从易处或难处做事”的内容上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信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人们求道、做事的思维方式(习惯、方法)2.人们在求道、做事过程中体现的精神品质 3.人们对道的

14、认知决定其行为学生写作,可以选取一个角度,也可以选取多个角度。【评分操作】一、内容上的分等1题意在材料内容和含意内自选角度的,判“符合题意”,在内容的一等、二等打分;在材料范围内的其他内容上自选角度,判“基本符合题意”,在内容的三等打分;仅以“材料”为由头引申话题,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判“基本符合题意”,在内容三等打分;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判“偏离题意”,在内容四等打分。2中心、内容、感情 判“符合题意”的,综合文章的中心、内容、感情,分辨归属一等或二等; 凡判“基本符合题意”和“偏离题意”的,原则上在该等打分。二、表达上的分等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在相应的

15、的等级上评分外,可考虑在前一等的下或下一等的上打分。例如,内容评二等的19,表达可在二等内打分,也可以在一等的下给21分,或在三等的上给15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三、发展等级的分等 1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第考虑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上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不给分。四、其他 1.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 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2.关于字数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