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朝阳区带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5802148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朝阳区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朝阳区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朝阳区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朝阳区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朝阳区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朝阳区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朝阳区带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朝阳区带答案)北京市朝阳区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3.5(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本试卷共 6 页。答题纸共 6 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 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收回机读卡和答题纸。 第一部分( 27 分)一、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振奋哀声叹气参与(y 0风流倜傥(d a ng)B. 诟病沧海一栗笑靥(y an犯而不校(ji 3oC渲泄举步维艰刹(sh a那色厉内荏(r e n)D.会晤金榜题名惩(ch

2、 e戌罚少不更(g e n事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学生村官李运起看到村民辛劳一年,收入有限,就萌生了先发展 养猪业,建立生态产业链,借以提高村民收入的想法。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摄制组走进三亚黎苗旅游区,为英国版三亚旅 游形象广告取景拍摄,该旅游形象广告将在英国两年。 为了完善社区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社区功能,提升社区居民的 生活水平,必须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日常管理。A. 继而联播自制B.既而联播自治C. 继而连播自治D.既而连播自制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北京市将在古都风貌保护区的四合院内,试行 北京人家”经营模式,探索风貌保护、居民就业和发展经

3、济三位一体。B. 丁俊晖即将奔赴英国征战斯诺克世界锦标赛,他能否发挥最佳水平,并最终取得冠军,关键在于他比赛时的心态。C北京国际电影节 天坛奖”奖杯的设计思想源于 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理念,奖杯的制作、设计历时 5 个多月。D. 2013 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以 “水生命之源,从哪里来 ”为主题, 旨在引导孩子珍惜水资源并积极参与环保的意识。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山不仅给人一种稀有美丽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的感 情。,。,;,。人们会同时用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它,既像男子依 偎自己的恋人,又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 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

4、有绿发似的森林 它像少女似的含羞 又像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 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 它有丰饶的水草ABC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 ”,这一副对联巧妙地融合了儒家 和道家的两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沂水舞雩 ”和“濠梁之辩 ”。B. “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 ”是后人用形象化的说法,分别对 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散文的评价。C. 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最富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以 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荒诞形式,表现了人性异化的主题。D. 孙犁被誉为 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荷塘月色体现了淡雅 疏朗的诗情画

5、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相结合的艺术风格。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9题。凡作事专心志, 竭计虑, 穷日夜而为之者, 曰不遗余力, 曰惟日不足, 若余之寻花是也。忆辛丑年,自昆山而太仓,而嘉定,而南翔,看牡 丹三十五家, 有文记之。 乙巳,寻牡丹于江阴, 以无向导, 废然而返。 久闻洞庭山牡丹多名种, 今年三月, 遂不远百六十里, 涉太湖之波涛, 二日而到山。结伴寻花,或舆或杖,僻远之地无不至;有初至不得入 者,辄再三往,必得观而后已。山中名花,大抵皆寓目,多生平所未见者。昼则坐卧花前,夜则沉醉 花下,如是数日。兴尽则挂帆渡湖,至虎丘观花市而归;复

6、遍历昆山 城内外有花之所。浃辰 之间,看花五十余家,殆所至不遗余力,惟 日不足者,其可谓狂且癖矣!客曰: “周濂溪谓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以子之贫贱,毋乃不宜! ”余 曰: “吾贫则无儋石矣,而性慷慨,喜豪放,无贫之气;贱为韦布矣, 而轻世肆志,不事王侯,无贱之骨。安在与花不宜? ”客又曰:“欧阳公, 儒者也,以牡丹为花妖。子何好之甚? ”余曰:“凡物之美者,皆能为妖, 何独花也。溺其美而动其中,皆足以丧身。吾不得于世,借以娱目肆 志而已,何妖之为! ”惟诸诗皆信口率笔,以适一时之兴,无意求工, 贻笑作者,吾无辞焉。(取材于归庄看牡丹诗自序 )注: 浃辰:十二日。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

7、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必得观而后已已:停止B. 殆所至不遗余力殆:大概C溺其美而动其中动:移动D.以适一时之兴适:满足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若余之寻花是也B.废然而返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C其可谓狂且癖矣D.惟诸诗皆信口率笔 其孰能讥之乎及诸河,则在舟中矣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结伴寻花,或舆或杖,僻远之地无不至(我与友人)结伴寻访牡丹,有时乘车,有时拄杖步行,偏远之地没 有不到的B. 山中名花,大抵皆寓目,多生平所未见者山中有名的牡丹花,大多都看到了,很多是平生我没有见过的C. 以子之贫贱,毋乃不宜以

8、你的贫贱身份(却喜爱富贵的花) ,恐怕不合适吧D. 吾不得于世,借以娱目肆志而已,何妖之为我与世道不相和,借(赏花)来愉悦眼目放纵心志罢了,怎么能说我 是妖呢9.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作者为寻访牡丹,跋山涉水,不辞辛劳,总觉得时间不够用。B. 作者喜爱牡丹成癖,看见名花,就日夜与其相伴,如醉如痴。C作者说牡丹是富贵之花,而自己性情慷慨豪放,与牡丹相宜。D.作者认为所有美丽的事物,只要你沉溺其中,都会危害自身。第二部分( 123 分)三、本大题共 3小题,共 25 分。10. 用斜线( /)给下面划线部分断句。 (5分) 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

9、谤遏过 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 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取材于路温书尚德缓刑书 )11.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 4 道题)。(8 分) 出不入兮往不反,带长剑兮挟秦弓,。 (屈原国殇) 但以刘,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 看万山红遍,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1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题。(12分)鹧鸪天 ?离恨纳兰性德

10、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 休。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背立盈盈故作羞 ”,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 传神动人。B. “手挼梅蕊打肩头 ”,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 的可爱。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 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 未消除。D.五六两句中 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 远绵长。一声横笛锁空楼 ”中“锁”字用词精当, 请结合诗句对 “锁”字作简要赏 析。( 4 分)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 ”一

11、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作简要 赏析。(5 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古琴,又名瑶琴、玉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 南宋以后, “琴棋书画 ”作为文人四事, 成为 一种雅致的社会风尚,琴位居 “四事”之首,列为 “君子修养之物 ”。 古琴一般以桐木作面板,梓木作底板,合为音箱。传说原始时代神农 氏曾“削桐为琴、 绳丝为弦 ”,创造了最初的琴。 古琴琴身依照人身凤形 而制,有头、颈、肩、腰、尾、足等。古琴的形制体现出道家 “天人合 ”的文化内涵。琴长二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二百六十五天;表示音 位的十三徽,象

12、征一年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琴面 生圆而敛,法天” 为阳;背板 下方而平,法地”为阴,符合天圆地方之说。在中国古代的 诸多乐器中,大概没有什么乐器像古琴这样被赋予了如此多的文化寓J八意、。古琴乐没有二胡的如泣如诉,不如古筝的响亮欢快,也不像琵琶那么 锋芒毕露,古琴音色明净,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古琴的音色分 三种,即泛音、散音、按音。泛音玲珑剔透,像天一样空灵清越;散 音浑厚如钟,像大地一样坚实厚重;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 或沉浑宏亮,像人一样丰富多变。庄子将音乐分为 天籁”、地籁”与 人 籁”,讲求天地人和,认为 天籁”最高最美。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 和逍遥,认为道的境界就是天的境界

13、,天的境界就是自由的境界。古 琴乐追求高逸、深远的意境,代表着天地间永恒绝对的大美。古琴的 演奏技法也融入了道家所讲求的清虚自然。古琴演奏以右手弹拨,以 左手按弦取音。左手在演奏技法上比右手更加多样,如吟、揉、绰、 注、进、退等。多种手法的应用使古琴的音色,似虚似实,似有似无, 余音绵长不绝。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解琴书中, 林黛玉给贾宝玉谈抚琴之道有一段话: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 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先须衣冠整齐, 或鹤氅,或深衣 ,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 放在

14、案上, 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 对着自己的当心, 两手方从容抬起, 这才心身俱正。可见古琴演奏是十分讲究的,正是遵循这些近于苛刻 的要求,才易于达到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取材于陈业秀中国古琴音乐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注释: 徽:亦作晖。古琴定为十三音,每音在琴面左侧饰以金玉或 螺蛤的圆点为标记,谓之徽。 鹤氅,深衣:古代两种服饰。13.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A. 琴位居文人 四事”之首,是因为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B. 历史上神农氏 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后世便都以桐木做古琴面板。C. 古琴泛音、散音、按音三种音色,分别体现了 天地人”的不同特点。D. 古琴演奏以右手弹拨,左手按

15、弦取音,因为演奏时左手比右手灵活。14. 根据文意,在画线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 分) 古琴艺术蕴涵着丰富的道家文化,古琴的形制体现出道家 “天人合一 的文化内涵,古琴的音色体现出道家 的思想,古琴乐所追求的意境 体现出道家推崇的 ,古琴的演奏技法融入了道家讲求的清虚自然, 古琴弹奏十分讲究,体现出道家所追求的 的境界。15. 请根据文章最后一段中林黛玉给贾宝玉谈抚琴之道的一段话,说说古人弹琴都有哪些讲究。请分条概括,每一条不超过7个字。(5 分)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谁能看见鹭鸶的腿吃了早饭,老庚就准备去城西看鱼翅。老庚在古城长大。他没事就在古城闲逛,城里的古迹,他都很熟悉。他每次走过江边,都要跟江边镇水几百年的石犀牛说几句话,拍拍牛 背。这石犀牛曾被人拉到街上去充当雕塑,后来又被随意扔回江边, 还被调了个个,背对着江面。老庚站在天井里大声喊: 哥哥!哥哥! ”嫂子推开门,把一个漆黑的脑壳伸出来,说: 早就去江边钓鱼了。 ” 咦,你的脑壳昨天还是花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