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隶书的艺术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579660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详细解读隶书的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详细解读隶书的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详细解读隶书的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细解读隶书的艺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隶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是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化的中介字,这个转化 过程本身就是中国古文字发展的成果。隶书作为中国书法五大书体之一,在悠久的 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曾经起着重要的文字艺术推动作用,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有 着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这样说,方块汉字的确立,是从隶书才真正开始的。直到今 天,隶书仍然有着令人叹服的生命力,它不仅是华夏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且以 她不可替代的艺术审美价值,仍在广泛地风行着,影响着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和审美 情趣,充分发挥着她那蕴涵古文化魅力的作用。实用性完全被艺术性取代。在中国书法中,隶书较篆书、草书,易学、易写、 易认,而且端庄古朴、典雅厚重,既有古老的艺术性又

2、有现代的实用性,发展到今 天,而她的实用性偶尔出现在报刊杂志的印刷体中,人们更看重的是隶书的艺术性 表现。现书法创作中,没有谁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刻意强调艺术必须政治 化了。然而隶书创作的舒张个性、突出个人特点、强调变化等等,都使它的受众范 围逐渐缩小、实用性逐渐减弱。书法家更加注重的是专家的认同,创作时更多地考 虑专业的审美需求和展厅效果。于是,求新、求异、复古、夸张、变形,以突出艺 术性为唯一目的,太多人认同或者太多人都在学习的风格,一律被目为“俗书”。这 就促使大家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从而使当今隶书的研究不断深入,创 作风格千变万化。还有的书家把汉碑与汉简融合,突出用笔的

3、舒张自如,强调造型上的夸张和变 化。线条粗细相间,转角方折,长短不一,点画飞动、跳跃,变化万端。在章法上, 当代隶书对汉简的吸收,打破了汉隶多方正平整、用笔单调和章法的棋局、算子式 与平均分布的形式,采用了活泼多样、不受束缚的章法形式。有的纵有行、横有列, 有的纵有列、横无行;有的纵横不刻意去安排,有的字距较大而行距较小,采用大 小错落、上下错落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隶书的整体表现美感,与当今书界盛行的 展厅效应、视觉美感等妙合契同。随着隶书原有特征的剥蚀,其技法传承与发展日益被人们所首肯,而更彰显书 法中的情、性、意、韵的因素日益被重视。创作好隶书必须要有创新精神。万物发展贵在创新,作为书法,

4、也不例外。如 果没有创新,只有甲骨钟鼎文就没有大小篆;如果没有创新,只有大小篆就没有隶 书。但是,创新要有法则和基准。今天的书法界,曾经彰显一片创新声,有些书法 爱好者没有握过几天笔,胡涂乱抹一通,就名曰“创新”;也有些书家的字全无法则 和传统,不被广大群众所欣赏,也名曰“创新”。但这种“创新”,却难免遭到真正做 学问人的批评、指正。清人郑簠在曹全碑中参以草法,创作出了草隶的雏形; 伊秉绶把楷书的笔意吸入隶书,创作出了楷隶;陈鸿寿从开通褒斜道碑中吸取 营养,创作出了灵动、气势开张的个性隶书.。他们的创新,不是凭空假想、随 意创新,而是在认真学习、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再结合自己的学养、自己 的审美观,逐渐探索出来的。因而,他们的创新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是被后人认可 的,是站得住脚的。中国书法隶书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是古文字向今文字 转化的中介字,这个转化过程本身就是中国古文字发展的成果。隶书作为中国书法 五大书体之一,在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曾经起着重要的文字艺术推动作用,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这样说,方块汉字的确立,是从隶书 才真正开始的。直到今天,隶书仍然有着令人叹服的生命力,它不仅是华夏古老文 化的代表之一,而且以她不可替代的艺术审美价值,仍在广泛地风行着,影响着现 代人的文化生活和审美情趣,充分发挥着她那蕴涵古文化魅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