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写作指导技巧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578315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稿写作指导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演讲稿写作指导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演讲稿写作指导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演讲稿写作指导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演讲稿写作指导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演讲稿写作指导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稿写作指导技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演讲稿写作指导技巧演讲稿写作指导技巧 演讲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区分。首先,演讲是演讲者(具有肯定社会角色的现实的人,而 不是演员)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肯定场合(不是 舞台)的听众(不是观看艺术表演的观众),干脆发表看法的一种社会活动(不是艺术表演),其次,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 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沟通,演讲者不能以传达 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心情为满意,他必需能限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心情的应和与交 流。所以,为演讲打算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针对性。演讲是

2、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扬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好听众,折服群众,必需要有现实的针对性。所谓针对 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听众所关切的问题,评论和论辨要有雄辩的逻辑力气,要能为 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社会效果;其次是要懂得听众有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而公众场合也有不同的类型,如党团集会、专业性会议、服务性俱乐部、 学校、社会团体、宗教团体、各类 竞赛场合,写作时要依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 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其次、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 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需以易说能讲为前提。假如

3、说,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 过阅读观赏,领会其中意义和情味,那么,演讲稿的要求则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讲 稿对演讲者来说要可讲;对听讲者来说应好听。因此,演讲稿写成之后,作者最好能通过试讲或默念加以检查,凡是讲不顺口或听不清晰之处(如句子过长),均应修改与调整。 第三、鼓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心情、赢得好感的鼓动性。要 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依靠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假如演讲稿写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即使在现场演 得再卖力,效果也不会好,甚至相反。从内部结构来说,演讲须要形成或创建现场的心情氛围,所讲的内

4、容应当较为集中,通常一 篇演讲稿最多只能讲两三个问题,而且这两三个问题还得很紧密地在逻辑上串连起来,以 层层推演的方式,一环扣一环地绽开,这时最忌的是平面排列:甲乙丙丁,1234,ad,尤 其成为大忌的是先亮论点,后举例子。这只能使听众停止思索,甚至昏昏欲睡。分散的论点 和被动的(亦即无分析的,不能发展论点的)例子,无异于催眠曲。而在演讲竞赛中,尤其要求集中论点,因为时间的限制更大。(孙绍振:关于演讲稿的写作) 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 样。但是,由于演讲是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活动,因而演讲稿的结构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尤其是它的开头和结尾有

5、特别的要求。 一、开头要抓住听众,引人入胜 演讲稿的开头,也叫开场白。它在演讲稿的结构中处于显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瑞士作家温克勒说:开场白有二项任务: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二是如字义所释, 打开场面,引入正题。好的演讲稿,一开头就应当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经济的时间,把听 众的留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这样,才能达到稀奇制胜的效果。 开场白的技术主要有: 1、楔子。用几句恳切的话同听众建立个人间的关系,获得听众的好感和信任; 2、连接。干脆 地反映出一种形势,或是将要论及的问题,常用某一件小事,一个比方,个人经验,轶事传 闻,出人意外的提问,将主要演讲内容连接起来;3、激发。可以提出一些激

6、发听众思维的问题,把听众的留意力集中到演讲中来; 、触题。一起先就告知听众自己将要讲些什么。世界上很多闻名的政治家、作家和领导人的演讲都是这样的。 演讲稿的开头有多种方法,通常用的主要有: 1.开宗明义,提示主题。这种开头是一开讲就进入正题,干脆提示演讲的中心。 2.介绍状况,说明根由。这种开头可以快速缩短与听众的.距离,使听众急于了解下文。3.提出问题,引起关注。这种方法是依据听众的特点和演讲的内容,提出一些激发听众思索的问题,以引起听众的留意。除了以上三种方法,还有释题式、悬念式、警策式、幽默式、双关式、抒情式等。二、主体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化 这是演讲稿的主要部分。在行文的过程中,要处理好

7、层次、节奏和连接等几个问题。 (一)层次 层次是演讲稿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它体现着演讲者思路绽开的步骤,也反映了演讲者对客观事物的相识过程,演讲稿结构的层次是依据演讲的时空特点对演讲材料加以选取和组合而形成的。由于演讲是干脆面对听众的活动,所以演讲稿的结构层次是听众无法凭借视觉加以把握的,而听觉对层次的把握又要受限于演讲的时间。 那末,怎样才能使演讲稿结构的层次清楚明白呢?依据听众以听觉把握层次的特点,显示演讲稿结构层次的基本方法就是在演讲中树立明显的有声语言标记,以此适时诉诸于听众的听觉,从而获得层次清楚的效果。演讲者在演讲中反复设问,并依据设问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能在结构上环环相扣,层层深

8、化。此外,演讲稿用过渡句,或用“首先”“其次”“然后”等语词来区分层次,也是使层次清楚的有效方法。 (二)节奏节奏,是指演讲内容在结构支配上表现出的张弛起伏。 演讲稿结构的节奏,主要是通过演讲内容的变换来实现的。演讲内容的变换,是在一个主题思想所统领的内容中,适当地插入幽默、诗文、轶事等内容,以便听众的留意力既保持高度集中而又不因为高度集中而产生兴奋性抑制。优秀的演说家几乎没有一个不长于运用这种方法。演讲稿结构的节奏既要显明,又要适度。平铺直叙,呆板沉滞,当然会使听众惊慌疲惫,而内容变换过于频繁,也会造成听众留意力涣散。所以,插入的内容应当为实现演讲意图服务,而节奏的频率也应当依据听众的心理特

9、征来确定。 (三)连接 连接是指把演讲中的各个内容层次联结起来,使之具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由于演讲的节奏须要适时地变换演讲内容,因而也就简单使演讲稿的结构显得零散。连接是对结构松紧、疏密的一种弥补,它使各个内容层次的变换更为奇妙和自然,使演讲稿富于整体感,有助于演讲主题的深化人心。 演讲稿结构连接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同两段内容、两个层次有联系的过渡段或过渡句。三、结尾要简洁有力,余音绕梁。结尾是演讲内容的自然收束。言简意赅、余音绕梁的结尾能够使听众精神激昂,并促使听众不断地思索和回味;而松散疲沓、味同嚼蜡的结尾则只能使听众感到厌倦,并随着时过境迁而被遗忘。怎样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美国作家约

10、翰沃尔夫说:“演讲最好在听众爱好到高潮时坚决收束,未尽时嘎然而止。”这是演讲稿结尾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演讲处于高潮的时候,听众大脑皮层高度兴奋,留意力和心情都由此而达到最佳状态,假如在这种状态中突然收束演讲,那么保留在听众大脑中的最终印象就特殊深刻。 演讲稿的结尾没有固定的格式,或对演讲全文要点进行简明扼要的小结,或以号召性、鼓动性的话收束,或以诗文名言以及幽默俏皮的话结尾。但一般原则是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终,要重视所写的稿子符合演讲稿写作要求: 一、了解对象,有的放矢 演讲稿是讲给人听的,因此,写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如何;了解他们所关切和迫切

11、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等。否则,不看对象,演讲稿写得再花功夫,说得再天花乱坠,听众也会感到索然无味,麻木不仁,也就达不到宣扬、鼓动、教化和观赏的目的。 二、观点显明,感情真挚 演讲稿观点显明,显示着演讲者对一种理性相识的确定,显示着演讲者对客观事物见解的透辟程度,能给人以可信性和牢靠感。演讲稿观点不显明,就缺乏劝服力,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 演讲稿还要有真挚的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有鼓动性。因此,它要求在表达上留意感情色调,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忱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当然这种深厚动人的感情不应是“挤”出来的,而要发自肺腑,就像泉水喷涌而出。

12、三、行文改变,富有波澜构成演讲稿波澜的要素许多,有内容,有支配,也有听众的心理特征和相识事物的规律。假如能驾驭听众的心理特征和相识事物的规律,恰当地选择材料,支配材料,也能使演讲在听众心里激起波澜。换句话说,演讲稿要写得有波澜,主要不是靠声调的凹凸,而是靠内容的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有强调,有反复,有比较,有照应。四、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要把演讲者在头脑里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说出来,让人们看得见,听得到,就必需借助语言这个沟通思想的工具。因此,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要提高演讲稿的质量,不能不在语言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