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管理目标与措施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577627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备管理目标与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装备管理目标与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装备管理目标与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装备管理目标与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装备管理目标与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备管理目标与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备管理目标与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备管理目标与措施总体指导思想:以公司五项变革和工厂重点工作为指导,围绕质量中心,用TPS原理 推进预防维护体制的建立;优化组织结构,落实业绩主体;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试点摸索,重点突破,发挥装备管理体系对产品质量、生产交付、安全环保、成本的保障作 用;2006 年是装备管理的提升年。落实五项重点工作:组织职能优化与队伍建设,装备评价与业绩指标管理,预防维修 制度建设与预防检修推进,装备技术进步与装备保障一致性研究,装备资源管理与竞争对手 分析。一、装备管理目标二、装备管理措施序号指标单位目标责任单位统计单位指标 性质1装备质量 保证能力全厂按2006年奥铃发动机事业部质量 目标装备

2、部/ 设备科/ 工具科质控部按文 件1.1自制件设备废 品与回用率 (%0)设备废品率设备回用率491缸体 线1.20加二车 间/维修班设备科考核 指标493曲轴 线1.20493缸体 线1.20加一车间/ 维修班493缸盖 线1.20483缸体 线1.201.2装配、试机故障 项次装配与试 车线0装配车间/ 维修班1.3关键重要设备Ppk各生产线三1.33加一车间/ 维修班、加 二车间/维 修班、装配 车间/维修 班设备科评价1.4一般设备Ppk各生产线三1.02装备经济指标2.1维修费用全厂日常费用(各单位辆份*产量和)+ 专项费用装备部/设 备科财务部月度 核算 季度 考核其中493缸盖

3、 线13元/辆加一车间财务部/ 设备科493缸体 线35元/辆483缸体 线30元/辆493曲轴 线(含热 处理)40元/辆加二车间491缸体 线25元/辆装配与试 车12元/辆装配车间物管科2元/辆物管科质量部0.63元/辆质控部财务部/ 设备科公共设施 及厂房8.8元/辆设备科其它1. 2元/辆装备部2.2能源消耗序号指标单位目标责任单位统计单位指标 性质2.2.1能源消耗水费按财务部指标,设备科统计,财务部考核制造部/各 车间设备科2.2.2能源消耗电 费按财务部指标,设备科统计,财务部考核制造部/各 车间2.3工装、刀具费用 (不含工位器 具和量检具)全厂日常消耗(各单位辆份*产量和)

4、+ 专项费用装备部/工 具科财务部考核 指标其中493缸盖 线25元/辆加一车间财务部/ 工具科493缸体 线30元/辆483缸体 线37.5元/辆493曲轴 线65元/辆加二车间491缸体 线40元/辆装配试车8元/辆装配车间其他单位1.5元/辆装备部2.4量检具消耗(含 维修)全厂按财务指标质控部计量 理化室财务部2. 5工位器具(含维 修)全厂按财务指标生产计划科财务部考核 指标2.6库存资金占用2.6.1设备备件资金占用设备科按财务指标设备科财务部考核 指标2.6.2工装、刀具备件 资金占用工具科按财务指标工具科2.6.3量检具备件资 金占用计量理化 室按财务指标计量理化室3装备运行指

5、标3.1设备完好率全厂94%装备部/设 备科设备科/ 技术科考核 指标其中关键设备100%各车间加一车间 各生产线93%加一车间加二车间 各生产线95%加二车间装配车间 各生产线97%装配车间3.2设备故障率全厂0.65%装备部/设 备科生产计划 科考核 指标其中设备故障率设备平均故障强 设备故障率度(小时/次)生产计划 科/序号指标单位目标责任单位统计单位指标 性质491缸体 线0.652.5加二车间/ 维修设备科493曲轴 线0.73加二车间/ 维修493缸体 线0.72.5加一车间/ 维修493缸盖 线0.652加一车间/ 维修483缸体 线0.73加一车间/ 维修总装试车0.10.75

6、总装车间/ 维修3.4刀具故障停机 率全厂0.08%工具科生产计划 科3.4设备事故/工装 事故各单位0各单位归口单位考核 指标3.5在用量检具合 格率各生产 线、质检 科100%计量理化室技术科/ 计量考核 指标4装备维护指标4. 1责任设备予检 修计划完成率各生产线 /公共设施100%检修责任单 位设备科/ 使用单位考核 指标4.2设备不完好整 改完成率各生产线 /公共设 施100%各车间/维 修班设备科考核 指标4.3装备使用保养设备保养 上等率设备正确 使用率工装正确 使用率4.3.1主要生产设备(工装)制造部96%100%100%制造部设备科/ 工具科考核 指标其中493缸盖 线95

7、%100%100%加一车间493缸体 线94%100%100%483缸体 线94%100%100%493曲轴 线96%100%100%加二车间491缸体 线95%100%100%总装、试 车98%100%100%总装车间物管科98%100%100%物管科4.3.2辅助生产设备装备部98%100%装备部设备科其中工具科98%100%工具科序号指标单位目标责任单位统计单位指标 性质机修车间98%100%机修车间考核 指标5管理指标5.1装备管理专项 工作计划与任 务各单位100%各单位装备部考核5.2设备备件定点 率设备科80%设备科装备部评价5.3工装备件定点 率工具科90%工具科装备部5.4预

8、防性维修费 用比例设备科35%设备科财务部/ 装备部考核 指标5.5非生产时间预 防性维护工时 比例各车间30%各车间/维 修班设备科/ 人力科5.6固定资产管理各单位损失为0各使用单位设备科/ 财务部考核 指标5.7机修工时完成 率机修车间辅助工人月均182工时,总体完成 率95%机修车间装备部评价、装备管理措施1、装备管理职能与组织机构优化(1)明确设备管理两级职能和职责。(2)工装管理业务整合。(3)装备管理资源配备、调整。(4)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2、落实装备管理主要业绩指标与责任,以目标和业绩为导向开展装备管理的各项工作,修订和 完善装备管理考核细则。(1)装备部对工厂的装备管理

9、目标负责: 装备对产品的保证作用:设备和工装质量废品与回用品率;(质量部提供数据) 装备对生产交付的保证作用:设备工装故障率;(以生产计划科数据为准) 设备维修费用和工装消耗费用;(财务部数据为准)设备备件和工装库存;(财务部数据为准)设备完好率。(设备科数据/技术科确认)(2)设备科对工厂部分装备管理目标和过程目标负责: 全厂设备质量废品与回用品率;全厂设备故障率;全厂设备维修费用;设备备件库存;设备完好率。责任检修计划完成率;技改计划完成率;预防维修费用比例;装备专项工作计划。(3)工具科对工厂部分装备管理目标和过程目标负责: 全厂工装质量废品与回用品率;全厂工装故障率和故障强度;全厂工装

10、消耗费用;工装备件库存; 装备专项工作计划。(4)机修车间对部分装备管理目标和过程目标负责:维修制造工时; 设备保养上等率; 消耗成本; 责任检修计划完成率; 装备专项工作计划。(5)各车间对本车间装备管理目标和部分过程目标负责: 车间设备质量废品与回用品率; 车间设备故障率与故障强度;车间设备维修费用和工装消耗费用; 车间设备完好率。设备保养上等率(对操作人员); 设备与工装正确使用率(对操作人员); 责任检修计划完成率。预防维修工时比例。3、预防维修的推进(1)TPS 原理应用与推进;(2)推进操作人员的设备和工装的自主维护与改善活动;(3)以 493加工线设备和试车台架设备为重点建立设备

11、预防维修标准和制定设备大修计划。(4)通过技术、质量部门提供的过程数据的分析,推进设备Cmk评估,指导设备精度的预知性 维护;提高设备改进预防输入的准确性,提高改进成效。(5)建立设备故障分析制度,进一步提高设备预防性维护的针对性。(6)制定关键重要设备重大故障的应急计划,最大限度的降低停工风险。7)强化予检修计划执行的严肃性;细化设备各种维护的记录与设备验证,提高设备装备维护质量。8)加强装备使用、维护、保养的日常检查督促,强化操作人员的装备保养的养成性。(9)以493 加工线为重点,以493 曲轴线(包括热处理)、493 缸体线为突破口,建立预防性维 护制度。强行推进周六、周日和节假日等的

12、红班维修,车间红班维修工时达30%。(10)在控制维修成本下的全方位利用维修资源。(11)恢复开展设备液压油箱清洗过滤的预防维护工作。4、装备技术进步与装备保障一致性研究(1)通过曲轴连杆颈磨床 840D 系统改造、车拉或内铣数控改造、493 缸体缸孔精镗机床数控系 统升级与补偿功能恢复完善、工控机控制系统升级等项目的实施,推动数控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2)进行工位器具设计研究,提供物流保障和减少质量衰减;通过刀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刀具 图纸实物一致性的改进与质量控制,提高刀具保证能力和性价比,进一步控制和降低刀具消耗。完成 491 缸体三菱刀盘国产化与改进工作。(3)通过用8D方法解决多砂轮

13、磨床加工质量、缸盖座圈导管底孔加工质量、全厂清洗机清洗质 量等问题,培养设备和工装的技术分析和应用管理能力,( 4)建立以装备技术状况完好为基础的装备分析改进管理制度,加强改进方案和效果评估与改进 技术资料档案的控制,通过不断地检查、整改、考核,保证设备完好率。(5)通过过程Cmk评估与改进措施的实施,从本质上提高装备保障一致性。( 6)完成全厂工装台帐编制与图纸核对,有明细、储备定额、消耗定额、品牌与供货单位、制造 周期,保证图纸同实物一致。建立工装以旧换新制度,加强现场在用工装数量和状态的控制。(7)通过完善对设备技改方案的输入和实施的评审与验证制度及初期管理,改善装备保障水平和 管理水平。(8)建立设备在线检测仪表控制台帐,纳入计量体系,完善和控制设备的技术状况。5、装备资源管理与竞争对手分析(1)以493曲轴、493缸体、试车设备维修与管理为重点,通过数控与PLC自动控制专业培训、 测量与试验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