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5774015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天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天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天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天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考系B. 本场物理考试的时间是60分钟,“60分钟”指的是时刻C. 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km/h,“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D. 引入“质点”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立理想模型的思维方法【答案】D【解析】【详解】A.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研究物体运动的参考系,故A错误; B. 考试时间是60分钟中的“6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C. 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km/h指的是汽车瞬间的速度,故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D. 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是抓住主要因素,忽略

2、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故D正确。故选:D.2.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我们可以用坐标轴(x轴)来表达现在以陆羽广场中心为坐标原点,沿东西方向建立坐标轴,规定向西为正方向优优小朋友在游玩时,坐标轴上标明了她在不同时刻的坐标值,如图所示,上午九时在A位置,九时十分在B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九时,优优在广场中心东边2m处B. 九时,优优在广场中心西边4m处C. 九时十分,优优在广场中心东边4m处D. 九时十分,优优在广场中心西边2m处【答案】B【解析】【详解】A.由位置坐标的意义可知,A点在原点的西边4m处,故A错误,B正确;C.由坐标可知,B点在原点的东边2m处,故C错误,D错误。故选

3、:B3.晨练时,某人注意到路边的电线杆是等间距的,他便有意从A电线杆处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跑步,依次经过B、C电线杆经t时间到达B电线杆处,此时的速度为v,则他到达C电线杆处所用的时间和速度分别是( )A. ,2vB. ,C. 2t,2vD. 2t,【答案】B【解析】【详解】设电线杆间的距离为L,加速度为a,到达C电线杆处所用的时间为tB,速度为vB,则L=, 2L=,联立解得:tB=,vB=,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2018年10月13日,天门市举办了“半马”赛事,张杨和王菲两同事参加比赛某段时间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假设他们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并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

4、点,图中张杨对应的是直线、王菲对应的是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刻,王菲从后面追上了张杨B. 时刻,张杨和王菲的速度刚好相等C. 时刻,张杨的加速度大于王菲的加速度D. 0时间内,张杨的平均速度小于王菲的平均速度【答案】A【解析】【详解】AB.张扬和王菲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开始时,张扬的速度比王菲大,张扬在王菲的前方,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故在t1时刻王菲刚好从后面追上张扬,故A正确,B错误;C.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王菲的速度逐渐增大,张扬做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王菲的加速度大于张杨的加速度,故C错误;

5、D. 0时间内,张扬和王菲的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张杨的平均速度等于王菲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A【点睛】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根据这些知识分析5.有一辆玩具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s)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2(s)停下,其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B. 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C. 加速、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D. 加速、减速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2【答案】C【解

6、析】【详解】A.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为v0,则加速阶段的加速度a1=,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可知a1:a2=2t0:t0=2:1,则加速度之比为2:1,故A错误;B.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知,匀加速和匀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均为v0/2,即平均速度之比为1:1,故B错误;C. 根据x=t得,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时间之比为1:2,则位移之比为1:2,故C正确;D. 加速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v0,减速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为v0,大小之比为11,故D错误。故选:C6.在x轴上有甲、乙两质点同时从坐标原点沿x轴运动,甲的位置坐标满足x=t2-3t,乙的速度与时

7、间的关系满足v=2-3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B. 乙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C. 甲、乙开始运动时的方向相同D. 在t=1s时,甲、乙两质点的速度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B.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甲的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2m/s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乙的初速度为2m/s,加速度为-3m/s2,故A错误,B错误;C.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由AB选项可知,甲、乙开始运动时的方向相反,故C错误;D.根据可知,在t=1s时,甲的速度为-1m/s,乙的速度为-1m/s,甲、乙两质点的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7.一质点在同一直线上

8、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大小为3m/s,2s后末速度大小变为6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经过3s,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一定大于3m/sB. 经过3s,质点运动位移大小可能小于3mC.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5m/s2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一定小于5m/s2【答案】AD【解析】【详解】CD.2s后末速度大小可能为6m/s,也可能为-6m/s,根据加速度,加速度可能为1.5m/s2,也可能为-4.5m/s2。故C错误,D正确;A. 根据v=at,经过3s,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为4.5m/s,也可能为-13.5m/s,一定大于3m/s,故A正确;B.根据位移时间关系,代入数据可得位移可

9、能为15.75m,也可能为11.25m,都大于3m,故B错误;故选:AD8.甲、乙两球用一段轻细绳拴着,吴语同学手拿着甲球分别站在三楼阳台和四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甲、乙两球两次相继落地时不变的物理量是( )A. 速度平方之差B. 速度之差C. 位移之差D. 时间之差【答案】AC【解析】【详解】AB.设先后落地的小球速度分别为v1、v2,绳长为L。开始下落的高度不同,v1、v2不同,根据速度位移关系:,速度平方之差相同,故A正确,B错误;C. 甲、乙两球两次相继落地时位移之差等于绳长,保持不变,故C正确;D.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开始下落的高度不同,v1不同,时间之差不同,故D错

10、误。故选:AC【点睛】绳长一定,开始下落的高度不同,第一个落地小球的速度不同,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即可判断落地时间之差;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求速度平方之差是否相等。9.甲、乙、丙三辆汽车匀变速通过某路口时,已知汽车甲的速度是5m/s,加速度是1m/s2;汽车乙的速度是2m/s,加速度是5m/s2;汽车丙的速度是-4m/s,加速度是2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通过路口时,汽车甲最快,汽车丙最慢B. 通过路口时,汽车甲最快,汽车乙最慢C. 通过路口前1s时,汽车甲最快,汽车乙最慢D. 通过路口后1s时,汽车乙最快,汽车丙最慢【答案】BD【解析】【详解】AB.通过路口时,汽车甲的速度是5m/s

11、,汽车乙的速度是2m/s,汽车丙的速度是-4m/s,汽车甲最快,汽车乙最慢,故A错误,B正确;C.根据速度时间关系,通过路口前1s时,汽车甲的速度是4m/s,汽车乙的速度是-3m/s,汽车丙的速度是-6m/s,汽车丙最快,汽车乙最慢,故C错误;D. 通过路口后1s时,汽车甲的速度是6m/s,汽车乙的速度是7m/s,汽车丙的速度是-2m/s,汽车乙最快,汽车丙最慢,故D正确。故选:BD10.如图所示,在某特殊介质体中,甲、乙两球均从静止开始由x沿直线运动到y甲球一直以加速度a0运动,到达y时速度为v;乙球先以加速度a1运动,途中某点改以加速度a2运动,到达y点时的速度也为v若a1a2a0,则(

12、)A. 甲、乙两球有可能同时到达y点B. 最快到达y点的一定是甲球C. 若a1a0,则乙球一定先到达y点D. 若a1a0,则甲球一定先到达y点【答案】CD【解析】【详解】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若a1a0,如图,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甲t乙若a0a1,如上图,因为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相等,则t甲t乙通过图线作不出位移相等,速度相等,时间相等的图线,所以甲乙不能同时到达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点睛】分a1a0和a0a1两种情况分别作出速度时间图像,保证末速度相等,位移相等,即可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判断哪个先到达。二、实验题

13、 11.(1)我们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选择下列器材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是_缺少的是_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复写纸;弹簧测力计(2)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A、C间的位移为_cm;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m/s; (保留2位有效数值)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了,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 (1). 弹簧测力计; (2). 4-6V交流电源; (3)

14、. 1.40; (4). 0.43; (5). 偏小;【解析】【详解】(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因此不需要的器材是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需要用低压交流电源,缺少的是4-6V的交流电源。(2)由图可以读出,A、C间的位移为1.40cm;由图可以读出,A、D间的位移为2.60cm,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 根据,如果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了,周期变小,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三、计算题12.测试汽车性能时,可让汽车由静止出发,经过一段距离后沿100m长的平直路面做匀加速运动测得汽车通过该段路面用时10s,速度达到16m/s求汽车到达该段路面时的速度是多大?【答案】4m/s【解析】

15、【详解】设汽车到达该段路面时的速度为,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有:设末速度为,则有: 联立解得:=4m/s【点睛】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和速度时间关系列方程,联立即可求出汽车到达该段路面时的速度。13.动车进站时可视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王一雅同学在天门南站的站台4号车厢候车线处候车,她发现第2节车厢经过她时用了4s,动车停下时王一雅同学刚好在4号车厢的后门位置不计车厢间间隙,若动车一节车厢长24m,则该动车进站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可用根式表示)【答案】 【解析】【详解】将动车的运动逆向等效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进站时的加速度大小设为a,通过第3、4节车厢的时间为t,则: 第2、3、4节车厢通过时:两式相比解得:代入可得: 0.3m/s2【点睛】采用逆向思维,结合初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