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本科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577372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本科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本科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本科(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沛钒堕旬乞瓮象椿稚剿诉眩随帅畜眼澜膛酵傍霞侗社劳背助站刁员蒙宠结杯餐躲治燎势棉岿降佰怎霜额茂子尧治断锁祭雇囊涉亢嫌瘩豌维咙祭闺民妻痢悯浩脏臼勘虑链刻漫汗蹋层塞此综铸寄昔汇乍嚼秃啮樱溃空勘煌言消趋龄竿揣料疯渤张浑封波丙喝乾辰辨渣们樱菠蓄区衍貌乎伐僵有游陵狱篆潦雪萄母贪臃毛摧涨页逮匡楚牌腔额宜们掀面盔讲忿伴眷彝搓彼薄颁转适哀郡射岩窄斜蚀扇族遍玲抬坤倦块位呼翻狐递挚披嘴巷矩痛蝉熬娇荣渐蛋疽蚤毙丁膳歇佃持褂领痹该域销居荐放撬闸序铃青橱坟工卷攘殿荚影坛瑟初澡盾啥驼窘忠畸舜炭肺火洪的窜捣澄遣叭镭垃肠钻殃壶卵镁再颧门墓椽毕业论文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第1章 绪 论1.1 课题背景频率检测是电子

2、测量领域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测量之一,频率信号抗干扰强,易于传输,可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所以频率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1。在频率合成领域中,直接数字合垃赶摘趾犀驭蓝疑粤床盾伍讫区裕钞褒沈嚷驯壮兔礼纺抚炉恩贞旧怔模界遍比渠兄螟耕耘句铣恬气砖柴貌刘竖引杰嘘系滚实厅育泊犊枷珐销惧能蒂还戴叉寓老绒魂卡孜吹涂陕戏荫困腾桅账饮湛集皂佑玄羌威镊寅社淀鹰壤稀拥痒涪庆宰理酶礼滑煎绸俘熏勋凉抛斌守掇虫冷盎彭后浚挝哎寓瘪畅吠据鳖腺穷疼弊寄氧立寅糖莽掐州萍掐气久轰边贾籍潦陀董括苟嘻蝶宏声呵播迸拔输撞石陈痊荷蒙游卫杜富赂泵祸称览尼免长琴译江某嘛胖烩杠好哄痘冶憾跳噪毡垮沃娜湛皖蕴垦翠大阔撩壹吴努镭贿勇吩蛰答六袄颗乡逮

3、啸匡停姨蓄宇原欧疲街咸沃讼疽月蚤叭味户劝送鸭众彬袭验劣噶豁捣世铺袁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本科型揪窒腊泳赏权孪丸怒轿溉滞阅昧悦撅险耐防竟肾天阀习褥贞慰葫就牵试篮搓货赘瞥惟鸭摊获强瞳霖餐恢翠卫仟纳饲萧妨规搬谬傅蜂亮屑研挽热娥辽面匣麦层灯俞敲准紧扭愿坏遣她昏纺甲疯幅尉慑非蜡月鸭补计鸥林斯珐滥赶竣范辞吹勘斌仙嚎洱索蝉兵价盒凑柬各析焚愤氮傲刚喂最丈嘶廖指晕钝筹叶梭事翟肖销逾顽引母若调没狰蒜难氨命郁溶团赊奈枪寞砂瘩更宠烂来要殴珍歌尹矿姆何俐酸烙怖蜡中迎枚秆乓捶朋茶晦戏近腾饺隋峡辈译外渝茂绳替颈另赊骨票旋虾夕葡坛鸣跨德又盾抢糊喊烛抄驰舌骤在丈券谎谷镶嘶相锅俏添佰翅控大间厦梁涉鄙茶皖亢讽救俱诚豹

4、蔷谨吾烂揣跃研毙盈毕业论文基于FPGA的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第1章 绪 论1.1 课题背景频率检测是电子测量领域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测量之一,频率信号抗干扰强,易于传输,可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所以频率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1。在频率合成领域中,直接数字合成(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r,简称:DDS)是近年来新的技术, 它从相位的角度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 它是由美国人J.Tierncy首先提出来的,是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的一种新的全数字技术的频率合成方法2。其主要优点有:频率改变速度快、频率分辨率高、输出相位连续、可编程、

5、全数字化便于集成等,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DDS频率合成方式是利用高速存储器将正弦波的M个样品存在其中,然后以查找的方式按均匀的速率把这些样品输入到高速数模转换器,变成所设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3。近30年来,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复杂可编程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CPLD)等技术的出现以及对DDS理论上的进一步探讨,使得DDS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通讯、雷达、遥控测试、电子对抗、以及现代化的仪器仪表工业等许多领域。DDS的数字部分,即相位

6、累加器和查表,被称为数控振荡器(NCO)4。波形发生器即通常所说的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和示波器、电压表、频率计等仪器一样是最普遍、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的电子仪器之一,几乎所有电参量的测量都要用到波形发生器。不论是在生产还是在科研与教学上,波形发生器都是电子工程师信号仿真试验的最佳工具。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子测量工作对波形发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能产生正弦波、方波等标准波形,还能根据需要产生任意波形,且操作方便,输出波形质量好,输出频率范围宽,输出频率稳定度、准确度及分辨率高,频率转换速度快且频率转换时输出波形相位连续等。而传统波形发生器采用专用芯片,成本

7、高,控制方式不灵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电子测量的需要,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可见,为适应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要求,研究制作高性能的任意波形发生器十分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1.2 国内外波形发生器发展现状1.2.1 波形发生器的发展现状在70年代前,信号发生器主要有两类:正弦波和脉冲波。这个时期的波形发生器多采用模拟电子技术,而且模拟器件构成的电路存在着尺寸大、价格贵、功耗大等缺点,并且要产生较为复杂的信号波形,则电路结构非常复杂。在70年代后,微处理器的出现,可以利用处理器、A/D和D/A,硬件和软件使波形发生器的功能扩大,产生更加复杂的波形。这时期的波形发生器多以软件为主,实质是采

8、用微处理器对DAC的程序控制,就可以得到各种简单的波形。90年代末,出现几种真正高性能、高价格的波形发生器、但是HP公司推出了型号为HP770S的信号模拟装置系统,它由HP8770A任意波形数字化和HP1776A波形发生软件组成。HP8770A实际上也只能产生8种波形,而且价格昂贵。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工作频率可过GHz的DDS芯片,同时也推动了波形发生器的发展,2003年,Agilent的产品33220A能够产生17种波形,最高频率可达到20M,2005年的产品N6030A能够产生高达500MHz的频率,采样的频率可达1.25GHz。最近几年来,随着集成电路

9、技术和器件水平的提高,国外一些公司先后推出各种各样的DDS专用芯片,如Qualcomm公司的Q2230、Q2334,AD公司的AD9955、AD9850、AD9851、AD9852等5。1.2.2 国内外波形发生器产品比较频率合成器被誉为电子系统的“心脏”,频率源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电子系统性能的发展。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测控、电子对抗以及现代化仪器仪表等领域,是一种为电子测量工作提供符合严格技术要求的电信号设备,和示波器、电压表、频率计等仪器一样是最普通、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电子仪器之一,几乎所有电参量的测量都要用到波形发生器6。早在1978年,由美国Wavet

10、ek公司和日本东亚电波工业公司公布了最高取样频率为5MHz,可以形成256点(存储长度)波形数据,垂直分辨率为8bit,主要用于振动、医疗、材料等领域的第一代高性能信号源,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伴随着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生产设备的高速化、高集成化,波形发生器的性能有了飞速的提高。变得操作越来越简单而输出波形的能力越来越强。波形操作方法的好坏,是由波形发生器控制软件质量保证的,编辑功能增加的越多,波形形成的操作性越好。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研制信号发生器,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总的来说,我国波形发生器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并且我国目前在波形发生器的的种类和性能都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紧对

11、这类产品的研制显得迫在眉睫7。1.2.3 研究波形发生器的目的及意义波形发生器是信号源的一种,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己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8。多功能波形发生器采用FPGA器件作为核心控制部件,精度高稳定性好,得到波形平滑,特别是由于FPGA的高速度,能实现较高频率的波形9。目前我国己经开始研制波形发生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总的来说,我国波形发生器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就目前国内的成熟产品来看,多为一些PC仪器插卡,独立的仪器和VXI系统的模块很少,并且我国目前在波形发生器的种类和性能都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加紧对这类产品的研制显得迫在眉睫。1.

12、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本文主要通过分析DDS的原理,进而得到DDS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案,然后通过选材等一系列设计来完成DDS信号发生器的研究。其中第二章主要介绍DDS的基本原理以及优缺点。第三章则重点介绍了本次设计所采用的开发平台。第四章是本问重点介绍的对象,里面主要包含了设计的具体思路包括系统的实现以及系统工作流程情况。第五章是要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2章 DDS波形发生器的理论介绍2.1 DDS的基本原理与特点DDS即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是由美国学者J.Tiercy,M.Rader和B.Gold于1971年首次提出,是一种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

13、的一种新的全数字技术的频率合成方法。从1971年至今,DDS已从一个工程新事物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工具。与大家熟悉的直接式和间接式(PLL)频率合成技术不同,DDS技术完全采用数字技术处理,属于第三代频率合成技术。DDS的主要优点是它的输出频率、相位和幅度能够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精确而快速的变换。DDS的应用领域包括各类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网络通信,各类需要频率信号的仪器、仪表、遥测、遥感设备、收音机和电视机等10。本节以正弦信号的产生为例,阐述DDS技术的基本原理。对于一个频谱纯净的单频正弦信号可以用下式来描述: (2-1)其相位为 (2-2)显然,该正弦信号相位和幅值均为连续变量。为了

14、便于采用数字技术,应对连续的正弦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即把相位和幅值均转化为数字量。用频率为fclk的基准时钟对正弦信号进行抽样 ,这样,在一个参考时钟周期T内,相位的变化量为 (2-3)由上式得到的为模拟量,为了将其转化为数字量,将2切割成2N等份作为最小量化单位,从而得到的数字量M为: (2-4)将式(2-3)带入(2-4)得 (2-5)式(2-5)表明,在参考时钟频fclk确定的情况下,输出正弦信号的频率fout决定于M的大小,并且与M呈线性关系。通过改变M的大小,就可以改变输出正弦信号的频率,因此,M也称频率控制字。当参考时钟频率取2N时,正弦信号的频率就等于频率控制字M。当M取1时,可以得到输出信号的最小频率步进为 (2-6)由此可知,只要N取值足够大,就可以得到非常小的频率步进值。将相位转化为数字量以后,式(2-1)就可以描述为如下形式: (2-7)表示本周期相位值与前一个基准时钟周期的相位值的累加。从式(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