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粮仓的仓型特点分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5749635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粮仓的仓型特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下粮仓的仓型特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下粮仓的仓型特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粮仓的仓型特点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下粮仓的仓型特点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地下仓储粮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着重阐述了地下仓的仓型和储粮的特点,以及地下仓的施工方法和适用范围等。地下仓是绿色储粮的理想仓型,在提倡绿色环保节能的今天,地下仓的储粮条件将会更好的发挥出它的良好性能。我国利用地下空间储存粮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地下仓与房式仓、立筒仓、浅圆仓等仓型相比具有许多特殊优点。 地下仓具有低温、低氧、隔热、防潮、密闭、易管理、粮食进出仓适合机械化作业等优势性 能,是最适合长期储存储备粮的好仓型,是一种既经济又绿色环保的储粮仓型。关键词:仓型特点储粮优势绿色储粮根据中国近五十年来大量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考证,中国原始农业启蒙于旧石器时代晚 期

2、,发展于新时期时代。而粮食的储藏是农业栽培的继续,储藏技术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进入新时期时代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粮食出现了剩余,才逐渐由粮食加工发展到储藏。而粮仓是粮食储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地下粮仓的历史地下粮仓是从地下窑发展起来的。从汉代在北方地区开始采用,到隋唐时期有了很大发展,地下仓的形状主要有方仓和圆仓两种。河南洛阳曾发掘过汉代及隋唐时期的地下方仓及地下圆仓,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隋唐时期的含嘉仓,仓区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50米,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共有地下圆仓259个,仓型是口大底小,大的口径达18米,小者口径为 8米,仓深最大为10米,

3、最浅为6米。仓身的结构非常讲究,土坑挖好后,先用柴火将四 壁烧烤,以干燥土壁,然后再铺上草束、木板、苇席、谷糠等多种隔热防潮材料,以确保储 粮安全;仓群规模宏大,仓体结构完善,说明当时的建仓技术已相当高。解放初期,我省多利用民房或祠堂庙宇储粮,其规模小,条件差,之后相应建设了一定数量的粮食仓库,但绝大多数是砖木结构的房式仓,远不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当时,为解决长期安全储粮和备战、备荒的需要,急需研究一种既适合于战备,又适合于长期储存 的粮食仓型。六、七十年代为了适应战备的需要,我国建造了一批地下粮仓。自那时以后一些地方和有关科研设计部门就没有停止过对地下粮仓的设计、建造和储粮管理等方面的研

4、究和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地下粮仓的建设和储粮管理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技术水平日趋成熟。地下粮仓建设成本低,占地少,储藏成本低,无需熏蒸、无污染、少损失。同时地下粮 仓具有隐蔽、坚固、防火、避光、密闭低温等优点。目前地下粮仓的主要仓型是 喇叭型地下圆仓散装和山洞式地下仓袋装为主。二、地下粮仓的仓型特点我国作为储粮大国,在新型仓储结构形式的研究与开发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世纪末,我国专家对多种仓型进行试验研究和讨论后确定喇叭形地下仓是一种结构稳定、设计合理、 能够充分利用土体自稳能力的先进仓型,一般是地下水位较低的黄土和黏性土地区优越的储粮仓型,并被确定为地下粮仓的主要仓型,在国家各粮食储备库

5、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地下粮仓地下仓多采用喇叭形上大下小,顶部呈拱状弧形,一般由仓顶、仓体、仓底组成。因现有 地下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建仓易受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仓容量小、占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不高。地下粮仓是一种全埋于地下的建筑结构,与地上仓的受力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设计时需要考虑土对仓壁的环向压力和地下水的压力,在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区仓壁的抗渗透性也是目前地下粮仓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题。针对地下仓储结构的受力特点,结合地上仓储结构常用仓型,以研发出一些新型的地下粮仓。地下圆形粮仓是充分利用现有地下储粮的优势,而研究开发的一种地下储粮新仓型,具有仓容量大,机械化程度高,建仓受地形地

6、貌影响较小的特点。地下矩形筒围仓,即由数个小仓围合而成的大、 小仓组合的群仓。将此种仓型放入地 下,仓顶部设有进粮口,进出粮作业由吸粮机完成地下矩形筒围仓吸纳了现有地下仓在绿色 储粮、环保节能等方面的优点, 地下矩形筒围仓能够实现少占地,综合利用土地的目的同时,该种仓型不受地形地貌限制、不占用土地、机械化程度高、隐蔽性强、抗震性能好。地下筒 围仓具有很好的空间整体作用,抗侧刚度较大,能够减少地形地貌的限制, 此外,地下矩形筒围仓又能够实现粮仓退郊近市,将粮仓、粮食储备库乃至加工厂建在地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既可隐蔽,又可实现绿色储粮, 地表上种植树木进行绿化可设置为城市广场或者城市 公园,提高

7、了土地的使用率。一旦遭遇地震或外部打击,城市内部可随时调用粮食,确保大中城市在特殊时期的粮食安全;同时,由于其中间为大空间,从而可以提高储粮效率, 利于实现机械化作业。地下粮仓顶部有一定厚度的防护层,地下仓抗震能力非常好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早期核辐射。地下粮仓隐埋于地下,目标比较小。 因此,在地震和现代化战争中地下 粮仓的防护能力优于其它仓型,最适合储存战备粮和长期储存粮 三、地下粮仓的储粮优点新型地下粮仓仓顶、仓底各有进、出口,地下仓粮食出入库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入粮时, 粮食通过输送机、震动筛、风机等过筛除杂后从上方仓口直接入仓,并在仓口安装布料器, 减轻粮食的自动分级现象。 粮食出库时,粮

8、食可从地下仓底部仓口自流出粮,也可从上部用吸粮机吸出,经输送机散粮直接装车或经自动包装磅打标准包装车。由于地下粮仓采用的是粮食散入、散出方式,因此可很好地适应当前粮食散装散运的物流发展方向及粮食“四散” 发展方向。地下仓与房式仓、立筒仓 、浅圆仓等仓型相比具有特殊优点。按存粮期限对比,房式仓、立筒仓、浅圆仓等仓型储存期短,地下仓储存期长,可节约粮食轮换费用。地下仓储粮便于日常管理,节约人力、物力,管理费用低,经济效益好。只要把好粮食入库质量关,储存的粮食既不需要进行机械通风,也不需要进行环流熏蒸,利用电子计算机测控系统进行监测,能够保证粮食的安全储存。地下仓具有低温、低氧、隔热、防潮、密闭、易

9、管理等优越性能。是一种 既经济又绿色环保的储粮仓型,适宜于长期安全储藏粮食。地下仓粮温较低,变化幅度小, 可有效延缓粮食陈化速度,长期保持储粮品质。地下仓的低温、低氧条件,能够有效地抑制虫霉的生长、繁殖,减少害虫对储粮的危害。地下仓的含氧量一般在5%15%以下,随着密闭时间的延长,氧含量还会进一步降低。 对一批粮食进行一次杀虫处理,可保持长期无虫,不发生重复感染。地下仓可以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熏蒸,可减轻化学药剂对粮食的污染。在提倡绿色环保节能的今天, 地下仓的储粮条件越来越发挥出它的良好性能。粮食是个生命体,地下仓库温差小,长年保持在13c 19C,粮食的呼吸作用微弱,养分消耗少,地下仓密闭性

10、能好,不易受外界温湿的影响,使粮食品质劣变缓慢;由于仓温低,比较干燥,微生物 受到抑制,因此粮食在地下仓储存品质不易劣。我国利用地下空间储存粮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地下仓与房式仓、 立筒仓、浅圆仓等仓型相比具有许多特殊优点。根据多年来的储粮情况总结,我们认为地下仓具有低温、低氧、 隔热、防潮、密闭、易管理、粮食进出仓适合机械化作业等优势性能,是最适合长期储存粮 食的好仓型,是一种既经济又绿色环保的储粮仓型。在提倡绿色环保节能的当今,地下仓的储粮条件将会更好的发挥出它的良好性能。另外,由于地下仓占用土地较少,可以不占和少占良田,节约土地资源。在当代我国土地紧张,能源紧张,全国上下提倡节约土地、节约能 源的优势下,充分利用地下仓储粮具有很大的意义。 1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