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管理学】浅析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_人力资源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574836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管理学】浅析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_人力资源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文档-管理学】浅析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_人力资源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文档-管理学】浅析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_人力资源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文档-管理学】浅析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_人力资源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文档-管理学】浅析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_人力资源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管理学】浅析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_人力资源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管理学】浅析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_人力资源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浅析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0:26:17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才 流失 原因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的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中小企业在人才资源管理方面的劣势显得非常突出,人才流动频繁。企业虽用一些丰厚的条件来吸引人才,却不能

2、在较长时间里留住人才。本文着重分析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希望从原因分析中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自然资源和资本的优势不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而拥有技能知识或经营管理的人才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曾经有人提出:人是企业中唯一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这种理论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也得到许多民营中小企业家的认同。 近几的来,国家陆续出台有利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包括在企业开办、土地使用、上市融资、进出口等方面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的

3、待遇,使大家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一个更民主、更公平的环境下进行竞争。处在这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下,民营企业呈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势头。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个瓶颈,即人才的制约。然而当前,许多民营中小企业却很难吸引留住一些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人才的流失成为了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对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原因作探索,以供参考。 民营中小企业留不住人才,存在着许多因素,如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法律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人们对民营企业还存在着偏见等等,但综观全局,企业留不住人才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 一、企业经营不规范,分配认识上存在误区 民营企业

4、是在国家政策的夹缝中发展起来的。在创业的初期,即原始资本积累期,由于资本有限,加上企业老板只重视资本积累,而忽视分配,尽可能地想降低人力成本,所以往往不能满足到民营企业工作的人才的工资要求。在招聘人员时,一些企业往往以优厚的工资待遇,良好的工作条件来吸引人才,许多人才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带着一腔热情纷纷加盟,但当他们到了企业后,企业不能或不完全能兑现原有的承诺。民营中小企业虽然也涨工资,但涨幅经常低于同行甚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他们忽略了员工会将“自己”与“他人”(原来的同学、同事或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著名的公平理论,这

5、种激励理论主要讨论报酬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该理论指出人们将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来判断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将“自己”与“他人”相比较和将“自己”的目前与过去相比较,从而得出自己报酬是否合理,若觉得不公平的,低于他人的,可能会要求增加报酬,或者自动地减少投入以便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或者选择离职。民营企业家们对这一现象不予重视,反而认为你现在人才多的是,随便找都能找得到,工资也不用太高。殊不知这一现象导致了:企业不但没省钱,反而加大了人力资本损耗,使人力资本的使用成本上升;使企业正常得生产经营次序难以维系,不仅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而且有损企业的形象。 随着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即结构调整后

6、,许多企业成立了股份制公司,资本也变得雄厚了,员工的工资待遇也涨了不少,但企业老板只知道分配给人才可观的薪酬,而忽视了人才其他需求。他们认为,员工的积极性背后有一经济动机,给予工人一定量的工资激励,会引导工人努力工作,服从指挥,接受管理。如果能够增加工资的话,又有三种情况,或者达到员工的期望值,或者达不到,或者超过。如达不到,当然效率下降,如果达到而没有超过,将会使员工产生理所当然的心态,充其量只能维持当前工作水平,如果超过,则会使员工更加努力工作,但同时也产生了更高的期望值。这样就导致一个循环,企业陷入了只能不断扩大盈利的地步,一旦盈利降低,后果可想而知。二、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大多数民营企

7、业尤其是一些家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这也是民营企业难以吸引、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许多老板非常迷惑:我给的待遇也不低,而且还经常给员工加工资,为什么还留不住人才?其实他们缺乏的是吸引人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错,高薪的确能激励人,但更让人心悦诚服地长期为企业奉献智慧的,是高尚的企业理念。 有些企业家认为,我做企业就是为了赚钱,赚钱就是我的企业文化,怎么用最少的成本创造更大的利润就怎么来。纯粹与金钱挂钩,会使员工心中认定与企业的关系是纯契约关系,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当有其他变化时,如其它企业提供更高的薪水

8、,职工将义无反顾地去投奔。而且,即使企业能够不断地增长工资,依然不能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当工资高到一定时候,其对员工的意义就会下降,举例说,员工的工资由一千元增长到两千元,这多出来的一千元对员工意义极大,而当工资由两千涨到三千时,这一千就不如前面的一千重要,而三千变四千,这一千意义就小多了。虽然增长数额是一样,但在职工心目中的价值却呈曲线。更何况,出于某种心理因素,领导者对于员工工资的增长往往会越来越小心,这样怎能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呢。在梅奥教授所著的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中,提出了与从前以金钱作为唯一激励手段大相径庭的理论:以前的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霍桑实验

9、证明,人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成员,因此,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还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去努力。以前的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霍桑实验证明了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及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前的管理把物质刺激作为唯一的激励手段,而霍桑实验发现工人所要满足的需要中,金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需要是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和归属感。因此新型的领导者应能提高职工的满足感,善于倾听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有些企业家常常把一些不能说出口的理念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加入企业文化中,使员工心中由此而留下

10、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这实在是无益事业的发展。要知道,人性最深层还是渴望阳光的照射,一个成功的老板在营造企业文化是,更多的时候应该强调“正面的东西,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有凝聚力。 还有一些企业家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包装,就像糖果外面的包装纸一样,弄得花花绿绿的,只是为了好看,为了吸引人,或者干脆就是完全出于老板本人的个人好恶。至于实际内容却并不十分在意,而且企业文化经常随着潮流更新,隔天换换,完全把企业文化建设成了“作秀”,成了一个写在墙上的空洞口号,只是一个供人观赏的“花瓶”。在企业内部并没有真正建设企业文化,更谈不上形成真正的“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风气,“惜才”、“爱才”只不过是表面上的文章

11、。员工会觉得非常无聊、空虚,“道不同,不相与谋”产生了离心力。 三、企业任人唯亲,“家族式”人才管理制度,导致人才“四面楚歌” 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由于成本和诚信的原因,很多关键岗位的人员都由家族人员担任,据不完全调查,约90%得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在家庭成员得手中,中高层管理人员约40%左右是朋友或家庭成员。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得规模时,仍跳不出“近亲繁殖”的陈规,企业的人事管理仍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武断决策阶段,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进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家族式的人才管理制度会造成三种不利影响:(1)“自己人”的文化层次不高,缺乏现代管理的知识和管理思想,对

12、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了解甚少,有些在专业上甚至一窍不通,可仗着自己是老板的亲戚,指手划脚,造成管理混乱,人心惶惶。(2)使整个企业内部的成员关系复杂化,庸俗化,形成企业内的非生产性耗费,不便于进行科学化地管理和指挥。(3)它容易导致人员配置不合理。某些岗位被占用,造成岗位“稀缺”。阻碍企业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进入,而“自己人”的素质又不高,不适应专业化的工作得要求,造成低质量,低效益,严重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员工会深深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选择跳槽。因为这样的企业是“唯亲而举”,不是“唯贤而举”。四、企业对人才的“占有欲”强,导致企业“恶名远扬” 民营企业往往对人才期望很高,并且急功近利

13、,对人才“敲骨吸髓”,恨不得让员工一天24小时为他工作。许多民营企业老板认为我聘用了你,你就是我的,我让你干啥就干啥。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工作时间上无休止,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经常性要加班,而且没有任何加班工资,美其名曰我发的是年薪,年薪中已包括了加班工资。二是工作范围上无界限。在很多民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人员配置严重不足,负责整个企业的清洁卫生工作。三是只知道对人才的使用,而不对人才进行培养、充电,不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有些企业老板恨不得把员工劈成两半来使用,直至榨干了为止。笔者有个朋友曾在国内一著名的民营企业工作,一次听说他当上了部门经理,打电话表示祝贺,恭喜其成为了企业的骨干,谁知他说“

14、你知道我们公司的人怎么解释 骨干二字吗?骨干 骨干骨头榨干了还得干。”后来这个朋友还是放弃了在这个公司的高薪,选择了离职,说这不是人呆的地方。企业对用人的短视,对人才的占有欲,导致员工对企业寒了心,也影响了企业的声誉,这也是不能吸引、保留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民营企业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迅速加剧。人才也已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谁拥有并且利用好最优秀的人才,谁就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营企业要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人才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自

15、身企业人才流动的原因,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策略,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从而使民营企业实现更高层次的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赵曙明、成思危,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韩经伦、钟耕深,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的人才陷阱与出路,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2000年第8期。 3胡震,管理学十日读企业管理出版社 4关淑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5王琪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 6皮特斯T ,第六项修炼,延边人民出版社 7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1、2、3期 8刘金星,民营企业管理锦囊68西苑出版社 9夫子水淘三国,京华出版社 11李华刚民营企业为何难长大,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工艺与装备设计的基本要求必须牢牢树立质量、生产、经济三大观念。质量观念:药品用于防病、治病,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伪劣药品直接危及用药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我国政府非常关注药品的质量,而质量的优劣首先是设计,之后是生产出来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第一应当关心的是工艺与装置设计能否确保投产后药品的生产质量,诸如洁净室的设置、 据悉,通过推动地方立法或党政制定下发文件,提供机制和法律保障,是各地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共同“法宝”。目前,全国有13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名义下发文件,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