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报告会上的致词活动庆典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574586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报告会上的致词活动庆典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报告会上的致词活动庆典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报告会上的致词活动庆典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报告会上的致词活动庆典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报告会上的致词活动庆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报告会上的致词活动庆典(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报告会上的致词 - 活动庆典 -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在XX五百六十万人民以实际行动喜迎自己的盛大节日-中国(XX)第四届绿色食品博览会暨观鹤节之际,今天,作为此届绿博会和观鹤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代表中国(XX)第四届绿博会组委会,向前来参加“高峰论坛”的国家统计局原局长、中国生产力学会原会长张塞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秦宣仁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文良教授,省级老领导王海彦同志以及省生产力学会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多年来给予XX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XX市

2、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贯穿境内的嫩江是我国未污染的两条内河之一,土肥水美,气候适宜,生态环境优越,具有发展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是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进入新世纪,我市把绿色经济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举全市之力加快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通过举办绿博会,全市明确了“打绿色品牌,走特色之路”发展方向,积极倡导绿色观念,引导绿色消费,开拓绿色市场,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健康、合作、发展”的主题已经深入人心,为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为人类健康、文明和进步树立了自己的一面旗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全面推进绿色产业升级,打造绿色品牌。目前,我市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已有84种

3、,初步形成了粮油、糖酒、淀粉、蔬菜、乳肉蛋、畜禽等十几个绿色食品产业系列,发展速度和水平稳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名列前茅;所属各县(市)区已获得14个“中国绿色食品特产之乡”称号;特别是2022年,我市荣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桂冠,为XX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创造了新的优势。会展经济健康发展,为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搭建了平台。成功举办了三届绿博会,吸引了大量中外客商在齐投资兴业,使一大批项目落户XX。仅去年即达成合作项目411项,协议引资139.43亿元,XX市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步伐。城市品牌建设得到了有效的整合。“生态市、园林城”“绿色食品之都”、“中国装备工业基地”

4、、“生态旅游之乡”城市发展目标和品牌建设,依托资优势,依托招商引资,得到了协调发展和重点突破,大大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使XX的城市品牌更具特色,也更坚定了全市人民加速实现宏伟目标的信心。XX是世界珍禽丹顶鹤的故乡,扎龙国家级保护区幅员21万公顷,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国内外鸟类专家和游客爱鹤、赏鹤的胜地。“中国大湿地,世界鹤家乡”,“中国XX”亦是我们倾情打造的城市品牌。我市已连续举办了11届观鹤节,今年第四届绿博会同时举办XX第十二届观鹤节。这是我们XX举办会展的一大特色,也是一大优势。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XX市的发展也一定能像丹顶鹤一样,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指导

5、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我们始终把理论文化建设作为举办绿博会和观鹤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年年都举办理论研讨会、学术讲座,为绿博会和观鹤节提供理论支持。今天,在省生产力学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共同举办了具有较高水平的“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并且邀请到了国内着名的专家学者张塞先生、秦宣仁先生和吴文良先生。我们相信,三位先生的讲学,必将对我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理论素养,开阔视野,掌握宏观经济形势,进而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和领导水平,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为我市的绿博会和观鹤节举办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武器和智力支持。我们真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为XX市的发展留下宝贵意见。希望我市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真正理解好、消化好、贯彻好专家学者们的讲课内容和精神实质,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最后,预祝这次“绿色生产力高峰论坛”圆满成功!祝愿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在齐期间工作顺利,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谢谢!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