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自我伤害之成因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574377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青少年自我伤害之成因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青少年自我伤害之成因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青少年自我伤害之成因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青少年自我伤害之成因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青少年自我伤害之成因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青少年自我伤害之成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青少年自我伤害之成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青少年自我伤害之成因及其防制策略壹. 前言 何谓自我伤害?是自杀吗?一个自杀案件会影响了多少人?近年来因社会的重大灾难如:921大地震、美国的911恐怖攻击事件、以及全球SARS疫情,均使得国人的自我伤害事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各种危机中,以自杀死亡的危机对于校园师生的影响最大,也最深远。因此,本文将讨论影响青少年自我伤害事件之成因及其防制策略,进一步提出危机处理策略。貳. 青少年自我伤害的定义与种类所谓的自我伤害乃包括了自我伤害企图;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想要伤害自己,而此一企图以行为表现出来时(如割腕、跳楼或厌食等),称之为自我伤害行为。(教育部,民84;张德聪,民86) 这种行为的严重度

2、不一,轻者如不停的拔头发、以头撞墙等;重者如服毒、悬梁或举枪自尽等。一般而言,成年人常认为孩子们不能真正了解或能够清楚地预测行为后果。因此,有许多孩子们自我伤害行为被归类为意外事件。事实上,孩子们的自我伤害行为事件数远比一般调查出来的统计资料高出许多。其行为种类可归纳如下:(一) 自杀【Suicide】: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与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二) 意识自杀【尝试自杀,Attempted Suicide 】: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与手段企图(尝试)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并未成功。有关自杀与意识自杀部分,其又分为以下几种概念:1. 慢性自杀:指人以一种导向死亡的行为来伤害自己的生命,如吸毒、酗酒。2.

3、 轻忽性自杀:个人忽略了行为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如过度节食、在禁区游泳等。3. 下意识自杀:个人从事危险性极高的行为,虽个人否认有其自杀的意图,但其行为却可能带来自我毁灭的后果,如闯红灯、酒后驾车等。4. 终止性自杀:指个人在难以忍受的痛苦后,在理性抉择下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解决痛苦。5. 心理性自杀:导源于精神疾病的异常。6. 局部自杀:指个人自残身体的某一部分,如为逃避兵役而自残身体。7. 自动化自杀:当个人在严重的压力下,常以酒精或药物来纾解压力,而最后导致意料中的死亡。8. 意外的死亡:因轻忽数据错误或时间上的误差(估算错误)所造成的死亡。9. 存在性自杀:个人因感到生命无意义而自杀。10

4、. 被谋杀的自杀:个人觉得自杀是懦弱的行为,乃激怒别人杀他。11. 自杀威胁:以行动或口头威胁要自杀,但未采取致命的行动。12. 自杀想法:有自杀的念头。13. 测验性自杀:在心理测验上,显示有自杀的倾向。(三) 自我伤害【Self-destruction;Self-damage】:广义的自我伤害包括自杀、企图自杀,以及以任何方式伤害自己身心健康的行为。狭义的自我伤害仅指称以任何方式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但该个体并没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清楚意愿,这类的行为如重复地拔自己的头发、以头撞墙、咬伤自己、伤害自己等。(四) 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有意的伤害他人的行为,致使他人受

5、伤的行为。伤害的程度从致对方于死地、危及生命、有重大的伤害必须送医治疗,到可以自行照顾的轻度身心障碍都有可能,这类的行为往往让行为者自己也陷入不利的状态。例如情杀而后自杀。有关攻击行为可由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破坏或攻击行为、不合法或不守秩序的行为、人际关系问题、行为问题、情绪问题。五 忧郁反应【Depressive reaction 】:忧郁是种低落的、沮丧的、伤心的情绪感觉,在认知或思考上出现没有希望、我有罪恶感的想法,行为上表现出突然异忽寻常的行为、滥用酒精或药物、攻击他人等行为。其可能有的症状为:自我价值降低、无助、退缩、忧愁(教育部,民84;张德聪,民86)。参、青少年自我伤害的影响及

6、防治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自杀了,那么受影响的绝对不只有他自己。当有学生自杀了,第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要自杀?第二个问题是:谁要为他的死负责?第三个问题是:他的死影响了谁?第四个问题是:是不是老师做错了什么?由于自我伤害具有传染力,其影响的层面既广且深,有些影响甚至在数年后才发生,因此如何预防及处理是极其重要的。肆、青少年自我伤害的原因从许多有关自我伤害的研究中,如Berman和Jobes于1991年指出:造成自我伤害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互相影响所导致(引自赵达民,民82)。人们以为的自我伤害原因,往往只是事态严重的导火线或是较为明显的因素,而其真正的成因早已种下,以下乃综合各研究,归

7、纳出造成自我伤害的可能因素(赵达民,民82,教育部,民84;吴志祥,民84;卢民志,民84;王雅玄,民85;江佩真,民85;张德聪,民86;陈婉玲、李懿瑶,民88、朱开玉,民88)。(一)家庭因素:1. 父母亲婚姻失调、家庭破碎或父母管教失当,令青少年无法面对家变后的事实,终至以自我伤害来逃避。2. 如果有家人患精神疾病或生理方面的慢性疾病时对于青少年的身心亦造成极大的负担,易使青少年有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3. 家庭暴力、虐待、性骚扰及性暴力等,易造成青少年人格及成长上的阴影或偏差,甚至对于自身的存在产生怀疑,乃有自我伤害的行为。4. 其它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型态(家庭中的组成成员和人数等)、

8、家庭社经地位及家庭气氛等,皆可能会影响青少年日后的人格发展及其人生观之形成。5. 家人有自杀的行为(二)学校因素:课业表现、功课压力、师生关系及学校生活的适应等,是校园中青少年最常遭遇的问题。尤其是今日台湾的教育,以成就取向为主导,青少年的升学压力大,致使青少年对学习缺乏兴趣;加上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造成许多青少年的挫折忍受力极低,又有父母殷勤的期望等,在诸多因素的互动下,近年来在校园中青少年的自我伤害事件层出不穷。(三)同侪朋友的因素:在青少年的生活中,随年龄的增长,同侪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当青少年的家庭有较多的困境,而同侪关系又不良时,易造成青少年的孤立与疏离感,一旦问题或挫折产生时易促长青

9、少年自我伤害的意念。1.人际关系欠佳,沟通技巧不足,易使青少年不被同侪认同,而缺乏归属感。同时,亦使青少年缺乏倾诉及模仿的对象,而成为同侪团体中的异乡人。2.受到不良朋友的威胁、敲诈,又不敢跟别人说,而造成青少年不能负荷之压力。3.与亲密朋友争吵或分手,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伤心、赌气或报复的心态,皆有可能使青少年做出自我伤害的行为。4.同侪团体不当的次级文化,如青少年帮派的刺青、滴血为盟等行径,皆是青少年为争取同侪的认同与信赖,而采取的自我伤害行为。(四)社会文化因素:社会中的种种现象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青少年,同时社会的变迁与压力亦带给青少年不当成长上的困扰。新旧文化的冲突,造成青少年价值观混淆

10、,缺乏明确的行为规准,而对大环境产生莫名的恐惧,使青少年不知何去何从。又加上大众传播媒体的渲染,更使一些负面的社会事件,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甚而成为青少年仿效之对象,如自杀事件之模仿。(五)个人因素:青少年自我伤害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自己。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面项:1.性格因素:对自我要求极高、挫折容忍度又低的人,往往产生表里不一致的认知冲突,而个人本身又无力面对此一冲突和挫折时便容易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又如具有攻击性格的人;任性、易冲动的人;自我分化(人我分化)程度较低的人;表达性较差,无法表达自我的意见和看法的人;不易接纳他人看法的人;及常想控制他人的人等等都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其它如

11、缺乏自信、不善处理自己的问题和情绪的人;问题解决能力不足、遇事容易逃避的人;过度敏感,易受外在环境暗示的人;也都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2.生理因素:罹患精神性疾病(尤是忧郁症)或慢性疾病,久治不愈,又无有效的资源可协助时易促成青少年绝望的念头,最后选择自我伤害的途径来解决一切。3.药物与酒精的滥用:有时青少年企图或遂行自我伤害,是受药物或酒精的影响。过量的药物或酒精常会阻碍神经传导的正常作用,使人产生幻觉,并降低推理能力,其所带来的致命伤害,也可视为青少年寻求自我解脱的方式。4.为了引起注意:有些青少年觉得她们必须做些什们,来使环境改变,或使别人照他的意思去做,这时青少年的自我伤害不见得

12、是真的想死,而只是一种企图操控别人与引起注意的手段罢了。5.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偏差:例如对生活抱存消极态度的人、价值观偏向负面的人、以及存有不成熟不正确的生命与死亡概念的人、或是宗教信仰的幻想主义者。6.生活上的失落:一些生活上的突发事件,让青少年感到震撼,无法立即接受,并对其生活照成极大的冲击。例如(1)实质上的失落:如生命中重要的人物(父母、手足、好友、崇拜偶像等)去世,会造成青少年的失落感以为自杀可以和死去的亲友重聚。(2)象征上的失落:此种失落感来自内心,如害怕失去自尊,若怀有此种感觉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永远无法改变现状,则有可能采取行动。伍、青少年自我伤害的症兆青少年的自我伤害行为(最激烈

13、的自杀行为),是有警兆的:本文仅提出以下七点,就教于各位前辈。 一、情绪线索:无望感、害怕、发狂、失去控制、伤害自己或他人、无助感、忧郁、无价值感、无法抵抗的罪恶感、羞耻、自我怨恨、持续性的焦虑或愤怒等。二、语言线索:语言中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出想死的念头:如(一)询问医学上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将身体捐给医学院(二)询问有关来生(三)说些:你将是最后一次看到我、我是每个的负担、我希望我死了、没有人关心我的生死、没有我,你会好些。三、行为上的线索: 有关行为上的线索,最主要的判断重点是个案的行为习惯变化很大,亦即与平常不太一样。这些线索包括:(一)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积极活泼的学生变退缩,

14、原本安静的学生变的话很多,谨慎的人变的喜爱冒险。(二)学校里的问题,如:成绩大幅滑落,上课时打瞌睡,不再按时缴作业,突然发脾气,引发较多的人际冲突。(三)放弃财产,如:将自己心爱的东西分送给别人,立下遗嘱或将心爱的东西丢弃、处理掉。(四)完成一些工作,如:偿还债务或安排一些事情。(五)滥用酒精、药物,如:增加喝酒的次数与饮量,明显地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增加了镇定剂或安眠药的使用,甚至服用禁药。(六)突然无法解释的情绪高涨。(七)经常有意地发生意外,漫不经心及期盼死亡。(八)从同学友伴的活动中或以前喜爱的事情中退出。(九)几乎所有的正常行为模式都起了变化。综上所述,均值得站在第一线的教师细心观察

15、与参考。四、并发性的线索:例如从人际关系退缩回来;经常出现没有希望 的念头;行动上显的无助,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有时也以反向的方式呈现,如强颜欢笑。或是显现出不满的情绪,甚至爆发攻击行为。再者,例如睡眠与饮食习惯变成很紊乱、失眠,经常显得很疲倦的样子;身体常有不适的感觉或有反应性、突发性的大病;意力不集中、思考迟钝、无精打采等。五、环境上的线索:有关环境上的线索,指的是个人的环境上发生极大的变动,使得他穷于应付;或者是因遭受挫折,并缺乏忍受力,使得压力变大。例如:(一)一个重要人际关系的结束:与要好的朋友分手了、双亲离婚、双亲死亡、亲密的兄弟或姊妹长期地离去或死亡等。(二)家庭发生重大变动:财

16、务上的危机,不得已的搬家等。(三)表现出对环境的不良适应,并因而失去信心。六、生理上的线索:瑞典精神科医生雅绿培研究,从自杀未遂者脑脊髓液中发现:其骨脊髓液中的5HIAA(5-hy-droxyindolea cetic acid)生化物特别低,5HIAA式脑部的神经传导物质血紧素(Serotonin)的代谢物,与情绪有关。 专家研究证明低5HIAA的病人,自杀率是其它病人的两倍以上,所以,抽测脑脊髓液,是可提高对自伤者的警觉心,只是抽脑脊髓液是相当疼的事,往往会使患者痛的死去活来,所以生理上的变化是可预知的,只是抽取脑脊髓液是相当不人道的,不适合采用。七共同的特征: 生命能量愈形萎缩、封闭;对周遭人群社会愈失兴趣、信心;对自己渐形嫌恶、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