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药用”沉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5734633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说“药用”沉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细说“药用”沉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细说“药用”沉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细说“药用”沉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细说“药用”沉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说“药用”沉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说“药用”沉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说“药用”沉香一、沉香 :别名 :蜜香、栈香、沉水香。二、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Aquilaria agallocha (Lour.) Roxb. 2.Aquilariasinensis (Lour.) Gilg Ophispermum sinense Lour.;A.grandiflora Benth.三、科属分类: 瑞香科四、性味:辛;苦;温五、功效:行气止痛;温中降逆;纳气平喘六、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沉香、白木香含树脂的木材。七、归经:肾;脾;胃;命门;肺;胆;肝经八、主治:脘腹冷痛;气逆员息;胃寒呕吐呃逆;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九、功效分类:理气药;温里药十、炮制方法:

2、刷净,劈成小块,用时捣碎或研成细粉。十一、生态环境:1. 野生或栽培于热带地区。 2.生于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 十二、资源分布: 1.国外分布于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我国热带地区有引种。2.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十三、用药禁忌:1. 阴亏火旺,气虚下陷者慎服。 2.本草经疏:中气虚,气不归元者忌之;心经有实邪者忌之;非命门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药用。 3.本草汇言:阴虚气逆上者切忌。 4.本经逢原:气虚下陷人,不可多服。 5.本草从新:阴亏火旺者,切勿沾唇。 十四、沉香生药材鉴定: 1.沉香本品呈不规则的棒状、片状或盔帽状。表面褐色,常有黑色、黄色

3、交错的纹理,稍具光泽。入水下沉、半沉水或浮水。质坚实,难折断,破开面灰褐色。 有特殊香气, 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香气较白木香浓烈。 2.白木香本品呈不规则块状、 片状及小碎块状,有的呈盔帽状,大小不一。表面凹凸不平,淡黄白色,有黑褐色与黄色相间的斑纹, 并有加工刀痕, 偶见孔洞,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质较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刺状,棕色,有特殊香气, 味苦。燃烧时有油渗出, 发浓烟,香气浓烈。以色黑、质重、油足、香气浓者为佳。十五、药物应用鉴别:沉香、木香、丁香、檀香,均为辛香温通,调中止痛之品。但沉香专纳真气,偏治肾阳虚寒之疾;木香专调滞气,偏治脾胃气滞之疾;丁香专疗寒气,偏治脾胃虚实

4、寒之疾;檀香专升理上焦气, 偏治胸膈凝气滞之疾。 十六、药理作用: 1.国产沉香煎剂对人体型结核杆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及福氏杆菌,亦有强烈的抗菌效能。2. 本品挥发油成分有麻醉、止痛、肌松作用。 3.尚有镇静、止喘作用:沉香的水煮液和水煮醇沉液能抑制离体豚鼠回肠的自主收缩;对抗组胺、 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小鼠腹腔注射沉香水煮醇沉液 0.2ml (2g 生药 ml ),能使新斯的明(腹腔注射 0.1ml 相当 2.5 10(-8 )g ml )引起的小鼠肠推进运动减慢,呈现肠平滑肌解痉作用;可使麻醉猫注射乙酰胆碱后肠管收缩幅度减少,蠕动减慢,这些作用可能是沉香对平滑肌的

5、直接作用。 十七、中药化学成分:1. 沉香含挥发油,其中倍半萜成分有:沉香螺醇,沉香醇,石梓呋喃, a- 及 -沉香呋喃,二氢沉香呋喃,去甲沉香呋喃酮, 4- 羟基二氧沉香呋喃, 3, 4- 二羟基二氧沉香呋喃, a-愈创木烯, a- 布藜烯,枯树 醇,卡拉酮,二氢卡拉酮,沉香螺醇醛, 1( 10 ),11- 愈创木二烯 -15- 醛,3 ,11- 芹子二烯 -9-酮, 3,11- 芹子二烯 -9- 醇,沉香雅槛蓝醇等。还含其它挥发成分: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氢化桂皮酸等;又含沉香木质素,鹅掌揪碱。另含2- ( 2-苯乙基)色酮类及其二聚体、三聚体, 成分: AH1 、AH1a 、 AH

6、2 、AH2a 、Ah2b 、 AH3 、AH4 、AH5 、AH6 、AH7 、AH8 、AH9 、A10 、AH11 、 AH12 、AH13 、AH14 、AH15 、 AH16 、AH17 、AH18 、AH19b 、 AH19b 、AH20 、 AH23 。其中 AH1 又称为沉香四醇, AH2又称为异沉香四醇。2. 白木香含挥发油,其中倍半萜成分:沉香螺醇, 白木香酸, 白木香醛, 白木香醇, 去氢白木香醇,白木香呋喃醛,白木香呋喃醇, -沉香呋喃,二氢卡拉酮,异白木香醇。还含其它挥发成分: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茴香酸。又含 2-( 2- 苯乙基)色酮类成分: 6- 羟基 -

7、2-(2- 苯乙基)色酮即是 AH3 ,6- 甲氧基 -2- ( 2-苯乙基)色酮即是 AH4 ,6, 7- 二甲氧基 -2- (2- 苯乙基)色酮即是 AH5 , 6- 甲氧基色酮即是 AHb1 , 2-( 2- 苯乙基)色酮即是 AH8 ,6- 羟基 -2-2- (4-甲氧基苯)乙基 色酮, 5,8- 二羟基 -2-(2- 对甲氧基苯乙基)色酮, 6,7-二甲氧基 -2-( 2- 对甲氧基苯 乙基)色酮, 5,8-二羟基 -2-( 2- 苯乙基)色酮。 十八、考证:出自名医别录 1.南方草木状 :蜜香、沉香、鸡骨香、黄熟香、 栈香、青桂香、 马蹄香、鸡舌香, 案此八物,同出于一树也。交趾有

8、蜜香树,斡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钦取香,伐之经年,其根斡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者为鸡骨香;其根为黄熟香;其斡为栈香;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香;其根节轻而大者为马蹄香;其花不香,成实乃香,为鸡舌香。珍异之木也。 2. 铁围山丛谈:香木,初一种也,膏脉贯溢,则其结沉实,此为沉水香。然沉水香其类有四:谓之熟结,自然其间凝实者也;谓之脱落,因木朽而自解者也;谓之生结,人以刀斧伤之而后膏脉聚焉,故言生结也;谓之蛊漏,因伤蠹而后膏脉亦聚焉,故言蛊漏也。自然脱落为上,而其气和,生结、蛊漏,则其气烈, 斯为下矣。 沉水香过四者外,则有半结半不结, 为弄水沉、弄水香者,蕃

9、语名婆菜者是也。因其半结则实而色黑,半不结则不大实而色褐,好事者故谓之鹧鸪斑是也。婆菜中则复有名水盘头,水盘头结实厚者亦近乎沉水香,但香木被伐,其根盘必有膏脉涌溢,以涌溢故亦结,但数为雨淫,其气颇腥烈,故婆菜中水盘头为下矣。余虽有香气, 既不大凝实。 若是一品, 号为笺香。 大凡沉水、婆菜、笺香此三名尝出于一种而每自有高下,其品类名号为多尔,不谓沉水、婆菜、笺香各别有种也。三者其产占城则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峒,又皆不若万安、吉阳两军之间黎母山,至是为冠绝天下之香,无能及之矣。 3.本草衍义:沉香,岭南诸郡悉有之,旁海诸州尤多。今南恩、高、窦等州,惟产生结香。沉之良者,惟在琼崖等州,俗谓之角

10、沉。黄沉乃枯木中得者,宜入药用。依木皮而结者,谓之青桂,气尤清。在土中岁久,不待刓剔而成结,谓之龙鳞。亦确创之自卷, 咀之柔韧者, 谓之黄蜡沉, 尤难得也。 然经中止言疗风水毒肿,去恶气,余更无治疗,今医家用以保和卫气,为上品药,须极细为佳。今人故多与乌药磨服,走散滞气,独行则势弱,与他药相佐,当缓取效,有益无损。余药不可方也。十九、各家论述:1. 李杲:沉香,能养诸气,用为使,最相宜。2.雷公炮制药性解 :沉香属阳而性沉,多功于下部,命肾之所由入也。然香剂多燥,未免伤血,必下焦虚寒者宜之。若水脏衰微,相火盛炎者,误用则水益枯而火益烈,祸无极矣,今多以为平和之剂,无损于人,辄用以化气,其不祸人

11、者几希。 3.本草经疏:沉香,气芬芳,本经疗风水毒肿者,即风毒水肿也。水肿者,脾湿也,脾恶湿而喜燥,辛香入脾而臊湿,则水肿自消。凡邪恶气之中人,必从口鼻而入, 口鼻为阳明之窍, 阳明虚则恶气易入,得芬芳清阳之气, 则恶气除而脾胃安矣。 沉香治冷气、 逆气,气郁气结,殊为要药。 4.本草通玄:沉香,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运行不倦, 达肾而导火归元, 有降气之功,无破气之害, 洵为良品。 5.药品化义:沉香,纯阳而升,体重而沉,味辛走散,气雄横行,故有通天彻地之功,治胸背四肢诸痈及皮肤作痒。且香能温养脏腑,保和卫气。若寒湿滞于下部,以此佐舒经药,善驱逐邪气;若跌扑损伤,以此佐和血药,能散瘀定痛

12、;若怪异诸病,以此佐攻痰药,能降气安神。总之,疏通经络,血随气行,痰随气转,几属痛痒,无不悉愈。 6. 本草述:按诸香如木香之专调滞气,丁香之专疗寒气, 檀香之升理上焦气, 皆不得如沉香之功能,言其养诸气,保和卫气,降真气也。木香能疏导滞气,而沉之宜于气郁气结者,则有不同;木香能升降滞气,而沉之能升降真气者,则有不同;丁香能祛寒开胃,而沉之调中止冷者,则有不同;檀香能开发清阳,而沉之升降水火者,则有不同。 7. 本草新编:沉香,温肾而又通心,用黄连、肉桂以交心肾者,不若用沉香更为省事,一药而两用之也。但用之以交心肾,须用之一钱为妙,不必水磨,切片为末,调入于心肾补药中同服可也。 8. 本经逢原

13、:沉水香专于化气,诸气郁结不伸者宜之。 温而不燥, 行而不泄, 扶脾达肾,摄火归原。主大肠虚秘,小便气淋,及痰涎血出于脾者,为之要药。凡心腹卒痛、霍乱中恶、气逆喘急者,并宜酒磨服之;外命门精冷,宜入丸剂。同藿香、香附,治诸虚寒热;同丁香、肉桂,治胃虚呃逆; 同紫苏、 白豆蔻,治胃冷呕吐;同茯苓、人参,治心神不足;同川椒、肉桂,治命门火衰;同广木香、香附,治强忍入房,或过忍尿,以致胞转不通;同苁蓉、麻仁,治大肠虚秘。昔人四磨饮、沉香化气丸、滚痰丸用之,取其降泄也; 沉香降气散用之, 取其散结导气也;黑锡丸用之,取其纳气归元也。但多降少升,久服每致矢气无度,面黄少食,虚证百出矣。 二十、动植物形态

14、: 1.沉香常绿乔木,高达 30m 。幼枝被绢状毛。叶互生,稍带革质;具短柄,长约 3mm ;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 5.5-225px ,先端渐尖,全缘,下面叶脉有时被绢状毛。伞形花序, 无梗,或有短的总花梗, 被绢状毛; 花白色,与小花便等长或较短;花被钟形, 5 裂, 裂片卵形,长 0.7-25px ,喉部密被白色绒毛的鳞片 10 枚,外被绢状毛,内密被长柔毛, 花冠管与花被裂片略等长; 雄蕊 10 ,着生于花被管上,其中有5 枚 较长;子房上位,长卵形,密被柔毛, 2 室,花柱极短,柱头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 4.6-130px ,密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有略为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通常1 颗,卵圆形,基部具有角状附属物,长约为种子的 2 倍。花期 3-4月,果期 5-6 月。 2. 白木香常绿乔木,植株高达15m 。树皮灰褐色;小枝叶柄及花序均被柔毛或夹白色绒毛。叶互生;叶柄长约5mm ;叶片革质,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300px ,宽 2-112.5px ,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疏毛,后渐脱落,光滑而亮。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小花梗长0.5-30px ;花黄绿色,被绒毛; 花被钟形, 5 裂,矩圆形, 长约 7mm ,宽约 4mm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