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573234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高三四校第一次联考试题语 文 命题单位:贵阳六中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埋怨/埋藏 佝偻/伛偻 提炼/提防 脉络/脉脉含情B、哨卡/卡壳 饮料/饮马 供应/供奉 数见不鲜/鲜为人知C、围剿/缫丝 隽永/俊秀 恬淡/聒噪 裨益/奴颜婢膝D、熨帖/熨斗 矍铄/谲诈 契约/修葺 辟邪/开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B、我,15岁,一个中学三年级学生,在读了许多报刊文学之后,心血来潮,见猎心喜,

2、也学写了一篇小说,冒失地向文学刊物投稿。C、整理的这些散文,曾有十多篇在本报刊载过,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整理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D、董事长,对于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些具体化的工作尚可,经理一职实难胜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火车票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春运倒票现象,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旅客买票难的问题,还必须加快铁路的建设,加大铁路运力。B区长上午参加了研究和制定创建和谐社区及建设精神文明计划,下午主持召开了全区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经验交流会。C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广州海心沙岛降重举行,各大报纸届时都将

3、对亚运会开幕式在显著位置作详细报道。D中国冰雪健儿们在温哥华冬奥会取得的战绩,再一次说明中国队不管是男女项目还是团体项目,抑或是各单项,都取得了长足进步。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 ;第三类,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 。“朝闻道,夕死可矣”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A、 B、C、 D、二、(9分,

4、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消费也有个道德问题 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也日新月异、形式多样。但是,一些不合理或有违道德要求的消费现象也比比皆是,归结起来,主要有过度消费、身份消费、奢侈消费、高碳消费等。这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是由许多原因综合而成的,道德缺失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实际上,现实中的生活消费不是经济学所理解的纯而又纯的物质消耗过程,而是一种内涵着道德理念、伦理关系、精神境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要求生存、谋发展、促完善,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是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通过生理代谢和精神代谢,人不但可以维持生命、积蓄

5、精力、强健身体,还可以储备知识、活化思维、吸纳价值。当然,消费何种质量的生活资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人的体质、心理、素质、能力和品质。在消费对象的选择上和在消费方式的实现上,就存在一个合不合理、健不健康的问题。什么是健康合理的消费,什么又是道德的消费,这不仅是个生活智慧上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认识上的问题。 首先,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取决于人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取决于人对“应当如何生活”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回答;其次,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取决于人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人的体力、精力和思维水平,也包括人的生活经验和支付能力;最后,需要的满足和实现还取决于人的价值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对象和消费

6、方式只不过是人完善自我的一种手段,倘若倒过来把手段当做了目的,那么,结果就会蜕变成是商品在消费着人、奴役着人。 随着全球经济产能的大规模扩张和人类消费能力的急剧膨胀,人们对未来的能源使用前景和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了危机感。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消费必须有所节制,必须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必须更加符合一定的道德价值要求。归结成一个思路便是:要开源节流。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用好能源;同时,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的条件下,转变不环保、不生态、高能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把生活消费限制在合理可

7、控的范围之内。 道德性消费不仅是推动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还是协调和促进合理人际关系的消费,是和谐消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消费资料一定的条件下,有些人的多消费就意味着另一些人的少消费。这说明,消费资料和消费需要之间会构成一对矛盾,不同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方式会牵动到一定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消费行为对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拨动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甚至是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过度消费、身份消费和奢侈消费往往会诱发有些人的消费攀比心理和等级观念,影响社会和谐。所以,道德的消费就应该是促进社会人际和谐的消费,从而是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消费方式。应当知

8、道,所有正当的消费品都是劳动者的劳动结晶,没有劳动者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分工协作,就不会有丰裕的劳动产品可供选择;反之,若是消费者都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大肆挥霍,骄奢淫逸,那么最终或许也就不会再有消费品可以选择了。 搞清楚消费的社会属性和功能作用,目的还是为了找到一种符合道德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就目前来看,低碳消费方式无疑正是这种消费模式最新、最集中的代表。低碳经济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低碳消费问题上,我们要将其厘定在合理的位置上,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功效。从根本上讲,提倡低碳消费并不是要降低生活标准,而是要倡导一种环保、人本、和谐的道德价值观。5下列关于“道德性消费”

9、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性消费是推动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消费。B道德性消费是协调和促进合理人际关系的消费,是人与人和谐的消费方式。C道德性消费是降低自己消费需求以满足别人需求的人与社会和谐的消费方式。D道德性消费是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消费方式。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部分人们道德缺失,社会上就产生了过度消费、身份消费、奢侈消费、高碳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B现实生活中的人要维持生命、保养身体、学习知识、完善自己,不仅需要生理代谢,还需要精神代谢。C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用好能源,转变不环保的生活

10、方式和生活习惯,符合道德性消费的理念。D所有正当的消费品都是劳动者的劳动结晶,合理适当的道德性消费其实就是尊重劳动者的正当劳动。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学所研究的消费是纯而又纯的物质消耗过程,并不符合现实中的生活消费现象,因此倡导低碳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与经济学无关。B为了维持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活消费必须有所节制,应该降低生活标准由高碳消费转为低碳消费。C奢侈消费只要不诱发人们的攀比心理和等级观念,不影响社会和谐,还是可以提倡的,因为它能够促进奢侈品生产厂家的发展。D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是人完善自我的一种手段,如果把手段当做了目的,就会蜕变成商品在消费着人

11、,比如社会上出现的“房奴”“车奴”现象。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

12、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13、,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收:拘禁B、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矜:怜悯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D、恢谢不与通 谢:感谢9、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乐恢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