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569489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3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教学难点:1 .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2 .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愚公移山动画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愚公形象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这个古代寓言思想浪漫,语言生动,富有哲理。然而自诞生后一千多年内很少被人提及。直到20世纪,它才家喻户晓,最终升华为民族精神。二、

2、简介列子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其作品列子一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一)(二)(三)(四)文节象意点课情形意再读审物事加研故人故艺海险艮加#:交一一一一作说议想评(一)交流故事情节学生根据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简要地讲述故事情节(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愚公移山“任务”一一艰巨,需移走两座高峻的大山;愚公移山人力单薄,只有一行五人;愚公移山“过程”艰辛,凿

3、石运土,全靠体力,需寒来暑往,长期努力也许年老力衰的愚公是有点自不量力了,难怪智叟要笑而止之,当然愚公机智的驳斥是令智叟哑口无言请同学来模拟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1 .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2 .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答案:1、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 、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愚公移山,看到了自己后代子孙们的无穷力量,他说“我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孙子又有孙子,子孙会无穷无尽;山不会变,终有一天会移平”,非常理直气壮;而智叟只看到眼前愚公个人的势单力薄,

4、显然看问题片面、死板。那么,对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你该如何评价呢?愚公目光长远、有远大抱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意志坚强,是一位真正的智者。智叟自作聪明、鼠目寸光、知难而退、自以为是,是一个卖弄小聪明的真正的“愚公”。4 、看来愚公非愚蠢之人,可有很多人说愚公就是一愚蠢之人,你的看法呢?师总结: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小结: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三)归纳寓意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你能说出这个“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寓意:本文通过愚

5、公移山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十分顽强的毅力和排除万难的精神关于愚公移山精神1918年11月,还是一个北大学生的傅斯年在他自己主编的学生刊物新潮杂志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人生问题发端一文。借用这则寓言故事来阐述他自己的理想,并称为“愚公移山论”。傅斯年指出,“为公思想”、“民众意识”、“努力精神”三个方面构成了“愚公移山论”的精髓。1945年6月11日的“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以愚公移山为标题,把这个寓言故事正式写进闭幕词中。他号召人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愚公移山”成为中国人民坚韧不拔

6、、不懈奋斗精神的典型用语和口号并最终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四)总结艺术特色1 .情节生动曲折。愚公移山,虽得家人赞同,但其妻却说出了很多困难,还好,家人想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可那智叟却前来阻止,并嘲讽愚公的无能,机智的愚公对他进行了严厉的驳斥,愚公移山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最后得到了神的帮助,至此,愚公移山有了个圆满的结局,文章可谓情节波澜起伏,曲节多姿。2 .关于对比、衬托手法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

7、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大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3想象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用一把锄头两只手要挖掉万丈高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结尾的神话,反映了我国古

8、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和一切困难的愿望和胜利的信心,是对劳动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的歌颂。关于课文的神话结尾。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和一切困难的愿望和胜利的信心,是对劳动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的歌颂。六 .研读课文,总结升华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脸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讨论一,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教师总结: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

9、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我们国家现在这个繁荣昌盛的局面?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愚公精神。讨论二,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实事求是”的,其实不然。寓言是生活中某些普遍道理的反映。这篇寓言所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说愚公不愚,就是因为愚公懂得这个道理,并决心将它付诸实践,不怕困难,挖山不止;如果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岂不是屈服于困难、甘心做自然的奴隶么?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是某些人害怕困难的心理。七 .愚公移山歌曲欣赏八 .作业布置:1 .以“有志者事竟成一一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