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理综3月联考试题(原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563989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理综3月联考试题(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理综3月联考试题(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理综3月联考试题(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理综3月联考试题(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理综3月联考试题(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理综3月联考试题(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江南十校2021届高三理综3月联考试题(原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高三理综3月联考试题(扫描版)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高三理综3月联考试题(扫描版)2017江南十校生物答案1、C项正确A. 拟核无染色体 B. 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DNA D.原核细胞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B项正确B.血红蛋白不是分泌蛋白3、C项正确A.使用婓林需要5060水浴加热,影响实验本身的控温B.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并使染色质中DNA和蛋白质分离 D.先低温处理、固定后,再制片 4、A项正确A.父方X和Y同源区发生交叉互换 B.母方X染体中的致病基因会传给儿子C.多基因遗传病难以明确多少对基因控制、且易受环境影响D.21-三体综合征减数分裂时多出的一条染色体随机分配

2、,可能产生正常配子 5、B项正确A.躯体感觉无完整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C.神经递质不进入 D.酶不是信息分子 6、C项正确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成分和营养结构 B.可以提供给分解者D.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区域生态系统不一定能循环,例如鱼塘、农田29、(1)自由水和结合水 (2分) 类囊体膜(或叶绿体基粒)(2分) (2)升高(2分) (3)叶绿素等光合作用色素的含量减少,类囊体的结构被破坏(2分)30、(1)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2分) (2)胰岛B细胞(或胰岛细胞)(2分) 饥饿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2分) (3)胰岛素受体mRNA(2分) 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2分)31、(1)样方法

3、(2分) (2)丰富度/多样性(2分) (3)降低杂草与水稻的竞争,减少农业害虫对水稻的捕食(3分) (4)分解者分解鱼的粪便为水稻提供矿质元素(2分)32、(1)非糯性紫色籽粒(或非糯性黄色籽粒)和糯性紫色籽粒(2分) 取花粉用碘液染色(2分) 蓝色花粉:棕色花粉(2分) (2)非糯性黄色籽粒和糯性紫色籽粒(2分) 花成熟(2分) 非糯性紫色籽粒:非糯性黄色籽粒:糯性紫色籽粒:糯性黄色籽粒=9:3:3:1(2分)37、(1)淀粉(3分) 竞争中处于优势(3分) (2)稀释涂布平板(3分) (3)透明圈(3分) (4)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的技术(3分)38、(1)非特异性(3分) (2)密

4、码子具有通用性(3分) (3)高温解旋(2分) Taq酶(热稳定的DNA聚合酶)(2分) (4)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3分) 启动子(2分)2017江南十校考试化学卷试题解析7. 答案:B解析A.刚玉主要成分是Al2O3,与熔融的KHSO4反应 C.人体血清中血浆蛋白是天然的,不是人工合成 D.FeCl36H2O晶体加热过程中会部分水解生成Fe(OH)38. 答案:C解析A.浓硫酸随反应进行变稀不能完全反应B.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D.2NO+O2=2NO2 ,NO2 会部分转化为N2O4分子数减少9. 答案:B解析B.单键可旋转,故每个苯环中的碳原子与双键碳原子可能共平面,不是一定,实

5、际上该分子由于位阻原因并不是平面型分子10. 答案:C解析A.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应是FeO42-得电子B.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D.高铁电池比高能碱性电池工作电压更稳定 11. 答案:B解析 A.电荷守恒应为c(NH4+)+c(H+)=c(OH-)+c(Cl-) C.从滴定曲线看甲基红变色范围更接近于滴定终点,甲基橙偏晚D.滴定分数为150时,即加入盐酸30.00ml,此时溶质是NH4Cl和HCl,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c(NH4+)c(H+)12. 答案:D解析 a、b、c、d分别为Na、Al、S、Clb、d形成的化合物AlCl3是共价化合物,工业上电解法制取单质Al用Al2O3 1

6、3. 答案:A解析 B.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HSO3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C.粗铜作阳极参加反应的还有杂质,阴极Cu2+2e-=Cu,故Cu2+浓度减小D.出现浑浊则c(Ca2+)c(CO32-)Ksp(CaCO3) 26.解析: 本题为实验题(1)铁粉与硫酸能反应,加入碳粉是为了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加入硫酸抑制Fe2+的水解(2)题干中给出硫酸亚铁铵易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故加入无水乙醇降低硫酸亚铁铵的溶解度有利于结晶析出(3)检验Fe2+:取少量产品于试管中滴加KSCN无现象,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取少量产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氢氧化钠溶

7、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或取少量产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铁氰化钾有蓝色沉淀生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滴定过程中眼睛盯着锥形瓶内颜色变化,若手持滴定管读数时应拿滴定管上方无刻度线处,故应选择cd , 滴定的离子方程式5Fe2+ MnO4- +8H+ = 5Fe3+Mn2+4H2O, n(Fe2+)=5n(MnO4-)=0.0100molL-118.00mL10-3L/mL527.解析:本题是化工流程题(1)B是常用建筑材料为硫酸钙,故A是浓硫酸,气体C是HF,反应是HF与Na2CO3、Al(OH)3反应,故方程式为12HF3Na2CO32Al(OH)32Na

8、3AlF63CO29H2O(2)从元素守恒看气体是CO2,滤液的中主要成分是(NH4)2SO4,常用作氮肥(3)化学方程式为12NH4Cl+Al2(SO4)3+Na2SO4= 2Na3AlF6+(NH4)2SO4(4)阴极反应式为Al3+3e-=Al,电量Q=180103A5h=18010353600C电解生成的铝转移电子电量为C电流效率为=89.4 28.解析:本题是关于钒基催化剂对NH3SCR或尿素-SCR技术去除NOx催化活性的影响。(1)当V(NO):V(NO2)=1:1时称为“快速SCR反应”,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的原理可以书写配平得出:2NH3+NO+NO2= 2N2+3H2O;(2

9、)本小题要特别注意对图像的分析,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当钒含量相同时可以发现,添加了WO3后,催化剂在各温度下对NO的去除率影响均为增大; 根据图像,其他因素相同时,低温阶段(350以下)温度升高NO去除率增大,高温阶段(350以上)随着温度升高NO去除率减小。 可能的原因有:低温阶段,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导致NO去除率增大;高温阶段,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导致NO去除率下降;低温阶段,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导致NO去除率增大;高温阶段,发生NH3的非选择性氧化NOx反应。低温阶段,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导致NO去除率增大;高温阶段,催化剂活性下降。(其它合理答案均可)(3)在制备钒基催化剂时,添加的

10、各种成型助剂中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如Na、K、Ca)能够使催化剂中毒(催化性能下降),K、Ca的毒化作用与Na相似。A选项Li为碱金属,B选项Mg为碱土金属,故C、D中酸性铝溶胶和酸性硅溶胶更适合作为成型助剂。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情况,可以类似延伸,把握住控制变量的思想便可以设计出实验思路,另外要求绘制成图表,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出实验结果:分别向催化剂中添加1%K、2%K,并控制与(3)题中相同实验条件下,然后测定不同温度下的NO去除率,绘制成图表。(4)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c(NH3)c(CO2)/c(HNCO)c(H2O)理论上一分子尿素可以生成两分子NH3,所以此处不考虑反应的可逆

11、性,按照完全反应来进行理论计算,同时发生的是“快速SCR反应”,2NH3+NO+NO2= 2N2+3H2O,1mol CO(NH2)22mol NH31molNO+1mol NO2,V(NO+NO2)= 35.选修三:物质结构题解析:(1)由元素周期表知锌是30号元素,则原子序数小1的为Cu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2)分子晶体熔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NH3、H2O分子的沸点高于同族元素氢化物因为NH3、H2O均存在分子间氢键(3)NH3中N原子最外层5电子,H原子1电子,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数=(5+3)/

12、2=4,VSEPR模型可知为正四面体构型,SP3杂化 (4)等电子体原子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为H2S (5)ZnS中Zn2+和S2-配位数相同,1个S2-周围有4个Zn2+,配位数为4,八个顶点S2-坐标相同为(0,0,0),面心点两两相同,分别为(1/2,1/2,0)、(1/2,0,1/2)、(0,1/2,1/2)。 36.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题解析:由C和Na反应生成D()则C结构简式为,B与氢气反应得到C,B的结构简式为,B与HCHO反应是已知反应,F与HBr反应是醇OH被Br原子取代生成G是,H与C2H5OH在浓H2SO4条件下反应为酯化反应,则为,E的同分异构体是甲酸酚酯,同分异构

13、体如下:共有9种。(1) 苯乙烯(1分)醛基和羟基(1分)(2)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1分)取代反应(1分)(3) (2分)(2分)(4) (2分)(5) 9(2分)(6)(3分,每步1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物理参考答案14.B 15.C 16.B 17.C 18.C 19.BD 20.BC 21.ABC22. .(1)C(1分) (2) 0.468(1分) 0.454(1分)(3) (1分) 9.58(1分) 不能(1分).(1) (1分) 如右图(2分)(2)1.00(1分) 9.5(1分)(3)14(2分) (2分)23.(1)在0-0.5s内,根据图象,A、B系统的加速度为 (1分)对A、B系统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得: (1分)(2)B落地后,A继续减速上升。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将已知量代入,可得 (1分)故A减速向上滑动的位移为 (1分)考虑0-0.5s内A加速向上滑动的位移 (1分)所以,A上滑的最大位移为 (1分)(3)A加速上滑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2分)得 (1分)24.(1)由 可得 2分偏转过程 1分 2分 2分 1分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