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程概况 1二、 编制依据 2三、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3四、 顶管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3五、 顶管质量标准、检测频率与方法 3六、 管道顶进监理 4七、 安全监理工作要点 5一、 工程概况由于绿水弯路规划污水泵站近期不具备实施条件,本工程为解决虎桥两侧企业污水临 时排放问题而设计的绿水弯路临时污水管工程污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为:1、 设计污水进水管道,管径d800,全长约330m,顶管施工,同时预留d400污水支管,收集地块污水2、 将接收井W5改造为临时污水泵房,内设潜污泵,设计规模800m3/d3、 绿水弯路污水d1200污水主管引出一根d325x8污水管,接入临时泵房4、 设计临时污水泵房出水管d159x4.5接入五福路预留检查井二、 编制依据1、 设计图图纸;2、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4、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5、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6、 有关建筑规程,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等文件;GBJ08-221-96《市政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GBJ08-220-96《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GBJ141-90《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和验收规程》YS1411-89《防腐蚀工程施工规程》GB50194-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J208-8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026- 93《工程测量规范》三、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四、顶管质量监理工作要点1、 审查顶管施工组织设计、承包人的人员、材料、机具进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审批开 工申请单。
2、 检查工作坑开挖时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基坑排水的边坡支护检查工作坑平面 位置及开挖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处理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3、 检查工作坑结构工程的内容可按排水水泵房的监理要求进行4、 检查工作坑回填土夯实情况,其密实度是事符合设计要求5、 检测顶管后背施工质量、主要包括垂直度、水平线与中心线的偏差等6、 检测导轨高程及其中线位置,审查导轨安装是否牢固7、 检查顶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其主要内容有:(1) 、顶管设备是否按施工方案配置状态是否良好2) 、顶管设备能力是否满足顶力计算的要求,千斤顶安装位置、偏差是否满足施工组织设 计要求3) 、检查对降低地下水位、下管、出土、排泥等工作是否按施工方案准备4) 、当顶管段有水文地质或工程地质不良状况时,沿线附近有建(构)筑物基础时,是否 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准备了相应的技术措施8、 检测第一根管的就位情况,主要内容为:管子中线管子内底前后端高程,顶进方向是否 符合设计要求,当确认无误并检查穿墙措施全部落实后,方可开始顶进9、 顶进过程中应勤监测、及时纠偏,在第一节管顶进200〜300mm时,应立即对中线及高 程测量进行监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以后的顶进过程中,应在每节管顶进结束后进行监 测,每个接口测1点,有错点时测2点;在顶管纠偏时,应加大监测频率至300mm 一次, 控制纠偏角度,使之满足设计要求,避免顶管发生意外10、 顶管时,应监测地下水位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控制11、 检查顶管管材自身的材质,外形尺寸、出厂合格报告等内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2、 检查顶进方法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当采用管前挖土,干式顶进时,应监控管前挖 土量,管子底部土体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当采用工具管水下顶进时,应监控顶进速度 与出泥量的平衡,严禁超量排泥13、 当管道超挖或因纠偏雨造成管周围空隙过大时,应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处理措施并监 督执行14、 顶进过程中应监控接口施工质量,当采用混疑土管时,应监控内涨圈、填料及接口质量、 当采用钢管时,应控制焊接、错口质量15、 当因顶管段过长、顶力过大而采取用中继环、触变泥浆等措施时,应监控中继环安装及 触变泥浆制作质量五、顶管质量标准、检测频率与方法1、 混凝土管接口密实、平顺、不脱落,内涨圈中心位置对准、管缝填料密实、管内不得有 泥土、石子、砂浆、砖块、木块等杂物2、 钢管接口的焊缝质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检测。
3、 顶管工作坑质量监理标准,见《顶管工作坑质量监理汇总表》4、 顶管质量监理标准,见《顶管质量监理汇总表》顶管工作坑质量监理汇总表序 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 法检查程序认可程序备注范围点数1工作 坑每 侧宽 度、长 度不小 于设 计规 定每座2挂中线用尺量监理在场 包人检测, 填报表,由 监理员签 署评语及 姓名承须经监理工程师 书面认可2后背 垂直 度0.1%H每座1用垂线与角尺水平线与 中心线的 偏差0.1%L3导轨高程+3 mm-0 mm每座1用水平 仪测中线位移左3 mm右3 m1. 注:表内H为后背的垂直高度(单位:m),i. L为后背的水平长度(单位:m)顶管质量监理汇总表序项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 法检查程序认可程序备注范围点数1中线 位移50每节管1测量并 查阅测 量记录监理在场,承包人 检测,由监理员签 署评语及姓名须经监理工程师书面认可2管内底高程D <1500mm+ 30每节管1用水准仪测量D N1500mm+403相邻管间错口15%管壁厚,且不大于20每个接1用尺量4对顶 时管 子错50对顶接1用尺量六、管道顶进监理(一)、顶管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1、施工要求(1) 、顶管的施工顺序,应从整个排水系统考虑,并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条件,一般宜从管 道的下游开始,逐段顶进。
具体施工顺序为:对设计和施工条件进行调查研究、编制施工组 织设计并报监理批准、顶管机具的选型和设备维护、管材加工或采购、测量放样、顶管工作 坑(井)和顶管接收坑(井)的施工、顶管机具和设备的安装调试、顶管机出工作坑开始顶 进、压注减摩触变泥浆、顶管测量与顶进纠偏、顶进中的环境监测(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保 护〉、顶管机进接收坑顶管贯通、管接口与进出洞口等修缮工作2) 、通常应选择施工条件较好、顶程较短、技术风险较少的顶段作为起始顶管段,在顶管 前进行必要的现场技术数据的测试和分析,设定施工技术参数,通过起始段的顶进,逐步调 整各项施工技术参数和对顶管机的操作,为下一段的正常顶进优化施工工艺3) 、顶管机有敞开式和封闭式顶管掘进机两大类型顶管的施工方法,根据采用顶管机头 的不同类型,分为敞开式顶管施工方法和封闭式顶管施工方法敞开式顶管机包括手掘式、 挤压式、网格(水冲)式等型式;封闭式顶管掘进机主要包括泥水平衡、土压平衡、加泥式 土压平衡、斗铲式和多刀盘等型式4) 、顶管施工方法的选定,应结合顶管沿线的地形、工程和水文地质、设计(管径、管材、 复土厚度)、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有无地下障碍物、对地表变形控制的要求、交通、场 地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
一般应选择技术上先进、有成熟施 工经验的方法,以确保质量、安全,经济适用5) 、顶进中应安排日夜连续施工,不宜随意停顶6) 、管节在起吊、运输过程中,应轻起轻落,端部接口严禁碰撞,堆放场地应平整堆放 层数:①1350mm及以下,不超过3层:①1500〜①1800mm,不超过2层;^2000以上及 单层,底层管节必须用垫块塞稳堆放在路边应设安全标志7) 、当两条相邻的平行管道均使用顶管施工方法时,应贯彻先深后浅、先大后小的原则 其相邻管壁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根据顶管施工沿线的土质、顶进方法和两段顶管施工先后的错 开时间等因素来确定一般相邻顶管外壁的间距应不小于大管的管节外径8) 、施工人员必须根据设计图纸、质量标准、工程和水文地质、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条件 等因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批准对操作人员应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明 确职责分工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操作、顶管质量、顶力、顶速、顶程、纠编、压注减摩触 变泥浆、顶管机状况、顶进发生的情况与采取的措施等施工锖况,做出全面详实的记录,并 实行交接班制度2、 监理重点(1) 、对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分析和审查,特别对机的类型、主千斤顶、 管材的强度与接口形式、洞口构造、中继环的设置、压浆孔的布置、稳定土层的措施、环境 监测及工程保护措施等应作重点审查。
施工方法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 程质量2) 、对确定的顶管施工方法,应重点了解该机具的性能,特别是对顶管穿越土层特性的适 应性,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类似工程顶管施工的实际经验3) 、对采用的顶管施工方法,其可能产生的地表变形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应督促施 工单位预先做出分析、估算,应符合合同规定的保护环境的要求当预计影响程度难以确保 对地面建筑物、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 施进行监测和保护,必要时对建筑物、地下管线,可采取停止使用、限制使用、拆除、搬迁 等措施4) 、顶管设备必须经维修保养,检验合格后方可进人施工现场开顶前对顶管全套设备及 各类机具均应进行单机、整机联动及模拟操作,确认正常后方可投人使用顶进中应有专人 例行保养3、 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施工方法必须符合顶管施工的技术规程、规范的要求,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验收的 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通过第一段顶管的精心施工的质量控制,运 用常规检查和仪器测量的方法,对照工程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法和强化工程措施, 严格监理,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二)、顶管机头的选型及相关设备的安装1、施工要求(1) 应收集和掌握顶管沿线的工程地质资料,并重点了解顶管机头所穿越的有代表性 的土层特性。
2)、根据顶管所处的工程地质、管道穿越的土层地质情况、覆土深度、管径、工程环境与 场地、地面建筑与地下管线、对地面变形的控制要求等因素,经经济技术比较,合理选择顶 管机头3) 、选择的顶管机头,应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施 工技术,正确熟练的操作,以期达到顶管的预期效果4) 、顶管机头、工具管及电气、压浆、液压、出土等相关设备应按机械施工图组装,并分 别调试合格后进行联动试运转,符合要求后才能用于顶管2、 监理重点(1) 、核查施工单位对选定机头的机械特性和适应土质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以及类似工程的施 工经验,现场应配有熟练的操作人员,施工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2) 、检查施工进场的机头和工具管,必须和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所选定的机头设务相 一致,特别是机头直径、动力、纠偏设备、出土装置等必须匹配,机头与工具管的连接必须 满足纠偏技术要求,无渗漏3) 、机头、工具管及电气、动力、液压、供水、出土、纠偏、测量、通讯等相关设备安装 后,检查单机和联动运转,测试数据应符合机械设计的要求,确认运转正常后才准予投入使 用3、 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1) 、顶管的覆土深度在无气压顶管施工时,应木3m;采取平衡措施的顶管时,宜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