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商行政处罚权威性的思索调研汇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5510392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工商行政处罚权威性的思索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工商行政处罚权威性的思索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工商行政处罚权威性的思索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工商行政处罚权威性的思索调研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工商行政处罚权威性的思索调研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工商行政处罚权威性的思索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工商行政处罚权威性的思索调研汇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工商行政处罚权威性的思索调研汇报 观察思索对行政处罚权威性的思索行政处罚也称“行政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所给的一个制裁。行政处罚是国家法律责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法律落实实施的一个主要手段。它属于行政法律制裁,和刑事法律制裁、民事法律制裁一样,全部属于国家制裁制度。通常来说,只要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拥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就应该对其实施行政处罚,以维护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可见,行政处罚在行政执法实践活动中的主要性。然而,在详细行政处罚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这么或那样

2、的原因,造成行政机关作出的详细行政处罚难以有效实施,使得下达的法律文书形成一纸空文,这不仅影响了行政机关的执法形象,还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因此,怎样正确行使法律法规的自由裁量权,降低行政干预,确保行政处罚到位,应是每一个行政执法人员应该思索的问题。在这里,笔者结合在多年的基层执法实践,谈谈自己的见解。一、维护行政处罚权威性的主要意义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础策略,即表明我们要依法管理国家,建立法治社会。要建立法治社会,行政执法实践活动就有着不可缺乏的作用,维护好行政处罚权威也就有着极其主要的意义。1、维护行政处罚权威是落实依法治国策略,用行政执法手段表现党管理国家意志的需要。我们党很主要的

3、执政方法就是把党的意志经过立法变成国家意志,再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实施,而行政处罚正是行政机关主要的执法实践活动。2、维护行政处罚权威是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经济运行靠法律来维护。在中国特定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种违法行为,这也要靠行政执法来处理。而行政机关对多种经济违法行为的规范和打击,大多数是依靠行政处罚去实现。所以,只有维护行政处罚权威,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3、维护行政处罚权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伴随中国法治的不停健全,大家的法律意识也不停提升,经过上访、举报或申诉等方法,来检举揭发,申诉违法行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如工商

4、行政管理机关,查处的大量违法行为就是经过举报、投诉发觉,这已成为了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的关键。为此,假如我们忽略行政处罚的权威性,不认真受理多种举报和申诉,不严厉处理多种违法行为和纠纷,势必会激化矛盾,乃至于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二、影响行政处罚权威性的原因“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我们开展行政执法活动的基础标准。有法不依,行政干预;执法不严,随意处罚;违法不究,听之任之。这一系列的问题,无疑是影响和破坏行政处罚权威性的主要原因。1、政府干预,上下为难。时下,部分地方政府为盘活地方经济,出台了对应的优惠政策,这原来是一件好事。然而,有些不法商人趁机钻地方政策的空子,鱼龙混杂

5、,干部分违法经营活动。一旦有行政执法机关介入查处时,部分违法商人就会以地方优惠政策为幌子,向地方政府诉苦。于是,一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就会站出来为她们说情,致使行政机关下达的处罚决定难以兑现。如该重罚的轻罚,该多罚的少罚,甚至分文不罚。这一情况,不仅弄得行政执法人员进退两难,也严重地减弱了法律的严厉性,破坏了行政处罚的权威性。2、法律给予的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律要求的范围和幅度内,基于法律要求的目标和宗旨,自主寻求判定事实和法律的最好结合点,并据此作出或不作出详细行政行为的权力。它含有法定性,自主选择性,相对性等特点。这是法律的稳定性、广泛性等方面的性质所决定的

6、,这也是法律给予执法人员在正确、公正执法的前提下,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标准的法律准绳。然而,在现实的执法活动过程中,有的执法人员无视国家法律,将国家的权力占为私有权,将法律给予的自由裁量权变为打击报复行政相对人和谋取私利的特权。对原来能够免于处罚的则加重处罚,实为该加重处罚的却从轻处罚或不处罚,严重违反了法律的宗旨,也违反了“执政为民”标准,破坏了国家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标形象。3、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淡薄。所谓的行政相对人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事件或行为和行政主体形成利害关系,根据行政法律规范取得参加行政法律关系资格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从这一定义看,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有着利害关系,行

7、政相对人推行的义务带有强制性和被动性。在基层执法实践过程中,面正确大部份行政相对人的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部分还是法盲甚至是文盲,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法律,在这一前提之下,首先造成她们的违法活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违法,也就是说她们根本就不知道她们从事的活动违反了法律法规,只有当执法人员向其解释指出违法行为后她们才明白;其次,造成她们不轻易知书识理,不愿意主动推行行政处罚的义务。也从客观上给行政处罚权威性带来了负面影响。三、维护行政处罚权威性的对策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法律知识,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为民执法、公正执法,是确保维护行政处罚权威的必须确保。1、维护行政执法权威,政府要给大力

8、支持。在现在的情况下,中国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司法体制、财政体制全部对行政执法活动有作主要的影响,政府怎样对待行政机关对维护行政处罚权威起着十分主要的作用。政府假如能够尊重行政机关,正确处理好“发展和规范”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以服务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经济发展观念,从而降低政府的行政干预,并在人、财、物上给行政执法机关以必须的支持,就能使行政执法机关放开手脚执法办案,由此确保行政机关公正执法,行政处罚权威才能得以表现。2、维护行政执法权威,必需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司法监督力度,确保公正执法,树立良好的执法机关形象。因为行政执法机关的管理内容包括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详细执法过程,受血

9、缘亲疏、情感、情绪等情感原因的影响,执法人员在自由裁量中,往往会出现凭借手中的权力,做出悬殊很大的处理意见。所以,要表现法律的严厉性、公正性,确保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在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前提下,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行为必需遵照一套行政规范。如工商机关现在实施的行政执法过失责任追究制、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制、错案追究制等制度,就是很好的典范。只有严格遵守多种制度,规范我们每个执法人员的行为,秉公执法、依法办案,从而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让人民大众充充足信赖我们行政机关,尊重我们行政机关的工作,服从行政机关的裁决,从而为行政执法发明良好环境。3、维护行政处罚权威,就必需确保行政处罚的实施到位。现在

10、,部份行政处罚案件在作出行政处罚后得不到实施,很大程度从行政执法实践上动摇了行政处罚的权威,让大家感到复杂的行政执法过程对于处理实际问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行政处罚决定书纯属一纸空文。这不仅挫伤了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主动性,而且有损法律的尊严。所以我们必需加强部门配合,形成执法协力,根据法定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实施,也只有这么,才能真正确保行政处罚的权威,维护法律的尊严。另外,维护行政处罚权威,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提倡全社会增强法制观念,树立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的意识,尊重行政执法活动。这么必定会在社会中发明一个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和气氛。所以,维护行政处罚权威需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总而言之,维护行政处罚权威,关系到党管理国家意志能否实现,关系到法律的尊严是否得到维护,关系到经济能否发展,关系到社会能否稳定,更关系到人民的利益是否得到更加好地保护。所以,维护行政处罚权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并主动为之发明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