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浚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551024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浚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浚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浚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浚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浚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浚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浚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浚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二上宁波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明清世俗文学的审美效果显然与传统的诗词歌赋,有了性质上的重大差异:艺术形式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高雅的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这条文艺河谷发展到明中叶,便由涓涓细流汇为五湖四海:由口头的说唱发展为正式的书面语言。【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初二刻拍案惊奇标志着这种市民文学所达到的繁荣顶点,对近代影响甚巨。_它们的选本今古奇观便流传三百余年而历久不衰。【丙】正如这个选本的序言所说,这些作品确乎是:“极摩人情世态之歧,

2、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对当时商业繁荣给封建秩序带来的侵蚀中的社会作了多方面的,广泛描绘。多种多样的人物、 故事、情节都被揭示展览出来,尽管它们像汉代.浮雕似的那样薄而浅,然而它所呈现给人们的,却已不是粗线条勾勒的神人同一、叫人膜拜的古典世界,而是有现实人情味的世俗日常生活了。对人情世俗的津津玩味 , 对荣华富贵的钦美渴望,对公案(情节复杂的疑难案件)、神怪的广泛兴趣尽管这里充满了小市民种种庸俗、低级和浅薄无聊,尽管这远不及上层文人士大夫艺术趣味那么高级、纯粹和优雅,但它们倒是有生命活力的新生意识,是对长期封建王,国和儒学正统的侵袭破坏。(1) 文段中画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

3、湖四海B . 浮雕C . 津津玩味D . 倒是(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B . 乙C . 丙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下蕲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由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文字记载的,如“报”“又”“岁”等。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祓禳避祸、祈福求吉而举行的。他们需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虽然仅通过部分甲骨文文字无法了解当时祭祀的具体情况,但至少可以得知殷人已经开始祭祀他们的祖先,并将祖先视为可祈福求助的神灵。这和说文解字对“

4、祭”的解释相吻合,“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祭字本意就是用手持肉,献给神灵,沟通神人关系。到了周代,祭祖礼仪更增加了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即通过国家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虽然周代创制的这种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后世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礼有仪有义,仪是外在表现形式,义是内在价值意蕴,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将孝道观念和祭祖礼仪完美结合起来的是汉代诸儒。可以说汉儒对

5、中国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重大的,他们找到了中国人重祭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和身体实践,使祭礼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灵魂支撑。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孝作为儒家主要的思想观念,成为汉王朝立国的重要思想根基,“导民以孝,则天下顺”。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举孝廉、颁布养老令、推行三年丧制、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到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性价值观,着力推广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逐渐形成了汉代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并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汉代以后,中国人的祭祖礼仪既有了规范的礼仪表现形式,又继续追寻着以

6、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自此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是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庶民即寻常百姓,他们是不拥有任何政治、文化特权的底层。所以,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独有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使士庶阶层的严格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逐渐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家礼的出现,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祭祖礼仪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形态面貌。家礼是一代通儒朱

7、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他认为,祭礼问题不限于礼仪本身,也关系着家族形态、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基层管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建议人们不用过于拘泥仪礼书仪等繁琐的礼仪要求。为了保证祭礼的可操作性,他对传统祭礼仪节进行了大胆的细化、分割、提炼,最后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基本模式。这个模式也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选自邵风丽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迄今可追溯的中国人最早的祭祀行为就是祭祖,甲骨文中的祭祀性文字说明殷人通过祭祀祖先来避除灾祸、祈求庇佑。B . 汉代儒生对“孝”进

8、行理论阐发,并且身体力行,将孝道观念与祭祖礼仪完美结合,使祭祖礼仪有了灵魂支撑。C . 随着儒家地位在汉朝的确立,孝成为了当时立国的重要思想基础,并慢慢发展为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向社会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D . 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普通百姓无法进行国家礼制范畴内的祭祖活动,这一现象在科举制推行之后才有了改观。(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商朝举行祭祀活动,向被他们看作神灵的祖先祈福求助,这与说文解字中对“祭”字的解释是一致的。B . 周代是宗法社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有差异,直接体现为周天子自称“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C . 孝道在汉代能成为一种

9、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的普世性价值观,与统治者在立法、选才、教育等方面的大力推广有关。D . 周人传承下来的祭祖文化有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大意义,朱熹对祭礼问题的看法与此有共通之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虽然中国人的祭祖传统年代久远,但借助出土文物、各类文献等资料,我们有可能了解到商代祭祀的具体情况。B . 祭祖礼仪在周代有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这充分说明“礼”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也是一种价值内涵。C . 晋代李密陈情表中所说的“圣朝以孝治天下”与汉代“导民以孝,则天下顺”的思想都强调了孝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性。D . 宋代以前的祭礼

10、较为繁复,不具备可操作性,因而朱熹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祭礼的基本模式才由此制定。3. (9分) (2019高二下遵义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今天的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环境之中。不过,近年来随着儿童用网上网的普及,由于不当使用、缺乏教育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前段时间引爆网上的杭州四年级小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等,都成社会焦点话题。为了实地了解当下少年儿童网络使用状况和遇到的安全问题。今年,来自广州市多所学校的儿童代表组成网络安全调研小分队,去到多家学校进行主题调研。儿童代表们在调研后,发布少年儿童网络安全广东倡

11、议:网络安全你我有责。让我们全社会共同携手,一起构建更加安全、文明的网络空间。同时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和爸爸妈妈一起约定好,集聚网上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让我们一起行动吧。(摘编自“网易新闻”)材料二:14岁儿童与家长网络行为的对比材料三:在第四届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一份来自广东省儿童网民网络素养状况研究报告揭示不少最新情况。本次调研显示,有超过2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5岁时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已达到319%。7岁的儿童中,235%每日上网时间超过半个小时。242%曾研究过网络游戏攻略;610%在手机或平板上自主下载自己喜欢的游戏、视频和音乐

12、。89%的7岁儿童开始主动加网友、qq群。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越来越早。调研显示:3岁就已经开始使用QQ和微信,到了7岁,99%的儿童使用QQ,15%的儿童使用微信。在12岁拥有QQ(879%)、微信(697%)的儿童比例超过一半。引人注意的是低龄儿童微信的接触率,较以往调查有显著提升。49岁微信比QQ拥有更多的接触。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已达到380%,超过QQ的312%接触率。10岁时,QQ接触率达到529%,正式超过微信471%,自此之后,QQ成为少年儿童第一社交媒体。(摘编自“腾讯网”)材料四:“应对少年儿童网络安全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各界形成合力。”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

13、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在论坛上呼吁,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课程,积极推动开展网络安全法制教育。随机的零敲碎打式的灌输或劝阻,效果恐怕不理想。在儿童“触网”低龄化的新形势下,不妨让网络素养教育正式走进学校、课堂、课本之中,即使在幼儿园、学前班阶段,都该有这种制度安排和教育“标配”。这不仅是形势和责任所需,更是社会和家庭的呼唤。“现在孩子对网络的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很强,但自控力依然不强,需要家长引导。”张海波建议,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上网行为状况,清楚孩子的“数字轨迹”,及时教育。其次,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相关知识和法规,并且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通过约定的方式

14、和孩子制定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此外,家长还要加强自身学习,及时了解潮流文化,改善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摘编自“华龙网”)(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今的儿童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环境之中,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日益受到社会关注。B . 材料二的图表信息显示,在8种网络行为上,14岁的孩子在与其父母的对比中,总体来看,超越了家长。C . 杭州四年级小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跳楼事件是引起人们极度关注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并使之成为社会焦点话题。D . 材料三的相关信息显示,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高于QQ的接触

15、率,但10岁时的QQ接触率高于微信的接触率。(2) 我们应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少年儿童网络安全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12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陈小手汪曾祺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需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都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