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新班级学生的第一次见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希望与新班级学生的第一次见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月4日希望与新班级学生的第一次见面“今天是我跟大家的第一次见面,我该带什么礼物送给大家?”学生们面面相觑,有的眼睛里闪着亮光。“你们想飞吗?”“想。”声音不是很洪亮,他们对新老师都有着防备,不敢轻易吱声。“我想送给大家一对翅膀,让你们在语文的王国里自由飞翔。你知道这翅膀是什么吗?猜一猜。”“作文?”还是很零星很胆怯的几个声音,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睁得更明亮了。“这对翅膀就叫想象。没有想象可以说没有一切,语文学习中也离不开想象。它能使文字冒出灵气,使语文在生活中显得生动。”我转身板书:希 望 “希望”有学生小声的读着。“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起先还是一片默然,终于有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
2、想到了自己的希望。”“说说你的希望好吗?”“我希望在六年级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有志者事竟成,相信你能成功。”接二连三的有学生说了自己的希望,班级的希望,别人的希望“语文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你还想其他吗?”还是第一个举手的学生想到了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看来这位同学已经得到了老师的礼物。希望大家也积极把这礼物带走。”班级里的气氛开始有所活跃,学生想到的“希望”也越来越多。归纳理解希望的几种用法:一是名词性质,那是一个个目标;二是动词性质,那是你想成就希望的一条条奋斗之路。考虑到好多学生都还没发过言,于是以四人小组,每人用“希望”一词说一句话。而后抽了几个小组,一位坐在第一位的男生,依然笑眯眯地
3、说不出口。“大家对他有什么希望吗?”“希望他能大胆发言!”“希望他吃得更胖一点!”“”就这样,“希望”一词拉开了第一堂课的序幕,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在这里也很想提几个希望。”我把平时的一些常规与要求一一作了交代,并且要求他们以自己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今后突破的目标,以第一次作业的字作为衡量字是否进步的样本,不断超越自我,鹰击长空!9月5日一“读”击起千层浪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课堂花絮沿着红军走过的路是浙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的第一课。单元提示阅读重点为:作者是怎么通过遣词造句来表达思想感情的。(1)阅读全文,整体感悟;(2)找最有表现力的词句反复品味;(3)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整体感知作者作者情感后,我让学生再自由读课文,找自己觉得最有表现里的词句。好多同学都找到了最后一段中的“就这样,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赶上了红军大部队”一句。我就从这句入手研读体会。先请男孩子读,读了以后问女孩子有什么体会,没有反应。我灵机一动,随即有把这句范读,读后再问孩子们的感悟,马上就有学生高高举起了手。学生A:我体会到红小鬼们要赶上红军大部队太不容易了。师:为什么刚才男生读时没感悟到,现在一下子体会到了?生:因为你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等词重读了。在坐的学生也有相同的窃窃私语,显然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也想用朗读来表达这份艰难了。此时的朗读练习非常有效。学生B:我感受到了作者提
5、笔写这些时,想到才十来岁的小鬼们,行了那么远的路真是太不简单了。当时情绪很激昂,心灵也被他们深深地震撼。她的精彩回答生成了阅读的全新视角,带给我意外的惊喜,把读与写适时地结合了。学生C:儿童团员们在追赶的过程中一定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顺水推舟:你们想象一下,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们很活跃,有些困难可以在文中找到依据,我就让他们把相应的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有好些困难是他们联系课文前后内容发散而生成的。如“春天到了,路上会有蛇流动”;“在荒山野岭跋涉,会被树根绊倒,会跌破皮”;“晚上还能听到狼叫声”;“春天是多雨的季节,容易得感冒等疾病”第一次正式与这群孩子学习课文,彼此总因生疏而显得拘泥,在研读
6、中我们终于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带着体会到的感情与课堂上的激情,我再一次和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9月6日午后窗外的眼用完午餐回到办公室,总感觉有窥视的目光,等我抬头,又不见了人影。过了一阵,传来班上的几个男生的对话,似乎就在门口不远,而且他们的目的像是为了希望引起我的注意。我顾自写起了毛笔字,几个探视的头终于从门口和窗口伸了进来,窃窃私语声也让我听得更清楚了,他们就在对我评头论足,关心老师的午间活动是这群孩子的一个习惯和爱好吧。昨天发现一个男生的手指甲特别长,他答应我回家去把它剪了,可我今天依然看到了他那长长的指甲。于是,我就在门口招了一个把那学生请来。他们的好奇心更强烈了,索性大方地堵在了门
7、口。我拿出指甲刀,帮他一个一个地剃了头。说真的当时刚下肚的饭食直往上冒。修理完一只,我发现他的另一手的大拇指的指甲尤其长,不禁问:“养着有什么用?”他说用它来剥豆的。“他要剥毛豆。”不知几时,竟有几个也混进了办公室,在旁边应和着。我就给他留了一部分。他们检举还有的指甲也很长,看来这还将是个长期修理工程。这些关注的目光也许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或许等到我熟视无睹了才会消失。他们的习惯我真不习惯,但也不能恶意地去阻拦。毕竟多份关注也是种幸福,听说上次办公室老师失窃事件就是被这些眼睛洞察到的。本应该老师那慈祥的、亲切的、会说话的眼睛能时刻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而今,就让这些天真的、好
8、奇的、敏锐的眼睛伴随我静静地走过一个个秋日的午后。9月7日“飞”出课文的灵魂飞夺泸定桥一文,从课题入手,学生感悟到重点词应该是“夺”,叙事的确是围绕“夺”铺开情节。然而全文9个自然段却只有第7、8两个自然段直接写夺的过程。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飞”字研读课文,体会感情,让文章的灵魂突现。一“飞”,体会红四团的行军速度之快。在读课文第二大段后,先以“关键”一词为切入点,感受到敌我两军的势力之差距,赶在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的重要性。然后用简笔画板书在20多小时要完成的艰巨任务。学生再细读词句后,七嘴八舌地从各角度感悟到重重困难:(1)饥饿和疲劳,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2)瓢泼大雨,浇
9、灭了火把,路更泥泞,容易掉进大渡河,全身都淋透了;(3)沿路有阻击的敌人我让学生进一步读启发学生思考:增援的敌人和红四团行军的条件一样吗?他们行军的工具一样吗?谁先出发?从文中的词句中找依据。当晚上7点遇到增援的敌人时,他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很明显,学生感悟到白天红四团的行军速度比敌人要快,也就意味着比敌人更加劳累。再从“抛”字感受结果,思考“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的情况下,红四团为何还能“仍旧摸黑冒雨前进”?二“飞”,体会夺下泸定桥的艰难。重点读第六自然段,感受桥的天险,和敌人的疯狂。理解敌人的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中的“飞”字的含义。在夺桥的过程中,敌人又放起火来,
10、这“火”又会给红军战士增加多少困难啊。也许连有翅膀也难“飞”过这水流湍急的天险大渡河,飞进敌人“早已筑好工事”,现在又浓烟滚滚的泸定城啊。学生在一次次地与文本的对话中思维比较活跃,情绪也显得激昂,红四团身上的闪光点是不言而喻的,无需老师再牵强灌输。9月11日了不起的女孩教学回顾与简要反思第一板块: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我引导学生从时间落差上大致了解三部分内容:有这次国际慈善活动引出剪纸作品引出这样一个女孩,然后插叙介绍这是个怎么样的女孩,最后又回到这次活动。对课文倒数第三自然段应该归于第二大段还是第三大段发生了异议。于是通过再读这一节,抓“条件比较苛刻:必须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这一句,随
11、即理解“苛刻、身患绝症”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确定结果。第二板块:我请学生选择先走近这位女孩还是先走近这次活动。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先读这位女孩。于是再认真地读第二大段。先用一句话介绍李欢。“了不起的女孩李欢。”“怎么了不起?”“身患绝症却成绩优异。”“身患怎样的绝症?”学生找出了课文的相应句子,也引导他们结合插图感受。“这绝症将会带给她什么?”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也结合自己的想象谈了好多艰难。第三板块:研读李欢是怎样做到“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用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拼搏得来的。”“那是种怎样的拼搏呢?”一片寂静,我打趣地说:“看来常人真的难以想象,我们都是常人。”而后我给他们讲了小时候所认
12、识的张海迪,他们似乎真的很陌生。也有学生想到了在电视中看到过的身残而志不残的事例。我提及保尔,他们还是睁着一对对好奇的眼睛,我推荐他们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互动中我还是想到了语文课堂到底应该给孩子点什么?在本堂课中其一是“授之以渔”,贯穿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其二还是让学生能自觉与文本对话,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其三那就是让学生走出文本感受到语文更广阔的天;最后还是希望能课后留给学生咀嚼的余味,拓展的天空。另外朗读的训练、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随堂不可缺少的内容。希望能让学生在语文的殿堂里飞得更高!9月12日有“惊呆”而惊呆了不起的女孩一文的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当活动的发起人亨利兰伍福斯看到眼前这件精致
13、的礼物时,他几乎惊呆了。”由此切入:“为什么惊呆?”马上有学生说:“因为这是李欢用几乎瘫痪的手剪成的。”我让学生在仔细读读课文,当时亨利兰伍福斯还没看到李欢呢,完全是因为“这份剪纸作品太精致了。”于是我们从课文第二段的描述中去感受它的精致,感受它的意蕴,再去遐想那出神入化的刀法。也一起被这样一件精致的作品而惊呆,更为李欢的意志、毅力而惊呆。因为李欢每写一个字都要使出吃奶的劲,那么作品上的每一刀又倾注了她多少劲、多少心血啊!再引申:当老亨利知道这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国女孩的作品后,亲眼目睹了李欢后,又怎么惊呆呢?着重阅读最后一段。学生也被惊呆了:这样一位世界慈善活动的发起人,这么一位受人尊敬的老
14、人,却“走到李欢的轮椅前跪下”,还给了她最高的奖励:“在儿童村仅有的两根旗杆中,用一根专挂中国国旗,以表彰这位了不起的中国女孩李欢。”至于课堂上怎样抓重点词句阅读体会感情和指导朗读的,我想大家也许都做得差不多,就不再唠叨了。9月13日你的事情我记着今天第一次习作指导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先审清题意,再明确本次习作的重点把事情经过写具体。我问学生在这两步之间我们还应该做好哪一步。他们一时迷惑,我打了个做衣服的比方,很快就意识到了材料的选择。于是我就请他们尽情回忆所经历的事情。课代表列举了几件,其中说到捉贼记,马上有学生在底下说:“她在五年级的时候也讲过的。”后来一男生饶有兴趣地讲他与哥哥晚上去钓黄
15、鳝,被蛇咬的事,底下又有好些学生跟着他一起说他那经历。我好奇地问:“他这事情以前也讲过吗?”“没有。”“那你们怎么都那么清楚?”“当时他的手肿了好多天”学生的七嘴八舌突然让我心灵一亮:对啊,同窗这么多年了,同学之间相互记得的事情太多了。我继续问:“有没有还没找到材料的同学,你的事情我们大家一定都记得,不妨请众人帮忙找找。”一女生起来说:“老师,我实在没事情可写。”马上有一男生说:“你外婆家不是着过火吗?”她说:“等我回去,火已经灭了呀。”她的同桌提示到:“你昨天不是摔了一跤吗?”“摔跤有什么好写的?”我打破沙锅问到底:“你不妨先把摔跤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听,我帮你参谋参谋。”在我一次次细节的追问下,她觉得也是值得写一写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概就是这道理吧。“你的事情我记着”,千万别忘了你不是个行走在沙漠中的孤旅,你的身边有千百双热情的眼睛在关注着你。多给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一定不会再害怕“无米之炊”!9月15日谈话开启学生作文的金钥匙本次单元习作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位女生第一次写了吸烟,谈了几句吸烟有害健康的话,实在不行,我让她再找个内容重新写一篇,她的第二篇文章拿来了,一看她的篇幅我就不满,再看她的文句,我不禁惊讶:这哪像六年级学生的作文啊!她的原始作文如下: 手骨断了我七岁时,我的手骨断了。那是因为那天,我正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