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5484147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问题及原因李灿元 中教一级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语文读写能力获取的重 要途径是广泛的课外阅读。广泛阅读,能够培养阅读兴趣,扩大视野,开拓思路, 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和鉴赏水平。而对课外阅读的忽视会直接导致学生对语 文学习感到无趣和语文知识的贫乏,从而成为“井底之蛙”。中学生阅读,要继承 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善于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健全中学生的心灵和人格, 实现对人类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正等的认同和维护。同时,教师要有高远 的眼光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斯迪芬德克拉森在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曾提出,“学生自 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

2、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 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这与古人所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谋而合。人生活在世上,只有不断地了解世界,才能不断地去适应这世界,进而去改 造世界,从而能更好地生存、发展。读书,使人通过一扇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户, 看见外面世界的精彩。人是在不断地读书学习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要让 学生“会阅读”仅仅靠课本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去实践。研究表明,人在 18岁之前,阅读对人的影响很大。18 岁以后,人格和价值 观逐渐定型,阅读的影响逐渐减小。中学生这一时期的世界观还没有定型,心灵 处于逐渐丰富的阶段。

3、由于受到理解力的限制,辨别是非和善恶的能力较弱。从 这两点来说,向中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 确的人生道路,是必要和有益的。推荐书目应该选取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著作, 展示人类生活的美好前景,鼓励中学生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以此奠定在人生道路上知识和情感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说过: “爱看书的青年, 大可看看本份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教学实践表明, 语文读写能力的获取,其重要途径还是来自广泛的课外阅读。广泛阅读,能够培 养阅读兴趣,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和鉴赏水平。笔者 经过

4、近一年的阅读课授课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以下探析。一、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1、阅读面窄。不少中学生比较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 训练,对课外阅读分配的时间少,导致阅读面窄,知识面不广。笔者从任教班级 了解的情况是:从学生课外阅读的类别看,小说类、杂志类占 53%,作文选类占 32%,其他占15%。而且,读名著的学生相对较少。在相当多的中学课外读物调 查中可以看出,中学生课外阅读最喜欢的是科幻武侠小说、笑话幽默等休闲轻松 类读物。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学生阅读面较窄。2、阅读的方法不得当。有些学生乐意进行阅读,为了扩大视野,也为了增 长知识,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方法

5、不得当。有的学生在阅读的问题上随意性 太大,无目的、无计划。有时数天不看书,有时一看数小时,或者干脆一口气看 到底,又或者不眠不休。有的学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有书就读,数量虽然很 大,但无仔细咀嚼,看书多而收益浅。最为普遍的是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做读 书笔记。须知,人脑的记忆是有周期性的,只有把知识进行归类,把阅读过程中 遇到的精华内容或摘抄,或概括,或写心得,才能真正通过阅读,吸取书本精华。3、不懂选择阅读的内容。书籍浩如烟海,读哪些书好呢?很多同学感到迷 惘。据从图书室借书登记的情况统计,看小说的最多,看综合类的人次之,其余 还有看影视杂志、娱乐画报、名人传记等,比较零散。当我问他们:

6、“为什么看 这些书报? ”答案五花八门:喜欢看”,遇到这些书就看它”,随便借本来看”. 对于自己为什么选这些内容进行阅读,却少有人去思考。二、中学生缺少课外阅读,其主要原因1、没时间,没精力。多数学生抱怨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整日忙于应 付大大小小的考试,无心、无力、无暇顾及课外阅读。2、家长,老师的反对。家长老师最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阅读课外书 籍被视为不务正业,或受到严厉批评或书籍被没收。甚至连阅读报刊、杂志的权 利也被完全剥夺。3、没兴趣。有的学生能忙里偷闲读点东西,但主要为放松消遣,愿意读点 通俗读物,对于严肃读物或经典书籍觉得疏远、隔膜,读起来费劲,没兴趣。4、不知如何读。有的

7、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渴望读点好书,但面对书海感 到茫然,不知选择什么书来读,怎样读,不少学生尝试过后觉得无成就感,于是 又放弃了。具体看来,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两大硬伤:无趣和 贫乏。“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 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 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 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 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闭塞中压抑了学生学 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抑制了学习的兴趣。在

8、许多地方,语文课竟成为 学生反感和不受欢迎的课,被学生戏称为“主课中的副课”。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 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另外,忽略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大 多患有“贫血症”,从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是同样的答案,作文中总是同样的思 路同样的材料,甚至是同样的假话、空话和套话,孰不知这一恶果的酿造正是源 于我们自身的失误。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 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 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 ”“多读”“广博”正 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 外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