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5483901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井施工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沉井施工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沉井施工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沉井施工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沉井施工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井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井施工专项施工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嘉兴市长水路 3#污水泵站(亚欧路)连接管工程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沉井施工方案编制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人:(项目经理)审批人:(单位技术负责人)编制单位:浙江协和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1 年 11 月 5 日沉井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亚欧路污水管工程管道采用顶管法施工,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均采用沉井方式施工,沉井采用 C30 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 P6,井壁厚 600mm。具体数量如下:序井身尺寸设计井管内底井深沉井底板沉井刃设计沉井井号工作井类型脚底标号mm顶标高 m标高 mm标高m顶板标高 m高 m1亚欧路顶管接收井4500*30002.859-3.

2、8666.7256.725-5.8502.000W012亚欧路顶管工作井兼7500*30003.600-4.0007.6007.015-6.1501.200W02闸门井3亚欧路顶管工作井7500*30002.890-4.8947.7847.784-7.0502.000W034亚欧路顶管接收井4500*30002.890-5.0007.8907.890-6.9502.000W045亚欧路顶管工作井7500*30002.835-2.5785.4135.413-4.6502.000W056亚欧路顶管接收井4500*30002.770-2.6465.4165.416-4.6502.000W067亚欧路

3、顶管工作井7500*30002.784-2.7725.5565.556-5.0002.000W078亚欧路顶管接收井4500*30003.068-4.7867.8547.854-6.9502.000W08二、施工工艺根据地质勘察报告, 顶管工作井 W02沉井将穿越 1.6 0.30 的粉质粘土层、0.30 -1.70m 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1.70-6.00m的粉质粘土层,最终沉入粉砂夹土层;W03沉井将穿越 2.06 -0.34m的粉质粘土层,最终沉入粉砂夹土层; W05沉井将穿越1.68 -0.22m 的粉质粘土层, -0.22-2.12m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最终沉入粉质粘土层; W07

4、沉井将穿越 1.87 0.07m 的粉质粘土层、 0.07 -1.83m 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1.83 -6.03m的粉质粘土层,最终沉入粉砂夹粉土层;顶管接收井W1沉井将穿越1.77 0.37的粉质粘土层、 0.37 -1.43m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1.43 -5.33m的粉质粘土层,最终沉入粉砂夹土层;W04沉井将穿越 2.08 0.38m 的粉质粘土层, 0.38 -1.42m 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1.42 -4.52m 的粉质粘土层,最终沉入粉砂夹粉土层; W06将穿越 1.91 -0.19m 的粉质粘土层, -0.19 -2.09m 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最终沉入粉质粘土层; W

5、08沉井将穿越 1.7 -0.9m 的粉质粘土层, -0.9 -5.80m 的粉质粘土层、最终粉质粘土层。根据据沉井的高度,穿越土层状况和周围环境条件,确定亚欧路顶管工作井 W03沉井采取分节制作、一次下沉和不排水下沉法施工、水下封底的施工方案;亚欧路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 W01、 W02、W04、W05、W06、 W07、W08沉井采取分节制作、一次下沉和排水干挖土、干封底的施工方案。排水法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沉井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定井位基坑施工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施工第一、第二节沉井制作打设轻型井点沉井下沉 C15 素砼垫层钢筋混凝土封底顶板等施工。不排水法顶管工作井沉井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

6、放样定井位基坑施工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施工第一、第二节沉井制作沉井下沉 C20 砼水下封底钢筋混凝土封底顶板等施工。三、施工方法1、基坑开挖顶管工作井基坑底平面尺寸 6.2m 10.7m,基坑上口尺寸为 12.0m16.5m,顶管接收井基坑底平面尺寸 6.2m7.7m,基坑上口尺寸为 12.0m13.5m,开挖深度均为 3.0m。沿基坑四周设置 300mm400mm排水明沟,在东南角设一个集水井,排除坑内积水。2、砂垫层、素混凝土垫层施工(以顶管工作井为例)素混凝土垫层为C20 混凝土浇筑,宽度B 为 600mm(刃脚宽度400mm,每边各加100mm),厚度为 150mm。2.1 、W02、W

7、05、 W07沉井砂垫层厚度计算(第一节沉井制作高度h 为 3.6m):第一节沉井每米荷载G=0.6m3.6m1m 26.0KN/m3=56.2KN砂垫层面平均压力P=GB1m=56.2KN0.6m1m=93.7KPa地基承载力 f=70KPa(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淤泥质粉质粘土地质承载力数据)地基承载力须满足以下公式:f P=G (B2htg22.5 ) 1mh=(G f-0.6)( 2htg22.5 ) =(56.2 70-0.6) ( 2 0.558 )=0.18m砂垫层厚度取 0.3m 可满足地质承载力要求P=G (B2htg22.5 ) 1m=56.2(0.6 20.3 0.558)=6

8、0.1KPa复核结论: P=66.1KPa f=70KPa, 砂垫层厚度为 0.3 米能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要求。2.2 、W03沉井砂垫层厚度计算(第一节沉井制作高度h 为 4.5m):第一节沉井每米荷载G=0.6m4.5m1m 26.0KN/m3=70.2KN砂垫层面平均压力P=GB1m=70.2KN0.6m1m=117.0KPa地基承载力 f=95KPa(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粉质粘土地质承载力数据)地基承载力须满足以下公式:f P=G (B2htg22.5 ) 1mh=(G f-0.6)2htg22.5 =(70.2 95-0.6) 2 0.558=0.15m砂垫层厚度取 0.2m 可满足地

9、质承载力要求P=G (B2htg22.5 ) 1m=70.2(0.6 20.2 0.558)=85.3KPa复核结论: P=85.3KPa f=95KPa, 砂垫层厚度为 0.2 米能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要求。砂垫层满铺,摊铺时要浇水,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砂垫层摊铺达到要求后,做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做成“凸”形台阶状,总厚度为 15cm,上台阶 5cm,下台阶 10cm,上台阶宽度同刃脚宽度 40cm,沉井刃脚外侧下台阶宽度 150mm,沉井刃脚内侧下台阶宽度刃脚斜面 350mm加 150mm,总宽度为10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0 砼。3、沉井结构制作根据设计及本工程施工要

10、求,井体总高度为6.65 9.05m , 沉井分二节制作,一次下沉。W1、W02、W05、 W6、W07沉井制作高度:第一节沉井制作高度为3.6 米;第二节沉井制作高度为2.75 3.95 米;W03、 W4、W8沉井制作高度:第一节沉井制作高度为4.5 米;第二节沉井制作高度为4.15 4.25 米;3.1 沉井钢筋工程沉井钢筋现场设加工场成型制作,井壁钢筋分二次绑扎接高, 16 以上钢筋采取闪光对焊工艺接长,绑扎时接头相互交叉。井壁双层钢筋用10 钢筋撑脚把网片撑开。钢筋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定,绑扎钢筋时应采用撑件将二层钢筋位置固定,保证钢筋设计间距。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应在

11、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施工。3.2 沉井模板工程沉井制作模板采用复合模板及钢管围檩, 对拉止水螺栓为 14mm圆钢,外脚手架与模板竖围檩连接,但能上、下滑动,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沉井下沉影响模板安全性。由于沉井总高度6.65 9.05 米,井身混凝土分二节浇捣,模板同样分二节安装。井筒模板采用 18mm复合模板、48 水平环型钢管及垂直立管和 14 止水螺杆互相搭配,以保证模板的稳定、牢固、密封。螺栓间距为 500mm,固定模板用的对拉螺栓中间设置止水片, 并焊接牢固,在割除

12、外露螺栓时需凹入混凝土 2-3cm, 并用防水砂浆二次抹平,第二次表面抹平掺入膨胀水泥,确保对拉螺栓处不渗漏。井身内模支架采用 48 钢管支撑。 钢管支架必须架设稳固, 采用对撑支架, 与模板架立钢管可靠连接,增加内模的稳定性。3.3 混凝土、养护及拆模根据进度及质量要求, 采用 C30商品混凝土泵送, 抗渗等级 P6,坍落度 1016cm,汽车泵输送,浇筑时每层高度不宜超过1.0m ,并按顺序均匀的进行。提供的商品混凝土,要确保混凝土的连续供应,避免产生冷缝,引起渗漏。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采用机械振捣时,插入振捣器插入间距不应超过有效半径1.5 倍。要避免欠振、漏振和过振。在施工缝和埋设件附近振捣密实。应避免振捣器触及模板、止水带、和埋设件等。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加强养护,加盖草包及浇水湿润, 并确保带模养护时间, 拆模后外侧立面包裹塑料薄膜养护。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发白,至少养护七天以上。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及污染。在拆模时,应注意时间和顺序。拆模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后的34 天内进行,过早或过晚的拆模对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