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5479822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方法及概念1. 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与化学合成抗菌药物。 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其他微生物作用的 活性物质。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是完全由化学方法得到的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等。2. 根据抗菌效果分类: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杀菌剂:能将细菌迅速杀灭的抗菌药物。包括0-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喹诺酮类。 抑菌剂: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林可霉素类、磺胺类。“杀菌”和“抑菌”是相对的,对极敏细菌,应用较大剂量抑菌剂,则血清和组织中的药 物浓度也足以杀灭细菌;而低浓

2、度的杀菌剂对较不敏感的细菌也只能起到抑制作用。3. 根据药动、药效学参数分类: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药物的抗菌活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治疗关键是在保证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药物的 C 。max常用药物: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两性霉素 B。 给药次数:原则上为一日 1 次给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药物的疗效与浓度大于 MIC 的时间有关。 到达临界浓度后,药效不再随浓度增高而增强。治疗关键是%T 为40%-60%。MIC给药次数:原则上为一日多次给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短PAE)包括: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曲南、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

3、、克林霉素、噁唑烷酮类。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长PAE)包括: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康唑、阿奇霉素。 抗生素后效应(PAE):为评价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 浓度下降到低于 MIC 或已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PAE理论:确定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应根据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从而可延长给药间隔,减少药物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并可降 低治疗费用。4.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分类: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

4、药物。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 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 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抗菌药物 预防感染的指证。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 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 抗菌

5、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 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 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磷霉素、糖肽类和0-内酰胺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敏感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受到抑制后,细胞壁缺损,菌体内 部高渗,水分不断进入,引起菌体膨胀、破裂而死亡。2损伤细胞膜:包括两性霉素B、多黏菌素和制霉菌素等。 以上药物可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的氨基酸、蛋白质及离子等物质外漏

6、而发挥抑 制或杀灭真菌的作用。3. 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细菌蛋白质合成包括起始、肽链延长和终止3 个阶段,在胞浆内通过核糖体循环完成,抑 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分别作用于蛋白质合成的不同阶段,发挥抗菌作用。起始阶段:氨基糖苷类阻止30S亚基和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肽链延长阶段:四环素类与30S亚基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与其A位结合,肽链形成受阻 而抑菌;氯霉素、克林霉素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大环内酯类抑制移位酶,从 而阻止肽链的延长。终止阶段:氨基糖苷类阻止了终止因子与A位结合,使肽链不能从核糖体释放出来,使核糖 体循环受阻,而发挥杀菌作用。4. 抑制细菌核酸代谢:喹诺酮类、利福平、磺胺类及其增效剂。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W,抑制敏感细菌的DNA复制,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磺胺类药物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类似物,可与其竞争二氢蝶酸合酶,阻碍二氢叶酸的 合成;甲氧苄啶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四氢叶酸的合成。二者合用,依次抑制二氢 蝶酸合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起到双重阻断的作用,抗菌作用增强。利福平能抑制细菌DNA依赖的RNA聚合酶,阻碍mRNA的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