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5477773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夏之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华夏之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华夏之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华夏之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夏之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夏之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 2010 年 9 月 日教学内容华夏之祖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技能: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情感:通过

2、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第一,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子目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一个难点问题。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对黄帝等先祖人物都比较了解,但是还局限于传说的成分,缺少科学层次的分析教具学具:教材、教参、练习册、多媒体课件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这节课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过程,非常重要预习设计预习提纲:1.知道远古传说时期英雄人物的伟大实际,如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禅让传说等2理解禅让制度的运行,机器代表性

3、人物3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预习作业:学程导航“请你思考”填空题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学生讨论回答: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尤其是黄帝,他为中华文明的兴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而海外华人也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学程预设导入新课: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已经对远古人类的产生发展及其生产生活情况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我们所了解的这些情况都是从考古发掘中得到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远古社会的历史。这就是传说中的历史。请同学们列举一些传说人物?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学生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讲述与炎帝、黄帝有关的神话传说,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

4、行归纳。1、打败蚩尤部落,炎黄结成部落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2、修建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3、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黄帝为中华文明的兴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养蚕缫丝,发明历法,制造医药等等,这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因为,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

5、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多媒体展示祭黄帝陵时的照片以及毛泽东和孙中山对黄帝的评价,并进而提问: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的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贡献?仔细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右面图片展示的主题是什么?(2)你觉得这幅图片反映的哪些内容是可信的?哪些具有神话色彩?并说明理由。(3)“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在学生讲述的基

6、础上,教师重点分析以下几个问题: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交接权力的,这是一种民主选举首领的办法;推选出的首领没有特权;只有道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能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部落联盟会议推选;禅让制部落联盟首领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互相进行斗争;不一致;因为课本上介绍的是,这些部落首领具有自己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古代的很多传说,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需要通过各种资料进行论证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都很值得学习。学程预设在古史传说中,继黄帝以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根据小组活动任务的安排,让学生讲述有关尧舜禹的传说。请学生阅读下列材料

7、,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大家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材料三: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回答:(1)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当时部落联

8、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跟课本的说法是否一致?为什么?(3)通过以上材料与课本内容的对照,你得到什么认识?(4)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大禹通过治水获得了威望,在经历禅让制度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之后,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自己的权力,变成了手握生杀大权的国王,并且着重培养自己的儿子启,逐渐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朝。学生回顾前两节教学内容和本节学习内容分组讨论,得出答案。生产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氏族贵族早期奴隶主 战俘、犯罪平民早期奴隶教师发动学生依据教材讲述夏朝的建立,要特别强调: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9、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结束和奴隶社会的开始;夏朝的建立顺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的进步教师提问:在本节学习中,我们了解了黄帝、尧舜禹等人的事迹和贡献,那么这些古史传说是否真实呢?你能否结合前两节所学内容,将考古学上的历史和传说中的历史相对应呢?课堂小结 在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黄帝、尧舜禹等人的传说事迹和贡献。以上内容来源于古史记载和神话传说,但其中许多内容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远古传说的真实性;禹建立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是历史的进步,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奴隶社会时期。作业设计课堂作业:“合作探究”考古发掘和历史传说对于了解没有文字的历史有何作用尝试训练:6总结上古先贤的优秀品质课后作业:学程导航相关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