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547708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反思蓬莱中学 杨瑞一、学生分析及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八年级的学生,从年龄特点看: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厌倦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从知识储备上看:他们已经掌握了三角形有关知识,如三角形内角和、三边关系、三条重要的线,也已掌握了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如对称轴的确定、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从技能水平上看:他们已经初步具有自主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活动参与”模式。本课主要是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活动中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故选用“活动参与”教学模式。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

2、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具有初步的探究学习经验。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直线垂直的重要工具,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这节课的重点;同时,对“三线合一”性质的理解和运用,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是这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我充分创设问题情境,解决问题;为了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经历动手折纸、动手画图、对比分析、提出猜想、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等活动,加以化解。三、教与学的方式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

3、学理念,我主要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教与学的方式,确保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为了更好地启发、感染和调动学生,提高教学效率,我采用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教学方法上,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特别是在探究”三线合一“的性质时,老师给出探究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在教师努力营造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在教师努力营造出的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课堂氛围中,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勤于动手、善于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通过不同

4、小组的不同方法的互相渗透,成功的获取了知识。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是主动的、愉快的,学生在展示自己探究的结论时是喜悦的、自豪的。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手段,以及让学生动手做折叠纸片,创设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发展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四、谈谈教后感反思 令人遗憾的是本节课由于安排一课时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容很多,课堂容量很大。教学设计中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有点少,导致学生可以发现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时间提出问题太少,长此以往的“后遗症”是学生问题意识的淡化。而在探索问题的关键时候,本人也缺乏耐心急于把思路给出,这是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学生将因此产生思维惰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