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基本常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547651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基本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污水处理基本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污水处理基本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污水处理基本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污水处理基本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基本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基本常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水处理基本常识一、污水处理常识(一)我国水资源概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 2.53 左右,其中近 70 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 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 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据研究,从水循环的观点来看,全世 界真正有效利用的淡水资源每年约有 9000 立方千米( 1 立方千米 =10 亿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 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来衡量, 则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排

2、名在第一百一十名之后。缺水状况在 中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 670 个城市中,一 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一百一十多 个。(二)水体污染及分类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入水域,超出了 水体的自净 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 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 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 和水体的功能,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水体自净:指受污染的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 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自然界中的水体污染,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各种污染类别。从污染成因上划分,可以分为自

3、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是 指由于特殊的地质或自然条件,使一些化学元素大量富集,或天然植 物腐烂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或生物病原体进入水体, 从而污染了水 质。人为污染则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包括生产性的和生活性的)引起 地表水水体污染。从污染源划分,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称为污染源。点污染是指污染物质从集中的地点(如工业废水及生活 污水的排放口门)排入水体。它的特点是排污经常,其变化规律服从 工业生产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 它的量可以直接测定或者 定量化,其影响可以直接评价。而面污染则是指污染物质来源于集水 面积的地面上(或地下),如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灌排后常含有

4、农 药和化肥的成分,城市、矿山在雨季,雨水冲刷地面污物形成的地面 径流等。面源污染的排放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时断时续,并与气象 因素有联系。从污染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 染。物理性污染是指水的浑浊度、温度和水的颜色发生改变,水面的 漂浮油膜、泡沫以及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增加等;化学性污染包括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污染, 如水中溶解氧减少, 溶解盐类增加, 酸碱度发生变化或水中含有某种有毒化学物质等; 生物性污染是指水 体中进入了细菌和污水微生物等, 主要来源于动物粪便和某些工业废 水,尤其是医院污水。事实上,水体不只受到一种类型的污染,而是同时受到多种性质的污染

5、,并且各种污染互相影响,不断地发生着分解、化合或生物沉淀作用。(三)工业废水及生活废水的定义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 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 染物。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水。生活废水:指的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泄的洗涤水。废水其实只有 很少一部分经过处理 ,大部分都是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了河流。(四)污水处理分级按处理程度的不同,废水处理系统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 深度处理。一级处理只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以物理方法为主,处理后的废 水一般还不能达到排放标准。 对于二级处理系统而言,一级处理是 预处理。二级处理最常用的是生物处理法,它

6、能大幅度地除去废水中 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使废水符合排放标准。但经过二级处理 的水中还存留一定量的悬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机物、溶解 性无机物和氮磷等藻类增值营养物,并含有病毒和细菌。因而不能满 足要求较高的排放标准,如处理后排入流量较小、稀释能力较差的河 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来水、工业用水和地下水的补 给水源。 三级处理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 氮及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病原体等。废水的三 级处理是在二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化学法(化学氧化、化学 沉淀等)、物理化学法(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种“

7、深度处理”方法。显然,废水的三级处理耗资 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资源。(五)水质污水所含的污染物质千差万别,可用分析和检测的方法对污水中的污 染物质作出定性、定量的检测以反映污水的水质。国家对水质的分析和检 测制定有许多标准,其指标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类。1. 物理性指标温度许多工业排出的废水都有较高的温度,这些废水排放水体使水温升 高,引起水体的热污染。水温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对水资源的利用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减少。这样,一方面水中溶解氧减少 另一方面水温升高加速耗氧反应,最终导致水体缺氧或水质恶化。色度色度是一项感官性指标。一般纯净的天然水是清澈透明的,即无色的。 但带

8、有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等有色污染物的污水呈现各种颜色。将有 色污水用蒸馏水稀释后与参比水样对比,一直稀释到二水样色差一样,此 时污水的稀释倍数即为其色度。嗅和味嗅和味同色度一样也是感官性指标,可定性反映某种污染物的多寡 天然水是无嗅无味的。当水体受到污染后会产生异样的气味。水的异臭来 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不同盐分 会给水带来不同的异味。如氯化钠带咸味,硫酸镁带苦味,铁盐带涩味, 硫酸钙略带甜味等。固体物质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物质(DS)和悬 浮固体物质(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 (DS),滤渣脱

9、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 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将固体在600C的温度下灼烧,挥发 掉的量即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溶解性固体 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的量,挥发性固体 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量。2. 化学性指标有机物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 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这 些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故属耗氧污染物。耗氧有机污 染物是使水体产生黑臭的主要因素之一。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较复杂,现有技术难以分别测定各

10、类有机物 的含量,通常也没有必要。从水体有机污染物看,其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 溶解氧。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 OC) 指标来反映水中需氧有机物的含量。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 量称为生化需氧量(以mg/L为单位)。它反映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 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生化需氧量愈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污染物愈多。 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 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污水的生化需氧量通常只指第一阶段有机物生物氧化 所需的氧

11、量。微生物的活动与温度有关,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 20C 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一般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需20 天左右才能基本上 完成第一阶段的分解氧化过程,即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至少需20 天时间,这在实际工作中有困难。目前以 5 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 时间,简称5 日生化需氧量(用 BOD 表示)。据实验研究,一般有机物的 55 日生化需氧量约为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的70左右,对其他工业废水来 说,它们的 5 日生化需氧量与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之差,可以较大或比较 接近,不能一概而论。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 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

12、)表示。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 中有机污染物愈多。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以高锰酸 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或简称0C。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Mn得的值称COD,或简称COD。如果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则化Cr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说,重铬酸钾化学 需氧量与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之差,可以粗略地表示不能被需氧微生物分 解的有机物量。无机性指标 植物营养元素 污水中的N、P为植物营养元素,从农作物生长角 度看,植物营养元素是宝贵的物质,但过多的N、P进入天然水体却易导 致富营养化。“富营养化”一词来自湖沼学。湖沼学家认为,富营养化是湖泊衰 老的

13、一种表现。湖泊中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增加,导致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 主要是各种藻类的大量繁殖,使鱼类生活的空间愈来愈少。藻类的种类数 逐渐减少,而个体数则迅速增加。通常藻类以硅藻、绿藻为主转为以蓝藻 为主,而蓝藻有不少种有胶质膜,不适于作鱼料,有一些是有毒的。藻类 过度生长繁殖还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的急剧变化。藻类在有阳光的时候,在 光合作用下产生氧气;在夜晚无阳光的时候,藻类的呼吸作用和死亡藻类 的分解作用所消耗的氧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从而严 重影响鱼类生存。在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过程中,也有可能使某些湖泊 由贫营养湖发展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发展为沼泽和干地。水体富营养化现 象除发生

14、在湖泊、水库中,也发生在海湾内,但在有水流动的河流中发生 较少。水体中氮、磷含量的高低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就污水对 水体富营养化作用来说,磷的作用远大于氮。 pH值 主要是指示水样的酸碱性。pH7是酸性;pH7是碱性。一 般要求处理后污水的pH值在69之间。天然水体的pH值一般为69, 当受到酸碱污染时pH值发生变化,消灭或抑制水体中生物的生长,妨碍 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若天然水体长期遭受酸、碱污染,将使水质逐 渐酸化或碱化,从而对正常生态系统产生影响。3. 生物性指标细菌总数水中细菌总数反映了水体受细菌污染的程度。细菌总数不能说明污染 的来源,必须结合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水体污染的

15、来源和安全程度。大肠菌群水是传播肠道疾病的一种重要媒介,而大肠菌群被视为最基本的粪便 污染指示菌群。大肠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样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明有 肠道病菌 (伤寒、痢疾、霍乱等)存在的可能性。(六)污水出路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为防止污染环境,污水在排放前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处理。污水 的最终出路有:排放水体;处理后回用。1. 排放水体排放水体是污水的传统出路。从河里取用的水,回到河里是很自然的。 污水排入水体应以不破坏该水体的原有功能为前提。由于污水排入水体后 需要有一个逐步稀释、降解的净化过程,所以一般污水排放口均建

16、在取水 口的下游,以免污染取水口的水质。2. 污水回用水资源缺乏是全球性问题。经过处理的城市污水被看作为水资源而回 用于城市或再用于农业和工业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质净化手 段增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数量和领域也逐渐扩大。总之,城市污水应 作为淡水资源积极利用,但必须十分谨慎,以免造成患害。污水回用应满足下列要求:对人体健康不应产生不良影响;对环 境质量和生态系统不应产生不良影响;对产品质量不应产生不良影响; 应符合应用对象对水质的要求或标准;应为使用者和公众所接受; 回用系统在技术上可行、操作简便;价格应比自来水低廉;应有安全 使用的保障。城市污水回用领域有以下几个方面:城市生活用水和市政用水 供水 此类回用水易与人直接接触,对细菌指标和感官性指标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