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1MB
约53页
文档ID:465462981
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第1页
1/53

北京市地方标准DBJ01—XXI2005(征求意见稿)2005^4

鉴于目前节能形势紧迫,为切实实施节约能源,本标准将主要的、易于解决的问题先行解决,待时机成熟后,再制订更为科学的标准1.(12本实施标准适用丁•北京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本实施标准不适用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02-2004)已经涵盖的住宅和其它居住类建筑条文说明:房屋建筑划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的范围非常广泛,包含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用房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CB5OXXX-2005)是在主要针对大中型商场、高档办公建筑、高档旅馆饭店等几类建筑进行能耗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有别于上述几类建筑共性特征的其它公共建筑,也应该针对自身特点,合理地加以执行由于本市已经发布实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3J01-602-2004),故本实施标准不适用于上述标准已经涵盖的住宅和其它居住类建筑其它居住类建筑中的旅馆,是指二星级及以下等级的小型旅馆三星级及以上的高档旅馆饭店,应该执行本实施标准1.(13应按本实施标准进行建筑节能设计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采暖、空调、通风设备和系统的能效比、充分利用鬥然通风、余热回收等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舒适参数条件下,有效地降低供暖、通风、空调的总能耗。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明确了公共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公共建筑能耗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用能源消耗由于已发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照明节能的具体指标及技术措施,应执行该标准的规定,因此本实施标准仅涉及对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通风、空调的节能要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XXX—2005)提出的节能目标,是以1980年典型公共建筑为比较基础,达到50%的节能率本实施标准在许多环节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节能率会有所提高由于对节能幅度进行比较时,其基础的界定较为复杂,本实施标准直接提出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而不规定节能幅度的具体指标1.(14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实施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本实施标准对北京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有关的建筑与建筑热工、采暖、空调、通风设计中应予控制的指标和措施,作出了规定,但公共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专业均制定了相应标准所以,节能设计除执行本实施标准外,尚应不低于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本实施标准主要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0350019-2003)中有关采暖、空调、通风工程设计节能的条文,本实施标准不另重复,也应该遵守。

2术语2(11透明幕墙transparentcurtainwa11可见光可H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2Q2可见光透射比visibletransmittance透过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2a3建筑物体形系数(SShapecoefficientofbuilding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而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而积中,不包扌舌地而的而积2(1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methodologyforbuildingenvelopetrade-offoption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2(14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methodologyforbuildingenvelopetrade-offoption2(15窗墙面积比Arearatioofwindowtowal1某一朝向的外窗总而积与同朝向的墙而总面积之比同朝向的墙面总而积为建筑立而而积2(16遮阳系数(SO实际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透过35透明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之比值。

无因次2Q7参照建筑Referencebuilding采用Ifl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时,作为计算Ifl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用的虚拟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值2Q8设计建筑Designedbuilding止在设计的、需要进行节能设计判定的建筑2Q9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和外墙平均传热系(&)Overa11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buildingenvelopeandaverage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outer-wal1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与热桥部位传热系数按照而积的加权平均值,为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单位为W/(m・K)o2Q10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空气调节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机组风机,输送单位风量风机耗功量单位为W/&i・H4)2(111耗电输热比(EHR)ratioofelectricityconsurptiontotransferiedheatquartity在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全日理论水泵输送耗电量与全日系统供热量的比值。

无因次2(112输送能效比(ER)供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的轴功率与所输送的显热交换量之比值2(113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数(COP)refrigeratingcoefficientofperfonrance在名义工况下,制冷机的制冷量与其净输入能量之比2Q14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EV)integratedPartLoadValue用一个单一数值表示的空调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丁•机组部分负荷时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计算获得根据国家标准《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工商业用和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Ca/T1843Q1—2001)》确定部分负荷下运行的测试工况;根据建筑类型、我国气候特征确定部分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值4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41建筑设计41.1建筑总平面的规划布置和平而设计,应有利丁•冬季日照和避风、夏季和其它季节减少得热和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文说明:建筑规划设计对建筑能耗有垂要影响,要对建筑的总平而布置、建筑平、立、剖而形式、太阳辐射、自然通风等气候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冬季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辐射热駅和减少热损失,夏季和其它季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得热和利用自然能降温冷却,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1.2建筑的主体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最多频率风向(北向、北北西向)和夏季最大日射朝向(西向)条文说明:根据北京地区的全年各季节日照条件和风向,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建筑主体朝向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冬季采暖能耗约增大5%夏季供冷负荷或遮阳设施建设费用将增大更多北向房间在冬季得不到日射热量而且受冷空气渗入影响较大,而西向房间在夏季日射热量虽与东向房间相同,但因与室外最高温度等因素重合,瞬时负荷会明显大于东向房间,不仅增加能耗,热舒适度也较差,因此,主要房间应尽可能避开这两个朝向41.3按照建筑物围护结构能耗占全年建筑总能耗的比例特征,划分为以下两类建筑:1单幢建筑面积大于20000m的全空气调节建筑为甲类建筑如大中型的商业大厦、办公楼、旅游旅馆、综合楼、体育馆等2其它为乙类建筑如学校教学楼、小型办公楼、中小型医疗建筑、会所等条文说明:由于公共建筑的范围非常广泛,各类公共建筑的差别很大例如:有建筑面积达数万、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平方米以上、高层、体形系数较小、内区面积和内部发热量较大、设置全年舒适性空调系统的大型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或综合楼,也有建筑面积仅数百平方米、低层、体形系数较大、内部发热量较少、仅设置散热器采暖系统或分体式房间空调器的小型建筑。

显然,其建筑热工特征会有较大的差异由于公共建筑类型很多,细分又过于繁琐,因此暂分为两类甲类建筑在釆暖和供冷能耗中,围护结构因素所占比例较小,如果设有全年舒适性空调系统,与围护结构无关的因素如内部发热、新风的加热和冷却等,常会占主要比例,因此不能简单地采用降低墙体、屋面、窗户的传热系数,增加保温隔热材料厚度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北京地区夏季夜间大部分时间室外温度都低于室内设计温度,统计表明,北京市5月至9月共153天3672小时中,室外温度低于24°C的小时数约为1794小时,低于23°C约为1539小时,对夏季夜间向外散热很有利,能降低夜间停止供冷的办公、商业等建筑的外区供冷负荷个别办公楼工程计算结果表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时,对全年能耗影响很小,而传热系数过低,建筑投资会大大增加乙类建筑在采暖和供冷能耗中,围护结构因素占有主要比例,大幅度降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能明显降低能耗,特别是采暖能耗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特征,仅设置采暖设备的一般公共建筑,应该是主要控制冬季的釆暖能耗,适当兼顾夏季的空调能耗,而设置全年舒适性空调系统的大型公共建筑,则应该统筹衡量采暖和供冷的全年能耗因此,本实施标准在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设计节能标准》(0350XXX---2005)的基础上,提出从宏观上划分建筑热工特征不同的两类建筑概念。

41.4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宜大于(14条文说明:体形系数是表征建筑热工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建筑物的层数、体量、形状等因素有关在建筑物的釆暖耗热量中,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占有很大比例,建筑物体形系数越大,即发生向外传热的围护结构面积越大因此,在考虑采暖能耗因素时,应在满足建筑诸多功能因素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建筑体形的凹凸或错落,降低建筑物体形系数甲类建筑的体量规模较大,其体形系数一般均小于04而且围护结构对能耗的影响较小,因此对甲类建筑的体形系数不作严格规定乙类建筑的体形系数对能耗的影响较大,但本标准对乙类建筑传热系数的规定已经很严格,而且增加了对体型系数较大时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的规定,可以避免进行权衡判断,简化计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