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钢变形实验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542849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槽钢变形实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槽钢变形实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槽钢变形实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槽钢变形实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槽钢变形实验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槽钢变形实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槽钢变形实验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槽钢变形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求出槽钢所受载荷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材料和设备:10号槽钢;XL-2118C静态电阻应变仪三实验方案:1、贴片方案LIL2於战变片。脱寺片马应童片2一-二可亍莒:斗F=F弓通过讨论与分析我们小组决定贴 6 个应变片,应变片 1,2 贴在 y-y 中性轴 面与上翼板的交线上,图中所标注距离为15.2mm;应变片3,4贴在x-x中性轴 面与腹板的交线上,图中所标注距离为h/2=50mm;应变片5与该轴线呈45度角, 应变片6与该轴线呈135度角;用于求出扭转时的切应力。图中L2为已知,L2 取 24cm。2、理论计算:首先将加载的力分解成 F ,F ,F

2、 ,F ,F 分别简化到槽钢的弯曲中心计算,x y z x y下面均默认是通过这种方式计算。 F 简化到槽钢形心计算,由于其在截面产生 z的弯矩较小,故将其忽略不计。计算扭矩时,再讨论从施力点到弯曲中心的距离应用弯曲正应力公式:故由F ,F ,F产生的正应力分别为:(1)(2)fff(3)fff故总的正应力为:(4)由上述结果,可以计算出槽钢上各点正应力的理论值.1、相关实验计算:由于本实验中贴片均在各自所在面中性轴上,所以 F 对贴片 1,2 没有应力产生, x而F对贴片3, 4也没有应力产生。但是轴力F对贴片1, 2, 3, 4均有应力产 yz生。故贴片 1,2 的弯曲应力可知:M 二 F

3、 L (7) M 二 F (L + L )(8)1 y 12 y 12Mx FMx Fb 二 + r (9) b 二M + r (10) M = F L (11) M = F (L + L )(12)3 I A4 I A3 x 14 x 12yy联立(5)(6)(7)(8)四个方程可得:b -b IF = 2+ xy y L2(13)b -b L A=b A 2111L2(14)联立(9)(10)(11)(12)四个方程可得:b b IF =34 (15)x x L2联立(9)(14)(15)三个方程可得:L =312 (16), 其中 L = 24mm1 b b b +b24321而由广义胡

4、克定律(以应变片 1 为例): =丄(b Ub ),b近似为零;1 E x y y所以 =21,即b = E,应变片2,3,4同理。1 E11由此可以求出L,便可以知道加力点到贴片1的水平距离。1由力的合成定理得:F =F 2 + F 2 + F 2(17)xyz而加力点到贴片 1 的沿 x-x 方向的距离则由扭矩求得,方法如下: 槽钢截面最大切应力:T-8T =max (18)maxIt它发生在横截面上壁厚最大的狭矩形长边边缘上。T为整个横截面的扭矩。 对于槽钢:面求整个截面的扭矩:将 F , F 向弯曲中心简化得到: xy公式为:T 二 M + M (19)e1e 2M 二 F - H (

5、20)e1yhM = F (21)e 2x 2目的是为了求出H;先可以通过应变片5, 6求出工。对 5,6 处进行应变分析:(将其分成纯扭和纯拉)由上图:CT= T +, c = T + 45 2 135 211c& = (c -DC )二一 (1+U)T + (1 -U)45 E 45135 E211&= (c-Uc ) = 一 - (1 +U)T + (1 -U)135 E 13545 E28-8= (1+U)T45135 EE其中 E=206GPa U = 0.31E(8 -8 )即有:T =45 屛2(1+u )联立(18)(19)(20)(21)则有:T I h4 - F 6 x 2

6、H =maxFy其中 I 为已知,t6= d = 5.3mm。max求出L和H后,便可以求出加力点的位置;而力的大小由F = F2 + F 2 + F2便可求出。xyz4、最大许用载荷的确立: 槽钢为Q235钢,c = 216MPa。用第四强度理论对其进行校核。c =、;c 2 + 4t 2M F ?式中:c = ?FW7.8 x10-6W 是由查表得出的。而对于剪应力的计算:公式:T =T =八6max,I =max ItT = F :(b + e -)2 + (_)2b = 45.32mm,z =15.2mm,h = 91.5mm,6 = 8.5mm, I = 198.3cm41 0 1 xb 2 h 2Se = i = 18.43mm,即T为槽钢上载荷所产生的最大扭矩。 41x由上述可得:T = Fx71.6x 10-3F x 71.6 x 10-3 x 8.5 x 10-3T = ? Fmax故 g = g 2 + 4T 2 = ? F 216 x106r 4所以F ?N5、载荷的添加在添加载荷时采用逐级加载的方式,分别为0, 200, 400, 600, 80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