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542632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调查规范(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商量所二O一O年六月目 录前 言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44总 则54.3 任务54.4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55基本要求6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96.1 设计书编制原则96.2 设计书内容要求96.3 设计书审批107图幅调查107.1 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107.2 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137.2.1 平原地区137.2.2 丘陵山地地区137.2.3 岩溶地区147.2.4 滨海地区157.2.5 内陆盆地区167.2.6 黄土地区167.2.7 红层地区177.2.8 冻土地区187.3调查技术

2、方法及要求187.3.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87.3.2遥感调查197.3.3水文地质测绘207.3.4 地球物理勘探227.3.5 水文地质钻探257.3.6水文地质试验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287.3.8地下水动态监测298综合评价30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30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308.1.2 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328.1.3 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328.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368.2.1 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368.2.2 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398.2 .3 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418.2.4 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438.2.5 供水平安论证458.

3、2.6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458.2.7 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479图件编制479.1 编图基本原则479.2 单幅图4811.3 综合评价图4810数据库建设4910.1 基本要求4910.2 数据库内容4910.3 数据库建设的组织4910.4 数据库格式5011成 果5011.1单幅图成果5011.2区域成果5112成果验收5212.1 野外验收5212.2 报告审查52 / 前 言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依据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

4、局提出。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起草。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本规范的附录为规范性附件,属于规范的内容之一。本技术要求主要编写人有: 。引 言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提高我国水文地质的商量精度,完善水文地质调查评价方法体系,为国家宏观决策和环境保护供应科学依据。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由1个技术要求正文和3个附录组成。图幅调查阐明了平原区、丘陵区、岩溶地区、滨海地区、内陆盆地区、黄土地区、红层地区、冻土地区等不同类型地区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调查内容与要求,界定了不同类型区的工作定额;对

5、资料搜集与整理、遥感解译、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查、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等各类调查方法及要求进行了进行了统一规范。综合商量规范了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潜力评价、地下水功能评价、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含水层防污性评价、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等技术过程和方法。编图技术要求对150000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图件编制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编图方法和图示图例进行统一和规范。成果要求规范了成果报告的编写要求和数据库的建库要求。本技术要求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按已有的技术要求、规范、规程、标准执行。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范界定了1:50000水文地

6、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规定了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工作定额、综合评价、图件编制、报告编写、成果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 本规范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程序、设计编写、调查实施、综合评价、成果编制、质量监控、成果提交、验收与评审的主要依据。1.3 本规范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其它比例尺的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415893 区域水文地

7、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 4486 城镇及工矿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DZ 5587 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规范GB/T 1372792 天然矿泉水地质勘探规范GB11616-89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 1020288 海岸带综合地质勘查规范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084-92 农田浇灌水质标准GB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521894 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T 1417593 水文地质术语GB/T 1449793 地下水资源

8、管理模型文件要求GB5029699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DZ/T 012494 水文地质钻孔数据文件格式DZ/T 012894 地下水资源数据文件格式DZ/T 013394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 014894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 0181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全国爱卫会卫生部1991年颁布)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试行)(国家计委地质局,1975年5月)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规范补充规定(试行)(地质矿产部,1982年3月)DD 2004-01 1:2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04-02

9、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DZ/T015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ZBT D10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 DD2008-012006-0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3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区域水文地质调查Regional hydrogeologic survey为调查区域地下水类型、埋藏、分布、形成条件、物理及化学性质、运动规律,区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域环境地质问题所进行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工作。3.2地下水系统Groundwater system是具有水量、水质和能量输入、运移和输出的地下水基本单元及

10、其组合。是指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共同地下水循环规律的一个独立单位。它可以包括若干次一级的亚系统或更低的单位。3.3地下水激发补给量 Induced Recharge of Groundwater 含水层在开采条件下所获得的大于天然补给量部分的补给量。3.4 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 Potential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现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开采量扩大的可能性及可采资源量扩大的数量。超采区或已消失严峻环境地质问题区可采资源量扩大的量为负数。3.5地下水防污性能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指地下水抵挡污染的能力,也可理解为地下水对污染反应的敏感性。防

11、污性能越强,地下水抵挡污染的性能越强。3.6生态环境需水量 Eco-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 生态需水量是指维持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生物体(人、畜除外)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量。环境需水量是指为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及其水环境所需要的水量。3.7地下水生态水位 Ecological Groundwater Level 地下水生态水位是指满足生态环境要求、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地下水位。3.8地下水开发环境效应评价E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development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引起的或可能引起的正的

12、或负的地质环境影响的分析商量,包括现状评价和猜测评价两个方面。3.9更新水资源 Renewed water resources河流的多年平均流量和含水层来自降水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依据水循环计算。3.10可更新水资源Renewable water resources指地下水体(深部含水层)的补给强度在人类时间尺度上可以忽视的,因此可认为是不行更新的。可更新表示为流量,不行更新表示为储量。3.11更新性或更新量Rnewal nature更新性指含水层相对于一个给定开采程度而维持其水量的能力。取决于来自地表及相邻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和排泄向地表及相邻水文地质单元的水量平衡。3.12地下应急水源地 Em

13、ergency groundwater source area指在常规供水不通或受阻中断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启用向人们供应生活用水、部分或全部的生产用水,以保障城市平安供水的地下水水源地。3.13地下水功能 Groundwater Function 指地下水的质和量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或效应,包括地下水的资源供应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3.14地下水资源功能 Groundwater Resource-function,记作GRF 地下水的资源功能是指具备肯定的补给、储存和更新条件的地下水资源供应保障作用或效应,具有相对独立、稳定的补给源和地

14、下水资源供应保障能力。3.15地下水生态功能 Groundwater Eco-environmental Function,记作GEF 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是指地下水系统对陆表植被或湖泊、湿地或土地质量良性维持的作用或效应,如果地下水系统发生变化,则生态环境消失响应的转变3.16 地下水地质环境功能 Groundwater Geo-environmental Function,记作GGF 地下水的地质环境功能是指地下水系统对其所赋存的地质环境稳定具有支撑或保护作用或效应,如果地下水系统发生变化,则地质环境消失响应的转变。4 总 则4.1 性质: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属基础性、综合性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4.2 目的:提高我国重要地区的水文地质商量程度,服务于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为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规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供应科学依据,为相关专门性的勘察供应设计依据,为水文地质及相关学科的进展供应基础资料,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供应依据。4.3 任务(1)查明含水层或蓄水构造的空间结构与边界条件。(2)查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地下水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3)查明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初步查明地下水污染现状。(4)查明地下水开采历史和开发利用现状。(5)查明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