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5408378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着科技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随着科技的发展,化肥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更加突出,化肥对农业的发展功不可灭。然而,化肥也是把双刃剑,不合理使用化肥,常常给人畜带来潜在性灾难,破坏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经过我们的调查,首先,长期使用化肥,对于农作物及土壤都是不利了,主要是无机肥,其大量的使用会减少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使土壤酸碱值增高,从而形成土壤板结盐碱化,降低内作物产量。但为了粮食问题,生存所需,我们现在还必需使用化肥来短期提高产量,就象我们明知到开车会污染空气一样。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带来以下三种危害危害之一:会削弱庄稼生产能力。庄稼就和人一样,吃得太饱不仅不利于成长,反而会不利于健康

2、。造成危害的结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容易倒伏,倒伏一旦出现,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另一个是容易发生病虫害,氮肥施用过多,会使庄稼抗病虫能力减弱,易遭病虫侵染,继而增加消灭病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了食品的安全性。 小麦倒伏 水稻倒伏危害之二:加剧环境污染。过多施用的肥料量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就会流入周围的水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造成1000多万吨的氮素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过量的肥料还会渗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危害之三:化肥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是氮肥分解成氨气

3、与反硝化过程中生成的N02所造成的。肥料氮在反硝化作用下,形成氮和氧化亚氮,释放到空气中去,氧化亚氮不易溶于水,可达平流层的臭氧层与臭氧作用,生成一氧化氮,使臭氧层遭到破坏,成为氧化亚氮放出。臭氧层集于离地面20公里以上的高空,对维持平流层能量平衡,掩护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强烈辐射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臭氧层减少,紫外线加强的结果,不仅导致蔬菜、果树、大田、绿色植物的受害,而且使人畜的皮肤癌增加,致畸、致变,破坏平流层能量平衡,气候异常。危害之四:浪费大量紧缺资源。如果能够把浪费掉的化肥节省下来,就会缓解我国的能源紧缺状况。仅在2004年,我国化肥生产消耗了大约1亿吨标准煤,超过国家能源消耗比重的5

4、。此外,我国化肥生产每年消耗的高品位磷矿石超过了1亿吨,而磷矿石已经列入国土资源部2010年后紧缺资源之列;化肥生产还消耗了我国72的硫资源。盐碱化土地随着科技进步,前头王队的人们开始对土地如何施肥提出更多的要求。他们最常用的化肥是无机肥料,这些肥料是由工厂生产出来,一般包含一种或多种植物所需要的营养,比一般自然肥料的营养要高。故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重大作用。可是从生态学总体的角度看,农田生态系统也有其抵抗力稳定性,人施用化肥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施加的外界干扰,如果这种干扰时间长、强度大,超出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承受极限,使其抵抗力稳定性难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导致农田里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由此就牵涉出化

5、肥对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稳态相关的问题。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作用,例如,现在我们看到的,利用野生稻与农田里的水稻杂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大面积提高稻谷的产量。据我们调查研究,各种生物对化学

6、物质损害的耐受力也是不同的,更细一点分析,如软体动物对二价铜离子极为敏感,部分植物对硒元素敏感,在农田中施放含这些物质的制剂就会定向地杀灭上述生物。然而农田生态系统里的物种丰富度是很低的,任何一个物种灭绝都会使其食物网遭受创伤。你可能要问,施放化肥使作物长得好不就行了,管其他生物做什么?其他生物多了不会啃噬作物吗?其实生物多样性是作物生长的必备条件,要知道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如果在农田中大量施放化肥,从化学角度看,化肥绝大多数属于电解质,会使土壤胶粒沉淀,这样就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板结,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下降,于是就出现了化肥越施土地越贫瘠的现象。这是化肥对无机

7、环境的破坏,无机环境也会反作用于生物,使作物根部呼吸不畅,土壤菌群失调,许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因素也就出现了。对于不同类生物间存在的食物链及与其相连的物质、能量循环,特别是农业中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我国农民有精辟的论述和比喻,这就是:肥多粮多粮多猪多猪多肥多肥多粮多,并说“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农民十分珍惜有机肥,肥多就能多打粮食,五谷丰登,粮多就可多养畜禽,六畜兴旺,就能多积有机肥,促进农牧业生产再发展,成为一个物质与能量越积越多的“滚雪球”似的良性循环。而不断提高这一循环水平的关键和源头,是如何增加投入于粮食生产的肥料,是在传统有机肥源基础上增加新肥源。化肥正是在这个关

8、键点上找到了用武之地。化肥能不依赖于耕地而直接大量提供作物必须的养分;且在增产粮食上化肥养分与有机肥养分等价。任何作物施用化肥与不施或少施化肥相比,都可获得增产(增加植物性有机物产品)。例如667m2水稻,当只使用0.5t猪厩肥时产量为400kg,而若在0.5t猪厩肥基础上增加3Okg氮、磷、钾化肥养分,每667m2产量可达到600kg。显然,因施用化肥而每667m2多增产了200kg粮食及约200kg秸秆和8Okg根茬。这些多增产的粮食可多养一头猪(猪多了),根茬留在田里,秸秆可作褥草垫料用于养猪,使第二年的猪厩肥可增加约2t(肥多了)。施用这些增加的厩肥,又可促进第二年作物的增产(粮更多)

9、。如果农业生产中年复一年地增施化肥,增加作物产量,就可使农业中物质与能量的循环量越来越大,则可以在人类的控制下,实现农牧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实现高水平上的物质循环与平衡。根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后的大量田间试验和生产性统计,表明每千克化肥养分(N+P205+K20)平均可增加粮食7.5kg。这与鲁如坤(1998)据FAO大量数据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表1)。(表:表1 化肥对粮食作物的增产效果 )作物试验数nNP2O5K2O用量(kg/hm2)PI用量(kg/hm2)PI用量(kg/hm2)PI小麦9506901209.160100745855.4水稻12929631209.445907.

10、730876.3玉米41214512411.145909.930974.8注释:注:引自鲁如坤,1998,土壤-植物营养学,PI系每千克化肥养分的增产量,称生产指 数。 鲁如刊据FAO结果改算。7.5kg粮食如用作饲料,大体上可增产3kg鸡蛋或淡水鱼,或2kg猪肉,或1.2kg牛肉。从1978年到1993年,我国人均消费的肉、蛋和水产品分别从8.86kg、1.97kg和3.5kg增长到22.6kg(255%)、7.75kg(393%)和7.29kg(208%)。1994年以后增长更快,使中国人的营养和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从1978年到1998年,我国化肥养分的施用量从不足1000万t增加到约40

11、00万t,相应的粮食产量从不足3亿t增加到约4.6亿t。1998年以后,我国粮食总产仍有一定增长,并稳定在年产5亿t左右。如按近几年每年施用化肥养分4000万t,其中70%用于粮食作物,以及每千克化肥养分平均增产7.5kg粮食计算,则每年用于粮食生产的2800万t化肥养分,可增产2.1亿t粮食,约占我国粮食年总产量的42%。试想如果化肥增产的2.1亿t粮食全部用有机肥去代替,大约需要含NPK养分5%(养分利用率为化肥养分的60%)的有机肥9.4亿t,即使替代一半化肥养分,也要4.7亿t有机肥。每年能增加那么多有机肥吗?由于有机肥本质上都来自于作物生产,故这样的农业能持续发展吗?因此,必须树立整体观念,科学、合理地施肥,减轻化肥的负面影响。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