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及工作重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538964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及工作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及工作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及工作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及工作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及工作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及工作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农产品质量安全总结及工作重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00七年工作总结及二00八年工作重点邵阳市农业局市场信息科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共中央1号文件,认真贯彻国务院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产品整治组工作实施方案及湖南省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精神,切实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坚持以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农产品质量监管为主线,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坚持以农产品源头控制为主,以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查、农业生产环境治理、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措施为手段,以推动市场准入制度,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为目

2、的,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及专项整治工作。基本实现了全市县城以上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全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使用违禁农药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大米、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进一步下降。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得到杜绝,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得到保障,大米、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安全水平达到省规定标准。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二00七年工作回顾(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关键。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今年3月15日制订了邵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案,并将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具体分解到各

3、县(市、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责任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市政府将各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双文明目标管理,市农业局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责任状。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来抓,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2007年上半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由2006年的7.3%下降到3.6%,水果超标率由2.1%下降到0.8%,大米超标率由1.88%下降到1.36%。特别是专项整治以来,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下降到3.5%、水果超标率下降到0.4%、大米超标率下降到1.21%,全年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31.2万亩,申报“

4、三品”认证9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5个(含到期复查换证25个)、绿色食品55个、有机食品3个、超额完成省农业厅、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市累计“三品”认证数达到12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面积达到368万亩,70%的耕地、园地面积通过了认定。二是市场准入工作稳步推进。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政府于4月27日下发了(市政办发200714号)文件,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各县、市、区农业局组织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对蔬菜、生猪实行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市农业局组织开展了市区江北农产品批发市场、砂子坡果蔬批发市场、宝庆路步步高超市、中心路步步

5、高超市、佳惠超市、万里超市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启动工作。到目前为止,宝庆路步步高超市等6家大型超市、市场初步实行标识流通制度、查验检测制度、质量追溯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退市制度。这些超市、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三是全社会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逐步形成。专项整治以来,政府部门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企业的安全自律意识、农民的安全自为意识和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意识逐步增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管理者已逐步形成安全共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深入人心。工作中我们主要是坚持一个“突出”、二个“加强”:1、突出源头治理,确保监管到位。一是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

6、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政策法规。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出动宣传车辆、悬挂横幅、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报道先进典型、曝光违规企业,同时全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组织专门人员进超市、进市场、进社区发放宣传资料、宣讲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和维权意识。如邵东县3月中旬出动人员37人、车辆6台,为期一个星期重点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发放资料5000份,我局于元月30日联合有关部门和三区农业局出动宣传车辆5台,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资料8000份,在辖区内巡回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7月份在全市司法系统

7、普法骨干培训班上我局重点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普法讲课,11月份在全市副处级领导“五五”普法培训班上,特别邀请了省农业厅法规处颜处长就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授课。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共组织出动宣传车辆150台次,出动人员3000余人,悬挂横幅2100多条,举办培训班15期(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多份,举办咨询310余场次,接受群众咨询24000余人次,制作禁限农药品种名录2万多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挂图1500张,张贴标语4860幅。二是加大农业投入品的整治。根据省厅总体部署,结合本市的实际,全面开展拉网式检查,第一,加强对高毒农药禁、限用的监督管理。对每个农药经营门店、农药仓库进行重点检

8、查,对农业“三品”基地进行巡回检查,对发现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及时没收,依法查处。使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市场上、生产基地上销声匿迹。同时严格规范农药经营秩序,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及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农药经营单位是否具备经营条件进行了全面审查,对经营单位是否建立经营档案,是否建立农药的进货、销售台帐进行了逐一核实;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药市场检查,重点抽查了以乙酰甲胺磷等复配农药为主的5种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和近年抽查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农药产品,严厉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农药的行为以及未取得农药登记证和套用农药登记证的违法行为。6月4日,对各县市区45个乡镇的109个门店进行了甲胺磷等禁用

9、农药突击检查,查获甲胺磷733瓶,甲基对硫磷3件,卫生杀虫剂19瓶,标注50%甲胺磷乳油的菊脂农药73件,查封处理五种禁用农药650件,特别是专项整治以来,全市进行联合整治行动2次,第一次是9月23日,第二次是10月13日,都是采取暗查走问的方法对12个县市区的89个乡镇1130个农资经营门店、市场、生产基地、农资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查处违法行为19起,查处不合格农资农产品2.6吨,查封甲胺磷等违禁高毒农药800余件,确保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二,加强对农作物种子的监管。主要查处了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农作物种子的行为,无经营许可证经营农作物种子的行为,经营、推广或者变相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审定通

10、过的农作物种子的行为。4月1920日市市场信息科组织市农业执法支队、种子管理站等部门用2天时间对新邵、隆回、洞口、武冈、新宁、邵东等县13个乡镇30个农资经营店进行检查,查出未经审核通过的水稻种子5个,标识不全水稻品种1个。第三,加强对肥料的监督抽查。重点查处了复混肥、有机肥、微生物肥及配方肥有效成分不足,包装标识不规范、夸大使用效果等违规产品,严厉打击肥料登记证过期、一证多用、假冒伪劣的登记证及养分含量与登记证不符等违法行为。5月份出动执法人员2760人次,检查肥料生产经营企业、门店2320家,抽查样品823个,产品10多万吨,查处不合格产品473吨,货值60余万元,4家生产企业、31个经营

11、单位受到了行政处罚,对一家企业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到目前为止,全市共进行打假联合行动12次,出动执法人员6015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市场、生产基地3581个次,查处各类农资案件135起,其中种子74起、化肥29起、农药32起、涉及数量1138.01吨,货值1174.7万元,其中种子21.82吨,货值678.8万元,化肥1063.3吨,货值138.25万元、农药52.89吨,货值177.6万元,挽回经济损失946.3万元,我局直接查处的案件36起,立案13起,处罚款10余万元,并对十家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大大维护了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大对认证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为了确保认证

12、农产品质量。市农业局于9月16日下发了“关于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专项检查的通知”并于10月19日组织5人到邵东、邵阳、隆回、新邵等县进行“三品”工作检查。主要是检查了产地环境质量区域范围及周围污染受控情况,获证单位的生产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的执行,生产记录的建立、归档管理、记录内容的完备等情况、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等,从源头保障“三品”质量安全。此外,对“三品”包装、标识的合法化进行了重点检查。并对仿造、冒用、超范围使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各县市区也组织专人开展自查。从而较好地维护“三品”品牌形象和市场公信力。四是加强种植业产品的整治。今年以来农业部门开展了2次大的行

13、动,重点是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出口基地、“三品”基地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的监督检查。第一次是4月上旬,市局组织监管人员13人对双清区白马田基地、无公害标准示范县新邵县、绿色食品示范县城步县进行了督促检查,9月中旬又对邵东玉竹、黄花菜,邵阳县百合,隆回金银花及三辣示范区开展了抽查监测。有效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提高了农民的标准化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加强市场准入制度建设,严把产品入市关为了把住质量关,市政府于4月17日下发了(市政办发200714号)文件,在全市启动了以蔬菜、生猪、大米、水果、茶叶、水产品等农产品为重点的市场准入工作。并投入20万元启动经费。今年以来

14、,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培训,加大指导力度。9月6日,市局举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暨农产品市场准入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市区内的各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及农产品质量检测员、监管员,共计60多人。组织学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市政府14号文件。对各相关单位的检测员进行专业培训,并指导各市场、超市、基地建立自检速测室,指导生产基地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田间生产档案,指导超市及批发市场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查验检测凭证记录和保存购销台帐等制度。促其主动开展工作。目前,全市有48个农产品基地、市场建立了

15、自律速检机构,部分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均设有无公害蔬菜专销区。主要农产品建立了进销台帐,保障市民吃上“放心菜”,使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全消费,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证。二是开展了农产品标签标识的专项整治。市农业部门按照市政办14号文件的要求,对农产品包装标识不依法规范的行为,冒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志的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全市共开展了9次集中联合执法行动,检查出套用、冒用或使用过期农产品质量标志25个,违法行为52起,货值38万余元。通过整治,我市对农产品标鉴标识流通制度已得到初步落实。三是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执法检查。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共开展了多次集中联合执法检查,出动执

16、法、监管人员1000多人,抽检大米、蔬菜等各类农产品19000公斤,查出染色红枣5吨,染色大米50公斤,农残超标蔬菜8800公斤,带有检疫性对象柑桔30余吨。对有关相对人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进行了教育和相应的处罚。9月26日及11月16日先后对农残超标的农产品进行了集中公开销毁。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及处理情况在邵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简报上发布,今年已印发简报10期,400多份,并将简报送发给市政府、人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到目前为止,全市没有发生因食用农产品而引起中毒死亡事故。3、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完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和综合执法能力。今年来,我市以农业部门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全市12个县市区均成立了农业行政执法队,现有专职执法人员85人,市县两级农业行政执法都做到了有机构、有编制、有办公场所。有10个县市区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有8个县1个区成立了农产品检验检测站,逐步形成了日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