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528876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班主任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班主任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摘 要:高职管理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教学的完成和学生的全面开展。现阶段由于资金短缺、管理不到位、班主任素质等原因,高职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重视优势生,无视弱势群体;否认惩罚为主,鼓励表扬为辅等。 关键词:高职 管理 一、管理 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单位,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的目的而建立的,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资源,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资源,还是学生进展自我教育的资源。管理是随着社会开展从教育管理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是以为单位的学生管理。由于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想要获得的研究成果也各不一样,导致人们对管理的定义和功能有不同的理解,在此根底上形

2、成了不同的管理观。 二、班主任的素质 在一线进展教学管理的高职班主任直接决定着每位学生享受资源的程度,在分配资源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单位下的每一个学生是否可以享受公平的资源直接取决于班主任的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在社会消费、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具有稳定性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而班主任的思想道德素质势必影响的管理与教育, 错位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的缺乏之处及不良的行为习惯导致教育的不公。 有相当一局部高职老师还将精英培训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教育培养思维还有相当大的市场,这种思想观念使得老师更加倾向于将优质资源分配给

3、成绩好的所谓的精英,而对成绩差的学生进展无视与打压。这种现象在当今高职的管理中屡见不鲜,比方由成绩来进展班委候选人确实定,由成绩来确定的座位表,由成绩来确定学生是否有享有其他荣誉的先决条件。相当多的老师还存在着等地观念,将学生以不同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等级,以此作为分配教育资源的重要根据,比方根据学生对老师所做出的指令的认同程度向学生分成“听话的,“漠视的,与“反对的三种,而在选拔班干部,分配学生荣誉时倾向于“听话的这一类。而有些班主任那么将学生按智力的上下进展分层,将一些竞赛时机分配给其认为智力高的学生,而被认为智力平平,或相对较低的学生那么被剥夺参赛时机等。 一 价值取向 当代社会价值取向更加

4、丰富多样,而老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的分配。有局部老师更加注重效率,更加认可强者,将其在社会上对强者的崇拜带入了校园,带进了管理中,使得管理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开场变得功利化。比方局部老师将学生的成绩作为互相攀比的工具,学生的前途和将来变成了其谋求晋升的梯子等,在此根底上所进展的教育资源的分配必定是不公正的。更有局部老师将教育资源的分配倾向于家世好的学生,而对贫困学生不闻不问,将其边缘化。由以上例子可知,老师价值取向的错位是学生不能公平的得到教育资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道德修养 老师的道德修养与的管理和资源的分配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说老师的道德修养是一项应常抓不放的思想建立工作。如假设

5、老师在金钱和利益上的道德修养不够那么会在分配教学资源时对某些学生进展特殊的照顾和优待,不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如假设老师急功近利,浮夸不实,那么会导致教学资源倾向于其认为有才能的学生,比方在争取学校荣誉时,进展弄虚作假,损害局部学生利益,对其停课,或不允许其参加集体活动,将优势资源分配给某些所谓的精英学生等。如假设老师的个人修养不够,气度不大,那么会与学生斤斤计较,对“得罪他的学生记恨在心,伺机报复,而对赢得他“欢心的学生百般宽容,这样其不由地会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展不公平的分配。由上可知,老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育资源的分配。 三 行为习惯 高职老师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地决定着其

6、分配教学资源的公平性。优秀的高职班主任应该认真细致地开展管理工作,以期全班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开展,教学资源分配合理得当。然而有的班主任受常年行为习惯的影响而不甘于做艰辛细致的教育工作,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管理的工作中去,而对学生经常进展高压管理策略,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动那么批评,不深究原因,不使学生申辩,而对学生实行简单粗暴地教育方式,进展体罚,甚者进展语言暴力对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如此管班,何来教育公平。而有的板块主任为图省事,选出一套班委就放任自由,将各项大小事务全部交给班委处理,对不闻不问,甚至两三年不换一次班委干部,不与成员沟通交流,也许有的班干部得力,这样的管理的也挺好,但是却无从谈及

7、公平性。由此可知老师的行为习惯也是管理中兼顾公平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2.科学文化素质 一专业文化素质 班主任作为责无旁贷的负责人定要让人信服,更要自信沉着,毫无疑问,要给予学生一碗水,老师便要有一眼活的泉水。而老师的自信何来,专业文化素质必不可少。也正是有了专精的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效劳学生,才能更好地,充分地挖掘教育资源。而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师是无法使学生获得平衡开展的,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开展的。 二教育理论素养 班主任要育好人,管好班,只有专业文化素质也不行。其管理的工作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一个优秀班主任必须兼通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假如班主任的教育理论程度不高, 对学

8、生来讲就会出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风险。如该奖励的不奖励,该惩罚的不惩罚,该鼓励的不鼓励,该提醒的不提醒。班主任在学生中不在有威信,家长会对优生来讲成了庆功会,对差生来讲成了批判会等。 三、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局部,其对管理的有效性和恰当性是一种检测,是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的一种互相监视和自我反省的物质根底,因此教育评价体系是否公平,完善直接影响着管理中的教育公平,本课题将从教育评价所依的理念与所用的手段两方面详细分析教育评价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 正如教学评价一样,针对同一个学生,将其置于不同的评价下,所得的结果是不同的。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笔者深切体会到现行的教育评价往往过于单一

9、,评价体系的建立权过度掌握在教育主体的手里,比方班主任,相关教育指导部门成员,虽然也有学生自主建立评价体系,但是因老师指导不够,或是重视不够,往往只是样子,没有深化施行。而在大局部管理中还是一言堂。从教育评价的内容来说,多是侧重于知识与纪律的评价,和对学生道德与创新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老师对教育资源进展的分配必定是不公平的,如此的教育反应与指向也会使一局部学生觉得自我价值的吞没或否认。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 王汉澜著.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 李健民.班主任工作心理学.上海:学苑出版社,1996年. 【3】 万俊人.再谈教育公平问题J.现代人学教育,2022年. 【4】 孟春青、张善民.论社会分层下的教育公平.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22年. 【5】 劳凯声. 班主任工作实用全书.开通出版社,200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