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5245678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四单元第二局部内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第一课时。一、说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 ,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 ,学好这一局部内容 ,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增强创新意识 ,而且进一步开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 ,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2、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物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从而使它们真正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理解数学

2、思想与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掌握特征 ,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 ,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3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3、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根底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把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二、说教法与学法指导本课设计理念为:1、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 ,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

3、动态生成的过程 ,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3、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效劳的过程。基于以上理念 ,教学中 ,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 ,促进主动开展的教改思路 ,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采取“观察、分类、比拟、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3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学法: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实际操作 ,动手实验 ,自主探索 ,合作探究的方法 ,经历知识的发生、开展和形成过程 ,进而在交流中体验图形的特征 ,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三、说

4、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说说什么是平行线?2、画一组平行线。设计意图: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根底 ,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二创设情境 ,初步感知。1、课件出示主题图 ,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2、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 ,这幅校园情景图中 ,哪儿用到了四边形呢?小组讨论交流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三认识特征 ,明确关系。新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根据这一要求 ,我有序地安排了七个层次探究活动。1、画四边形。同学们 ,刚刚我们在

5、图中观察到很多四边形。在你们的生活中观察到的可能不只是这些 ,下面请同学们把刚刚观察到的四边形或在其他地方观察到的四边形 ,画在你们的图画纸上 ,好吗?设计意图:通过看、想、画这一过程 ,唤起学生头脑中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2、作品展示。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享受成功的喜悦 ,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3、作品分类。为了表达方便 ,将作品编上序号1观察这些图形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哪些是你知道的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3请小组合作把这些四边形分分类 ,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教师巡视 ,指导点拨)4根据学生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随机板书:平行

6、四边形梯形4、观察图形。1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2交流小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般的四边形: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观察、思考、探究、质疑 ,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5、验证结论。1请同学们翻开书第72页 ,找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引导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验证刚刚观察到的结论。2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做的?你的方法和他一样吗?3检验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4揭示概念。同学们的猜测通过验证是正确的 ,请看大屏幕。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

7、时机 ,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 ,掌握图形的特征 ,还有机地进行了教材的重组 ,引导学生认识梯形各局部的名称。5练习。出示课件:以下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设计意图:及时反应 ,既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稳固新知 ,内化新知 ,体验成功之乐 ,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 ,调控教学进度 ,以保证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生活中的应用。1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 ,联系身边的实物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时时为生活效劳 ,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强烈

8、的探究欲望 ,培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7、探讨四边形间的关系。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一下你的理由。分小组讨论 ,然后交流结果。2教师归纳: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3请学生说一说图示的含义。4小组合作 ,用学具摆一摆 ,弄清四边形间的关系。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共同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现有教学用具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图形间的关系 ,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四引导看书 ,稳固练习。1、自由看书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反应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根本到

9、达 ,再引导学生将以前所学的零碎的、不完整的、模糊的信息通过看书讨论 ,进行整理归纳 ,使之上升为理性的、完整的真知 ,学生能清晰明了地正确理解、掌握新的知识。2、做一做: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设计意图:通过分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间的合作探究水平 ,在知识上还加深了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认识 ,可谓是“一石三鸟。3、课件出示:剪一剪 ,P733设计意图:教会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新知拓展思维 ,加深认识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渗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图形分割和图形拼组的知识 ,充分表达了“玩中学 ,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五总结反思 ,评价体验。1、小结全课

10、: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2、集体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3、教师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有代表性的行为表现等。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领会学习方法 ,获得数学学习经验。六布置作业 ,拓展应用。1、巧巧手1P7452你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等的图形吗?设计意图:将根底知识进行拓展 ,提高应用要求 ,让学生思维有开展的空间 ,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时机 ,鼓励学生创新 ,以到达培养能力 ,开展个性的目的。2、火眼金睛试一试你的好眼力设计意图:这道思维训练题 ,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认识 ,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

11、察能力和有序的思考能力。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四、板书设计略五、课堂评价要练说 ,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 ,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 ,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 ,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

12、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 ,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 ,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 ,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比拟为主线 ,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为主要方式 ,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让数学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原有经验 ,使学生主动学数学 ,探究学数学 ,快乐学数学 ,充分表达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 ,到达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要练说 ,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 ,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 ,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 ,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 ,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 ,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 ,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 ,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