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5244863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究,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能够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结合我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地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出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即“三步四环节五课型”。 “三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 “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

2、节。 “五课型”是指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知识探索课、习题训练课、检验评讲课、阅读实践课、专题探究课”五个基本课型。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分为三部分:一是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围绕本节课的定理、公式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以前学的知识与方法,设计一个知识链接的前期台阶;二是为了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根据本节课的需求所做的课前预备;三是有效的课前自主学习(预习)活动。 详细操作过程: 1、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内容进行预习。 2、学生自学课本教材。 3、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 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尤其在学生自学过程

3、中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阅读教材能掌握,哪些内容应留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二、课上探究 课上要留意课堂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环节1:自主学习 明确预习要求:包括预习时间要求,预习内容范围,预习内容要求(如,学生预习时将要点写在笔记上)。 提出基本的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的基本要求。知道通过看书学习,学到了什么定理,定理的内容是什么,能用语言表述出来。在我们的“公式定理课”的自主学习环节一定要

4、让学生预习完定理后模拟例题运用此定理或公式做简朴的题目,以达到感悟定理的目的,领会学习此定理公式给我们带来的方便,这也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此定理的原因。 预习过程:通过自学课本独立完成学案中指定内容。预习结果:教师一定要检查预习结果,针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预习方式的错误,明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本定理公式的熟悉以达到的认知水平,以便课上更好的调控把握课堂节奏与“合作交流环节”的深浅度。环节2:合作探究 (一)小组交流 有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独立思索就参与交流,交流无实效。有些问题能独立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可以两人解决的就两人解决,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就不在班上解决。要建立一个“1248n”的合作交

5、流秩序。 小组交流解决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定理理解问题,而不是记住定理问题;解决做题时定理的使用错误、解题的思维方法错误和解题运算的错误。注意:在此环节中必须充分发挥小组的监督机制。 (二)组际交流(班内展示)组际交流采用学生说或做为主的交流形式,让学生说出对定理的理解问题,定理使用中注意的问题,定理的拓展与变化问题等。要在课堂中引起讨论,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定理等。详细可这样操作: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环节3:精讲点拨对于重要

6、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引导、点拨,进行拓展与变化,精讲点拨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由学生讲,是一个归纳、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尤其是在定理公式的运用中一些常见的错误应通过此环节有预见性的展示给学生,起到防微杜渐的效果,避免学生走弯路。对于课堂中的重点习题,要研讨解法与思维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对题目进行变式训练与归类比较。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三点:1、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2、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

7、。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讥讽,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环节4:有效训练有效训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目标达成,设计训练题时要做到: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训练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训练设计要注意疑点、难点和易错点。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可拓展性。 训练结束后,再对本堂课进行课堂小结。小结是教学落实的重要环节,首先学生小结,教师在适时点拨,总结、升华课堂内容。四、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包括以下三点: 1、分层次的课后作业。作业要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要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2、必要的复习巩固。 3、课后的相关的探究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