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立及课程阐明(一)课程设立本专业教学筹划设有统设必修课、省开课(涉及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必修课开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体解剖生理学、无机化学、英语I(1)(2)、有机化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用分析化学、药剂学(1、2)、药事管理学等14门,计66.5学分,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原则省开课共4门,计23学分由省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提供教材和考试服务,教学管理工作由省电大负责所开设的课程为“药物治疗学”、“专业英语(药学)”、“医药商业营销学”、“生药学(含植化)”和“素质与思想品德教育”选修课开设3门,计8.5学分,由教学点负责教学及管理工作课程为“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应用基本”和“药物经营质量管理”所有统设课程的教学重要根据中央电大的统一规定组织实行;省开课程的教学由省校制定规定,组织实行;自开课程的教学由各教学点自行组织实行集中实践环节由省校根据中央电大的原则规定制定具体的实行意见,涉及毕业作业和毕业实习2部分毕业作业的题材重要涉及单篇论文、调查报告、文献综述等形式;毕业实习涉及社会药房、医院药房、制药厂和药检所等4个部分,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或就业需要在容许的范畴内自行调节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 2部分实践合计18学分,本环节学员不得免修。
各教学点根据省电大的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行意见制定具体的实行细则,组织本教学点的实践教学二)课程阐明 1. 无机化学ﻫ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其中电视课20学时,实验9学时,开设一学期 无机化学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必修的基本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构造的基本理论,化学反映的基本原理、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 课打下基本ﻫ 课程的重要内容:溶液、化学反映中的能量关系、化学反映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映、原子构造与元素周期系、化学键、分子构造、晶体、配位 化合物、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及实验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物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 ﻫ 2. 有机化学ﻫ 本课程5.5学分,课内学时99,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27学时,开设一学期 有机化学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必修的基本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措施、基本反映、简朴的构造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 础课程的重要内容:烷烃、烯烃、炔烃及二烯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 、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杂环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糖,类脂和萜类 、医药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构造、性质、重要代表物在医药中的应用等,以及立体化学 基本、红外光谱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用分析化学等 3. 人体解剖生理学ﻫ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27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重要的必修课ﻫ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常人体的基本形态构造和一般生理活动规律,建立起人体是构造和功能高度统一体的观念,从而为学习药学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基本ﻫ 课程的重要内容:绪论,细胞的构造和功能,组织的分类、构造特点及功能,人体各重要系统的解剖,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人体的重要生理活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体 温、泌尿、神经、感官、内分泌、生殖)ﻫ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药理学等ﻫ 4. 医学生物化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18学时, 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本 课程的重要内容:绪论,细胞,氨基酸——蛋白质的构造与功能,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分离纯化,糖类,脂类,核酸,酶,维生素,新陈代谢总论,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 ,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核酸代谢,蛋白质生物合成,代谢调控,生化药物的制备原则 。
ﻫ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人体解剖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微生物与免疫、药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等ﻫ 5. 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18学时,实验18学时,开设一学期ﻫ 本课程是医学科药学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基本课本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医学免疫学,第二部分为微生物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 专业术语;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微生物学的知识为学习有关的基本课程和后续临床课程提供 必要的免疫学及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也为临床避免、分析、诊断有关疾病提供理论根据 ﻫ 课程的重要内容: 医学免疫学重要教学内容:免疫系统、免疫球蛋白、抗原抗体的概念、补体系统及变态反映 医学微生物学重要教学内容:细菌的形态与构造、生长繁殖与代谢、遗传与变异;致病性与抗细菌感染免疫;消毒灭菌及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察原则,特异防治及药物防治原则等 基本知识;病源性与条件致病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简介,致病性与免疫型,防治原则;病毒 的基本性状、分类,病毒的感染、免疫及实验室检测原则、防治原则,临床常用病毒的致病 性与免疫性,检查及防治原则;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的生物学性状、治病性 与免疫性检查措施及防治原则。
ﻫ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基本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等ﻫ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理学、临床各学科课程ﻫ 6. 病理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电视课模块化设计,开设一学期 病理学是中央电大医药类各专业一门必修课病理学是连接基本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它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机能、代谢、形态构造 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发生机制的科学,为进一步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避免、诊断及 治疗提供理论基本 新的病理学课程根据基本医学课程优化组合的原则,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以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为基本,以新的课程构造的形式重新组合,将疾病时机体各器官、 系统的机能和形态学变化有机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的整体概念,注重病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 理论,特别是基本病理过程和重大疾病的基本知识的简介ﻫ 课程的重要内容: 疾病学概论;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 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 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
ﻫ 本课程的后续课为:诊断学及临床各学科课程ﻫ 7. 药理学ﻫ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27学时,开设一学期ﻫ 本课程是医、药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本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药理学知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根据ﻫ 课程的重要内容:绪论;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镇定催眠药;抗癫痫和抗惊厥药;抗神经失常药;抗震颤麻痹药;麻醉性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中枢兴奋药 ;传出神经系统药;拟胆碱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N胆碱受体阻断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 上腺素药;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物和钙拮抗剂;抗高血压药 ;利尿药和脱水药;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镇咳、祛痰及平喘药;组胺与抗组胺药;肾 上腺皮质激素药;甲状腺素与抗甲状腺药;降血糖药;抗生素;磺胺类及其她人工合成抗菌 素;抗结核药等ﻫ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类各学科专业课程 ﻫ 8. 药物化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ﻫ 本课程是药学类药学专业的必修基本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用基本化学药物的化学构造与理化性质的关系,掌握化学构造与稳定性药效有关的共性变化规律和特殊个性,为合理有效地调制、保管、使用化学药 物准备必要理论基本;理解常用基本化学药物的构造形成和制备原理,为质量控制和检查准 备必要的理论知识;理解新药发展的去向,初步掌握由构造命名查找资料的措施ﻫ 课程的重要内容:基本化学药物的分类构造类型和命名,基本化学药物的化学构造与理化性质的关系,重要构造类型的药物与稳定性药效有关的共性变化规律及典型药的特殊个性,如 何合理有效地调制、保管、使用化学药物;典型药物的合成和构造修饰;基本化学药物的典 型反映和鉴别措施;重要类型药物的发现和发展以及典型药物的创制经验ﻫ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机化学ﻫ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物分析、药剂学等 9. 药用分析化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27学时,实验45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本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有关分析措施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措施的基本原理,仪器的重要构造与性能,定性、定量分析措施同步使学 生具有明确的全面控制药物质量的观念,掌握常用药物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基本原 理与措施,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药物分析的测定 ,理解中药制剂分析,生化药物分析和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 风 课程的重要内容: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措施;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吸取光谱法、 电位分析法、色谱法;药物中的杂质及纯度,药物中杂质的来源和规定杂质限度的科学根据 ,药物中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检查的原理、措施、操作要点及杂质限量计算措施;中国药典 中收载的典型药物的基本构造,鉴别和含量测定措施之间的关系以及鉴别、法定含量测定方 法的原理及操作要点;制剂的分析特点和拟定分析措施的思路,常用剂型中干扰物质的种类 及排除措施,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分析特点和措施,医院药房迅速检查措施;体内药物分析 的特点和措施以及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国内现行的各级药物质量原则,药物质量原则制定 原则和内容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ﻫ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药剂学、生药学等ﻫ 10. 药事管理学 本课程3.5学分,课内学时63,其中电视课9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物管理方面的有关专业法律法规,熟悉和理解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药物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要点,树立依法从业的观念,初步 具有运用药事管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药物管理法》及其实行措施;特殊药物管理措施,药事管理体制,药物质量监督管理;新药研制、审批管理;药物广告管理;药物专利产权保护等ﻫ 11. 药剂学ﻫ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其中电视课36学时,实验54学时,开设二学期ﻫ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药物剂型与制剂、制备和生产、质量控制、合理应用与对的评价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剂型的制备与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和提供安全、有效、 经济、使用以便的药物工作奠定基本ﻫ 课程的重要内容:多种剂型的定义、特点、质量规定和进展;重要剂型设计、基本处方分析 、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常用制剂设备的基本原理、性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