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之我观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5239636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精神之我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精神之我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精神之我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精神之我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精神之我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精神之我观郑块金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07本2班对于说不尽的大学精神,我只能怀着谦卑之心来面对。我不能够说大学精神是什么,我只能说我所理解、寻求并守望的大学精神是什么。我以为,大学精神即是真善美,它笼括了科学精神之真以及人文精神之善,并追求和塑造人及其人生之美,从而浸润出真正的和谐的大学之人。大学精神是科学之真,热爱真理,崇尚科学,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所有的研究机会都要为真理服务,在大学里追求真理是人们精神的基本要求,因此,它给大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是大学进步的条件。这一观点与竺可桢以“求是”作为浙大校训的理念不谋而合。竺可桢说:“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是

2、实验室做实验”。“求是”乃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不惜为真理而献身之谓也。“凭自己之良心,甘昌不韪”,哪怕“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也要“排万难昌百死以求真知”,而使“真理卒以大明”。大学精神是一种人文之善,以人为中心,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并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在这道德衰退、精神没落和灵魂空虚,乃致人性丧失的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大学应当成为一座精神岛屿。这正和竺可桢说的“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乱世首先堕落,历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低道德之标准。”也如英国教育家纽曼说的“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的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

3、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大学精神追求并塑造人及其人生之美,是大学教育之魂。富有大学精神的教育,不但使大学之人的人性得到充分实现,人格得到健全发展,而且引导其心灵不懈地追求理性、激情和创造力。所以,爱因斯坦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对于这,蔡元培说得更具体:“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竺可桢也同声呼应,认为“一个大学最重要的使命就在于能使每

4、个毕业生孕育着一种潜力,可令其于离开校门后,在他的学问、技术、品行、事业等各方面发扬光大,既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拥有大学精神的大学是可贵的,它才能真正做到成其为大学,回归大学之本义。它必是超脱于任何潮流,超脱于任何阶级、派别和权力机构,超脱于世俗功利的影响。蔡元培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学生进入大学不应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应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责,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必须抱定为求学而来之正大宗旨,才能步入正轨。”失去大学精神的大学是可怕的,它只能离教育愈来愈远,成为泥灭教育的教育。想起余杰的哀痛,“北大离北大精神已经很远了。北大,不再是教师和学生的北大,

5、不再是知识的北大,不再是人文的北大;北大,变成了权力的北大,资历的北大和计算机的北大。”而董云川在找回大学精神一书中说得更为坦白:“比较而言,大学更像是政府,拥有太多的机构、太多的官员、太多的会议和太多的文件,其管理运行机制几乎完全行政化;大学还像是职业培训中心,只要有钱,什么班都能办,什么课都能开,随波逐流,目光短浅,舍本求末,其办学几乎完全功利化。”真的,中国的大学,更需要多懂教育,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管理者;需要更多学识修养高,热爱教育事业的教育者;需要更多素质好,诚心探究高深学问的受教育者。而大学精神的源自与保障之一,是需要强有力而正当的教育制度,对于此,董云川说得好:“教育体制改革其实无须好高骛远,只要能以提升教育贡献力为度量指标,以简捷高效为原则,全面清理一下现行的制度、会议、机构和冗员,凝神定气检讨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不得不开的会才开,不得不设的机构才设,不得不发的文件才发,不得不任命的干部才任命,不得不聘用的人才聘用,踏踏实实简化一年,学校运行效能势必大幅提高,此举当年一定会见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