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5222493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新科技革命与现代文化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条件和主要内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 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联系第 H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各种因素 ,历史地分析第 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掌握置历史事物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认识的历史学习方法。(2)通过引导学生对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进行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及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 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解和认

2、识。(2)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 养学生正确的国际意识。(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含义,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过程,当然,这场科技革命还在继续进行的过程中。对于影响整个人类的这场革命,我们必须给以极大的重视。那么 ,这场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呢?新课教学一、新科学技术 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生:(思考并回答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

3、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启发引导思路:社会实践的需要 二战和战后各国的需 求;物质和科技基础;科学理论的突破)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三方面。1、社会条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来的重要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为适应战争的需求都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研究开发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各垄断组织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与美国竞争,苏联也非常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些情况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从理论上说,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2、技术与物质条件是前提条件。科技的发展有

4、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 展的科学技术,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础。3、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看书,归纳20世纪初人类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突破。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我们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程中 ,这场革命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它到底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呢?(学生看书归纳)主要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如果按照研究领域归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

5、技术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变革。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同学们考虑一下,这场深深影响到我们人类与以前的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特点?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也大为缩短,第一次工业革命用了 7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831年模型出现到交流电动机的发明,共用了 57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电子计算机从1946年正式问世起,仅30年就经历了 5代。如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科 技革命开始以来的科技发明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 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人类科学知识的总量也在

6、迅速增加。据联合国科教文组 织的世界科学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的年增长率,在50年代为9.5% ,60年代为10.6% ,70 年代为 12.5%。2、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虽然它们也带动了其它技术的发展,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连带产生的新技术数量 非常有限。第三次科技革命在核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的带动下,一批批新技术迅速出现并且汇入技术革命的洪流,进而形成宏大的技术群。其中信息技术是带头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又以信息控制为核心,它是优化物流、节约能流、分散人流、降低财流的有效手段,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信息控制成为主要的控制手段后

7、,使各种技术在发展中的横向关联性、综合性、交叉性突现出来,使各种技术呈现出极强的群体性。3、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出现两种趋势:学科越分越多 ,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综合性方向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所揭示的人类三大系统:技术系统、生命系统 和社会系统间的共同控制规律。这导致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社会的结合比过去的技术革命要紧密得多。美国科技学的专家普赖斯就此提出了小科学”和 大科学”的概念,他指出二战以前的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属于小科学,二战以后,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所谓大科学,是指以统一的方式把

8、相关的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加以科学管理的科学,是社会化的集体活动淇研究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例如,美国的“曼哈顿 工程”和“星球大战计划”是国家规模的科研行动;现在的太空合作行动更是国际间的科 研合作。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启发引导学生从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要素进行思考)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真理。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也就明白了尽可能提高我们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资本主义国家的国

9、家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强化。智能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重要。产业结构 中的 技术密集”企业发展速度超过传统的劳动密集”企业。1956年美国白领”第一次超过了 蓝领”工人。19601978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比例 由0. 1 : 54. 6变为47. 8 : 49. 3;日本由28. 2 : 71 . 8变为41 . 9 : 58。从事农业、牧 业和渔业生产的人口比重,在战前,美国为30%、西欧和日本都在 40%以上,而1977年,美国 则降至3. 6%,1975年西欧和日本降至10%左右。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导致社会生活结构的 变化,是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变革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改变着

10、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着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 .,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传统方式 ,也 在改变着传统的人际交际方式;通过国际互联网,导致人们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也在发生变化;试管婴儿的诞生,有利于解决人类优生的难题,但是也给人的婚姻家庭和伦 理道德带来新的问题。对人们的家庭生活、乃至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都提出了挑战。3、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发达国家与发展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把原来那些消耗能量大、浪费资源多、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让给发展家。既减轻了发达国家对发展家原料、能源的依赖,又使一些发展家进入工业化阶段。国际贸

11、易中的商品结构也发生根本变化。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上升,矿物、天然橡胶之类初级产品和钢铁、铜之类商品的比重降低。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也发生变化从传统工业转向尖端技术工业。由于投资于这些产业才能够获得高利润,而这些产业需要先进设备、高水平的劳动力和消费水平高的市场,具备这些条件的只有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大幅度增加。在1980年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另外,为了建设大型工程项目,发达国家之间还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进行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使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加强。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控制着尖端技术的优势,大量对发展家出口耗资少、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品,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发

12、展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造成了发展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差距的不断加大。小结发展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这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它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每个打算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国家,必须加强本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竞争能力。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是通过刻苦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科技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将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使我们的祖国也成为现代化科技强国。第十九课现代文化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文艺的多元化景观。2 .能力方

13、面:(1)通过感受现代艺术的原貌,形成正确概念,培养美感和鉴赏美的能 力。(2)通过西方现代文艺的重心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过渡及其自身的发展增变,使学生思考转变的原因,培养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3 .态度、价值观方面:以人为本,挖掘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4 .学法指导方面:(1)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主体的参与作用自己去听、自己去看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CAI 1 (此设计为演示型课件,需要大屏幕显示设备)的优势,使 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2)引导学生对教师的设问积极思考、讨论发言,使其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重点、难点分析: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教学设计导入:2

14、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了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 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谁来解答现代人的困惑?人们在思考这正是现代文学艺术得以萌生的土壤。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看到太多绚 丽、但却是变异的花朵。新课教学一、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流行化、多元化、大众化,因而也可称之为通俗音乐。爵士乐与摇滚乐分别是二战前后现代音乐的主流。播放DukeEllington的音乐爵士乐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新奥尔良,实际上是随奴隶贩卖而传入的 西非黑人民间音乐在都市环境中的变种,它以黑,人音乐为基础,融进白人音乐的成分,以小型管乐队的形式即兴演奏而逐渐形成。最

15、初的爵士乐反映了美国黑人的愤怒、压抑,随着20年代大量白人乐师从事爵士乐演奏,迅速风靡开来。轻柔靡丽的爵士乐或许可以使人们暂时 忘却沉重的现实,但美国战后生育高峰期成长起来的那一代青年更需要一种刺激的音乐来宣 泄他们青春期的过剩精力,发泄对这个隐藏着冷漠和仇恨、麻木和仿惶的富裕社会的不满,当白人歌星开始操练黑人布鲁斯之时,摇滚乐便诞生了。播放昼夜摇滚( Rock Around theClock)这是公认的标志摇滚乐诞生的歌曲。而严格意义上的摇滚乐只属于50年代,从60年代开始摇滚乐的内涵便被无限扩大化,开始了向流行音乐蜕变的过程。以简介方式播.放前期作品 Love me do/Yesterday;后期作品Revolution/Give Peace aChance/ Imagine可以听到,如果说其前期作品明亮剔透如莫扎特,还充满顽童般的恶作剧;后期则带有强烈的政治参与和探索自我世界的精神。这一蜕变本身就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精神内 涵。为什么摇滚乐之于西方社会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杰出的摇滚乐手始终积极关注着萦绕时代的困惑一一他们为民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