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励磁涌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5221040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压器的励磁涌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变压器的励磁涌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变压器的励磁涌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变压器的励磁涌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变压器的励磁涌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压器的励磁涌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压器的励磁涌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变压器的励磁涌流 变压器励磁涌流是:变压器全电压充电时在其绕组中产生的暂态电流。变压器投入前铁芯中的剩余磁通与变压器投入时工作电压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时,其总磁通量远远超过铁芯的饱和磁通量,因此产生极大的涌流,其中最大峰值可达到变压器额定电流的6-8倍。励磁涌流随变压器投入时系统电压的相角,变压器铁芯的剩余磁通和电源系统地阻抗等因素而变化,最大涌流出现在变压器投入时电压经过零点瞬间(该时磁通为峰值)。变压器涌流中含有直流分量和高次谐波分量,随时间衰减,其衰减时间取决于回路电阻和电抗,一般大容量变压器约为5-10秒,小容量变压器约为0.2秒左右。当变压器在停电状态时,变压器铁芯内部的磁通接近或等

2、于零,当给变压器充电时,铁芯内产生交变磁通,这个交变磁通从零到最大叫做铁芯励磁,我们把这一过程产生的电流叫做变压器励磁涌流,这个电流要高于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从变压器的机械力、电动力到保护整定都要为 躲过励磁涌流整定.变压器合闸时产生的励磁涌流是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计算比较麻烦,一般采用估算一、110KV及以上大型变压器, 是额定电流的812倍(衰减初期的瞬时峰值,这个时间极短),以后逐渐衰减直至正常,这个过程大约1520分钟; 二、35KV及以下小型变压器, 是额定电流的36倍(同上,根据容量大小而定),衰减过程大约10分钟以内。 说的不确切,变压器的励磁涌流(激磁电流)仅流经变压器的某一侧。

3、稳态运行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不大,只有额定电流的2-5%。当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的情况下,则可能出现很大的励磁电流即励磁涌流。这个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变压器铁心饱和及剩磁的存在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当二次侧开路而一次侧接入电网时,一次电路的方程为 u1=umcos(wt+)=i1R1+N1d/dt (1)u1:一次电压, um:一次电压的峰值, :合闸瞬间的电压初相角, R1:变压器一次绕组的电阻, N1:变压器一次绕组的匝数, : 变压器一次侧磁通。 由于i1R1相对比较小,在分析瞬态过程初始阶段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umcos(wt+)= N1d/dt d= ( um/ N1)

4、cos(wt+) dt 积分,得 =( um/ N1) sin(wt+)+c =m sin(wt+)+c m为主磁通峰值,c为积分常数。 设铁芯无剩磁当t=0时,=0 所以c=-msin 所以空载合闸磁通为 =m sin(wt+) -msin 由式可得空载合闸磁通的大小与电压的初相角有关考虑最不利情况 当=90时,电压过零 =m sin(wt+900) -m=mcoswt-m 磁通有两个分量,周期分量mcoswt与非周期分量m,此时磁通的最大值为稳态时磁通的2倍。如果同时考虑剩磁的影响这个值还要更大些。 我们知道变压器正常情况下是工作在铁芯磁化曲线的膝点附近,此时铁芯已接近或略微饱和了。当磁通

5、达到2倍m以上时,铁芯就高度饱和了,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大幅度增加,可达额定电流的68倍。励磁涌流的大小和衰减时间与外加电压,铁芯的剩磁大小、方向,回路阻抗,变压器的容量和铁芯的性质有关。电流可达到额定电流的68倍,但时间过程不会太长 解决方法:将变压器过流保护动作时间(定时限或反时限)拉长使变压器在空投时,过流保护不动作即可.大比特论坛上面 还有关于变压器过励磁后的详细资料,你可以上去看看。CH2Cl2物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 沸点:39.8 蒸汽压:30.55kPa(10) 熔 点:-95.1 相对密度:1.3266(20/4) 水溶性:20 G/L (2

6、0 oC) 自燃点:640。 粘度(20):0.43mPas。 折射率nD(20):1.4244。 临界温度:237, 临界压力:6.0795MPa。 溶解性: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醋酸、磷酸三乙酯、乙酰乙酸乙酯、环己胺。与其他氯代烃溶剂乙醇、乙醚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溶。 安定性:在一般温度(常温)下没有湿气时,二氯甲烷比其同类物质(氯仿及四氯化碳)稳定。 危害分解性:长期与水接触会缓慢分解产生氯化氢。 危害之聚合:不会发生。 反应性及不相容性: 1.一般金属:於室温下使其少许的分解。 2.当受相当於或少於 25 克黄色炸药的震荡时,二氯甲烷与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具有爆炸性。

7、3.与锂的碎片混合,对震荡很敏感且会爆炸,有时爆炸程度相当剧烈。 4.如果空气中含有高浓度的氧气,或在液态氧中,以及在四氧化氮中有钾、钠、钾-钠合金,种种状况下都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5.硝酸:形成爆炸性产物。 6.强氧化剂:可能起爆炸性反应。 7.强酸:可能起爆炸性反应。 8.铁、某些不锈钢、铜及镍:高温及水存在下会腐蚀此类金属。 9.铝粉:於适当压力,95下会产生无法控制的放热反应。 10.胺类:放热反应。 11.会与下列化合物激烈反应:胺类、锂、硝酸、钾化钠 12.塑胶、橡皮、和一些涂料表层会被分解。 13.有可能聚集静电荷而引发蒸汽爆炸。三氯甲烷物理性质颜色 无色性状 透明液体气味 似

8、乙醚味,灼烧感的甜味沸点 6162比重 1.484 (20)蒸气压 160mmHg (20), 245mmHg (30)蒸气密度 4.36 (空气1, 20)水中溶解度 不溶 (25时仅0.5 % 体积百分率)化学性质腐蚀性 液态三氯甲烷会腐蚀某些塑胶及橡胶外层。聚合性 不会发生危害性之聚合反应。感光性 纯的三氯甲烷对光敏感,常加0.75%乙醇当安定剂,储存时须避光与防热。反应性与不相容性 (1)三氯甲烷会被强氧化剂氧化(如铬酸),而产生光气及氯气。(2)三氯甲烷会与强酸、强碱起反应。(1)三氯甲烷和钠(或钾)混合后,如有振动会发生爆炸。(2)三氯甲烷和甲醇(或丙酮)的混合液,放入强碱污染过之

9、容器,会发生激烈反应并爆炸。(3)与活性金属(如铝、镁)粉末混合,会引起爆炸性反应。分解性 (1)遇火焰会分解产生氯化氢、光气及氯气。(2)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会缓慢分解。(3)在有空气存在下,即使黑暗环境下也会缓慢分解。 共沸物,又称恒沸物,是指两组分或多组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恒定压力下沸腾时,其组分与沸点均保持不变。这实际是表明,此时沸腾产生的蒸汽与液体本身有着完全相同的组成。共沸物是不可能通过常规的蒸馏或分馏手段加以分离的。并非所有的二元液体混合物都可形成共沸物,科学堂在下列表格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共沸物组成及其共沸点。这类混合物的温度-组分相图有着显著的特征,即,其气相线(气液混合物和气态的交

10、界)与液相线(液态和气液混合物的交界)有着共同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如此点为最高点,则称为正共沸物;如此点为最低点,则称为负共沸物。大多数共沸物都是负共沸物,即有最低沸点。值得注意的是:任一共沸物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外压而言。对于不同压力,其共沸组分和沸点都将有所不同;实践证明,沸点相差大于30K的两个组分很难形成共(恒)沸物(如水与丙酮就不会形成共沸物)。(a)与水形成的二元共沸物(水沸点100)溶剂沸点/共沸点/含水量/%溶剂沸点/共沸点/含水量/%氯仿61.256.12.5甲苯110.585.020四氯化碳77.066.04.0正丙醇97.287.728.8苯80.469.28.8异丁醇108.

11、489.988.2丙稀腈78.070.013.0二甲苯137-40.592.037.5二氯乙烷83.772.019.5正丁醇117.792.237.5乙睛82.076.016.0吡啶115.594.042乙醇78.378.14.4异戊醇131.095.149.6乙酸乙酯77.170.48.0正戊醇138.395.444.7异丙醇82.480.412.1氯乙醇129.097.859.0乙醚35341.0二硫化碳46442.0甲酸10110726(b)常见有机溶剂间的共沸混合物共沸混合物组分的沸点/共沸物的组成(质量)/%共沸物的沸点/乙醇-乙酸乙酯78.3,78.030:7072.0乙醇-苯78

12、.3,80.632:6868.2乙醇-氯仿78.3,61.27:9359.4乙醇-四氯化碳78.3,77.016:8464.9乙酸乙酯-四氯化碳78.0,77.043:5775.0甲醇-四氯化碳64.7,77.021:7955.7甲醇-苯64.7,80.439:6148.3氯仿-丙酮61.2,56.480:2064.7甲苯-乙酸101.5,118.572:28105.4乙醇-苯-水78.3,80.6,10019:74:764.9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剧毒性、腐蚀性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 剧毒

13、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 中等毒性,易燃二甲胺 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 强烈刺激性石油醚 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 与低级烷相似乙醚 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戊烷 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二氯甲烷 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麻醉性强二硫化碳 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14、麻醉性,强刺激性溶剂石油脑 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 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丙酮 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较大1,1-二氯乙烷 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氯仿 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中等毒性,强麻醉性甲醇 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 中等毒性,麻醉性,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己烷 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 低毒。麻醉性,刺激性三氟代乙酸 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1,1,1-三氯乙烷 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类溶剂四氯化碳 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 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