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行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521726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行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新课改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行为摘要:面对政治新课程,政治教师要转变角色,更新观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持续反思教学,增强合作意识,教好书,育好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如同清新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新课程理念犹如甘甜的春雨滋润着广大教师的心田。面对新课程,教师除了增强理论学习、道德修养,提升自身素质外,还应与时俱进、更新观点、转变角色,确立符合学生实际。课程变化的教学行为,从而促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将“怎样应对政治新课程改革所需采取的教学行为”发表一点自己的拙见,望同行不吝赐教。一、转变教师角色,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醒悟的目的是为

2、了改变。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个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师观点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的引导者、促动者,我们的教学要更强调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及主体地位的落实,积极启发引导学生,多采用自学课、讨论课等形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表达。如讲授哲学生活中“内外因辩证关系”内容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在其中只起控制和引导作用。学生独立、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其主体性培养与发挥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此种目的,我认为政治教师要做到以下

3、三点:1、尊重每一位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个理念,教师必须尊重,赞赏每位学生。我们知道,每个人只有自尊、自爱方能自立、自强。自尊与自信的缺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严重障碍之一。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曾说:“我们滋养我们的子女、朋友,却很少给他们自尊心;我们供给他们牛肉和洋芋,但我们却忘记了给他们能够在记忆中回想好多年像晨星之音的称赞。他们最需要的是自尊的养分。”可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赞赏、保护每一位学生,与学生成为挚友和知己。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

4、一致的学生。2、协助、引导学生教的职责在于协助。协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协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协助学生设计恰当有效的学习方式,协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等。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导的内容不但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能够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持续向上攀登。3、鼓励学生怀疑,引发创造火花“事生于虑,成于求。”敢于怀疑,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不盲从、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伽利略正是不拘泥于权威的既成论断,大胆设疑,才敢在

5、众目睽睽之下,登上比萨斜塔,用事实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定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是一种追求真理,敢于冒险,勇于创造的精神。政治教师只有热情对待学生的提问,使其解除心理顾虑和思想束缚,才能表达其创造才智。二、转变思想观点,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无论是从政治课的价值观点上讲,还是从教学观点上讲,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教学都必须转变思想观点,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往往忽略政治课首先是德育课。德育不但在于“知”,更在于“行”。要让学生在“行”中提升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当下,依然有很多教师把“知识目标”放在首位,授课过程中把眼光全放在知识目标上,整堂课都在围绕知识目标

6、体系展开。无视了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强调知识与技能,更要强调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转变,注重学生的心灵和行为,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三、改革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教学手段1、选择有亲和力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灵活选择最正确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方法的格式化、程序化。如学习“树立准确的消费观”时,我采用“假如有钱我买”的情境体验法来开启学生的心扉。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能够把新闻会客厅、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节目引入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法

7、让学生理解教材理论知识。总之,政治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要把握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经常通过设疑、激疑、谈话、问答与富有亲和力的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以达到最正确教学效果。2、恰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网络资源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政治课教学中。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上,要力求符合新课标要求,做到准确到位,课件制作力求精益求精,以达到最正确的视听效果。如在讲授“我国的就业问题”这个内容时,可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形势的严峻性、紧迫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谈影响、查原因、想措施,不但课堂教学一

8、气呵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持续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实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实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实行反思,即即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实行;教学后的反思,即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果后实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水平。所以

9、,作为政治教师应持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五、增强合作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的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实行沟通和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所以,我们每个政治教师都要增强合作意识,不但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它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动。政治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这不但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意见,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紧密配合,通力合作,共同促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总之,政治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政治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点,探索出一条开放型、多元型的教改思路,构筑起全方位的教学格局,那么政治课教学就会出现“晓看红显处,花重绵官城”的可喜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