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甲周疣的疗效观察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5168723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甲周疣的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甲周疣的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甲周疣的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甲周疣的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甲周疣的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甲周疣的疗效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甲周疣的疗效观察【关键词】 甲周疣;干扰素;5-氟尿嘧啶甲周疣是发生指(趾)甲周围的一种顽固性寻常疣,临床上处理棘手,用传统的激光、微波、冷冻等物理方法或外科手术切除常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创伤大,难愈合,复发率高,临床上发现少数甲周疣患者在12年内有自愈倾向,所以目前有不少临床医生主张非手术疗法治疗甲周疣1。本科于2009年5月2010年5月共收治甲周疣75例,采用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注射甲周疣,现将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75例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诊断明确后,患者同意采用该方法治疗,并完成疗程。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052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指甲周疣18例;趾甲疣22例,皮损均为绿豆至蚕豆大小,小部分融合成片。对照组性别、年龄、病情与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无严重系统性疾病,无合并细菌感染,非妊娠和哺乳期,无性传染疾病,过敏体质或对药物过敏者除外。1.2治疗方法治疗组将干扰素-2b 100万U/支(哈药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用生理盐水1ml稀释等用,5-氟尿嘧啶注射液(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提供),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配制1:1:1比例,直接注射到疣体内,使疣体发白为止,每周1次,4次为1疗程。对照组用5-氟尿嘧啶注射液,2%利多卡因注射液配制1:

3、1比例,直接注射到疣体,使疣体发白为止,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1.3疗效判定与复发评价疣体全部脱落,无新发皮损为痊愈;疣体较前变平,消退30%以上为显效;疣体消退不足30%或无改变为无效,痊愈加显效合计为有效率,所有患者均于治疗结束后连续观察3个月,观察期间如原皮损或邻近部位再次出现病灶均视为复发。2结果2.1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62.5%);显效13例(32.5%);无效2例(5%),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痊愈15例(42.9%);显效10例(28.6%);无效10例(28.6%),有效率为71.4%。其中:治疗组3个月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5%,对照组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14.

4、3%。2.2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中有10例轻微头痛,发热症状,可耐受,未做任何处理,自然缓解,所有患者注射后局部稍疼痛,2周后局部组织发黑,干性坏死结痂脱落,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的异常。4简丹,肖满兰,陈明亮,等.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肢端和甲下疣62例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4):205.3讨论甲周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特殊部位良性增生性疾病,它虽然发生于甲缘,其根部常位于甲廓内,偶有向下蔓延,所以临床使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常不易彻底清除病灶,容易复发,且常可伴毁甲,永久性瘢痕等后遗症2,3。同时手、足甲周围其部位特殊,激光治疗后

5、又常影响日常生活和双足行走,笔者采用注射疗法,表皮完善,无伤口创面,不影响手部工作和双足行走。干扰素-2b除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外,还有抑制细胞增生及提高免疫力的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包括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天然杀伤细胞的功能,促进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从而达到调控免疫应答的作用,氟尿嘧啶是嘧啶类氟化物,既可抑制过度增生,疣体角质形成细胞DNA的合成,致使疣体缓慢萎缩或产生干扰性的坏死而脱落,又可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减少复发4。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剂。三种药液混合注射后药液直接到达病变组织,使疣体坏死,随后自行脱落,病毒可随病变组织离开人体,从根本上治疗了甲周疣,防止复发,值得临床上推广。【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2001:313.2李丽佳.中药微波并用治疗甲周疣疗效观察,中医药学刊,2005,23(1):343.3邝捷.龙振华教授诊治皮肤病经验集.北京:中国医药科技技术出版社,2002: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